【愛美產業基督徒談美】蘇茂仁:醫師再怎麼行 癒合是上帝的工作
檢舉
蘇醫師表示,人對美的追求,隨著時間軸而有所轉變。早期對於身體的修飾,觀念非常保守激進,甚至被認為是淫蕩和驕傲。直到十二世紀仍認為,使用化妝品等於是損毀上帝的傑作。直到十六世紀人類才逐漸對美的追求轉變為正面。至今,又有很大的轉變。
抗老恢復自信 整型需要勇氣
甚麼人會接受美容手術?蘇醫師說,大部分的人來治療,不稱自己是來「整型」,只是為了維持年輕。若只是「微整型」打打針,也可以接受,因為只是讓皺紋減少、不顯老態;而真正要接受手術的人,其實是需要「勇氣」的。
他說,大部分做美容手術的病人,多半為了抗老,譬如眼袋下垂嚴重,尤其現今環境,很多人工作年齡往後延,一個60幾歲的人要和30幾歲的人在同一職場競爭,容易被嫌棄。曾經有一位患者,特別從紐約搭飛機來台北找他開刀。由於患者眼袋下垂嚴重,看起來很蒼老,又沒有精神,同事在背後閒言閒語地說:「那老不死的還不離開!」讓人聽得很難過,患者為讓自己不顯得老態才特別過來。所以有些人就像這患者一樣,是不得已才來。
蘇醫師表示,外科醫師接受的訓練主要有:一、重建手術,主要是讓患者回到正常的樣貌和功能。二、美容整型手術,是讓患者「超越正常」,回到更年輕的樣貌。若以眼袋手術回復原狀,是屬於「重建」,也是回到比較年輕的樣貌,並沒有讓患者外觀改變。美容另一境界是「外觀改變」,患者需要更大的勇氣,而醫師有義務在事前幫病人做心理諮商,讓病人明確知道後來變成的樣貌,讓患者本身也喜歡。
曾經有位患者的妹妹在其他地方做削骨手術後,全家人都說變得很漂亮,沒想到患者的妹妹反而鬱鬱寡歡,有一天卻說:「我覺得我已經死了!」因為「原來的特色不見了」。所以,基本上我們對美的定義是「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情人眼裡出西施),美的觀念是從看的人眼中認為是不是美,才算是美。若我們照鏡子,覺得自己很美,即使別人認為我們仍有瑕疵仍不以為意,完全不需要再做修飾。但若看自己長相不喜歡,認為需要「整容」,有時候是一種病態。
醫師事前要做好心理諮商
他曾遇到一個身體變形恐懼症BDD(body dysmorphic disorder)的高中生患者,突然不想上學,父母帶孩子先去看精神科醫師,經醫師診斷孩子疑似有BDD症狀,覺得自己樣貌像馬一樣,所以每天一早就從下巴貼一大堆膠布上去,希望自己的臉不要變長。也許是同學對孩子的玩笑話:「你的臉比馬還長」造成孩子傷害,孩子想要整型,但父母不同意,以為心理有問題而就醫。
後來,精神科醫師找他協助,他看到這位高中生,發現臉部上下軸距超越正常比例,若將下巴縮短可能就解決問題。他也與患者約定,若整型後拆完線,就要去上學。患者拆完線後,果然就去上學了,後來也沒再找他。雖然少部分身體變形症的患者可以藉由整形手術來達成心理的療效,但大部分的病患,更需要長期的精神科藥物及心理治療。
他指出,美容整形是以外科手段來治療心理問題,以美容技巧來開創美麗人生,所以「整型可以幫助對方回復自信或對自己的評價」,是屬正面的。以現代的醫療技術,美容整型比起過去更容易入門,而且具有多元性,不論是儀器或是打針,改變的過程是漸進的,往往微調到讓人看不出來,除非是從有皺紋變沒皺紋,改變比較大。不論是否動手術,最後恢復都要傾向自然而不是變成怪樣,讓人品頭論足。
蘇醫師指出,把自己弄得賞心悅目,還給眾人一個美麗的空間與視覺的享受,嚴格講也算是一種禮儀。但很多人說「相由心生」,四十歲以上的人要對自己外貌負責。心靈不健全的人,若企求藉由外貌的改善來提升心靈,可能不蒙其利先受其害,畢竟外表改變不見得對心靈有多大的提升作用。整形外科門診有一些人在恢復期仍要求做其他手術,三天兩頭過來,或因整形失敗而走上不斷整形的不歸路,都是不好的。
蘇醫師認為,美容手術並不違背上帝的旨意,它只是修復上帝創造完美性的工具。身為醫師,是上帝的工人,用以解決人類醫療相關的問題。但發掘美的本質,提升人的價值和身心靈健全,還是必須倚靠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