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2 基督教論壇報 / 休閒旅遊

【60天以色列徒步旅行日記3】作客拿撒勒、采法特 猶太人教會我待客之道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編採 追蹤
拿撒勒(林祺恩提供)
◎林祺恩 3月14日,已經過了兩個多星期,國家步道走了將近三分之一。很希望能多分享一點什麼,可是在這裡能真正安靜下來寫些什麼的時間並不多,連我的筆記本都兩三天才有機會記錄一次,更不用說我到現在只...
◎林祺恩

3月14日,已經過了兩個多星期,國家步道走了將近三分之一。很希望能多分享一點什麼,可是在這裡能真正安靜下來寫些什麼的時間並不多,連我的筆記本都兩三天才有機會記錄一次,更不用說我到現在只讀過一次的聖經,我好幾次想減輕背包的重量而把它給出去,最後還是下不了手,依舊沈甸甸的在我的背包裡。

我每天早上六點起床,盥洗打包至少要半小時,背包內從下到上得按順序放好,把當天的食物分出來,洗好蘋果,免得路途中徒增麻煩。我可能會和步道天使們共進早餐,出發時間往往落在七點半左右。接著馬不停蹄的走,除了非常特別的景色之外,鮮少有時間繞道觀光,就算有,也沒那個力氣。

一天含午餐合計的休息時間頂多一小時,午餐通常是麵包、蘋果、罐頭魚,魚吃完後底下的橄欖油沾麵包剛好。接著走到下午四點半左右,會抵達前一天晚上聯絡好步道天使所提供的住處,給自己一個驚喜,每一天會遇到的人跟睡覺的地方都有很大的差別,無法一概而論。

傍晚的Nihron Yaakov 市中心

傍晚的Nihron Yaakov 市中心



在晚餐前會有一點空檔,我通常先安排隔天的路線,然後聯絡天使。除了洗澡之外,有時跟天使的家庭一起晚餐聊天就花相當多的時間,在別人家裡埋頭做自己的事好像也怪怪的。今天早上本來想無論如何都要把聖經打開來看,沒想到才看了不到一章,就被喚去共進早餐,只好作罷。

我不敢太晚出門,因為如果沒在日落前抵達住處,在不熟悉的環境下壓力肯定很大,所以我至此一次都沒失誤過,有時為了趕路把自己累的半死。本來以為會越走越順,沒想到這幾天水泡卻多了起來,腳踝也痠到骨子裡。

以色列國家步道的地形相當多變,時而攀爬、時而涉水,疾上疾下;現在春暖花開,草木常常茂盛擋住去路,就自己踏出一條來,睡墊被樹枝勾的坑坑疤疤。這裡的土質特黏,鞋底有時越踩越厚,像是外加的增高墊,走不下去再用登山杖把土摳下來。

崎曲的山路

崎曲的山路



我實在很想把相機腳架給扔了,它大約有五百克重(我的背包全重13-15公斤),一次都沒出場過;當初精挑細選,重量、高度、價格幾經思考,算是相當不錯,但是在這種有時間壓力同時又疲累的路途中,根本沒有這種雅興。

我拍的照片並不多,總感覺有些可惜,但健行裝備重,與旅遊是兩回事,我很少太仔細地著磨照片的細節,幻想著希望能有個攝影師跟著我。以色列很少下雨,繼第一天之後今天又遇上了,相當痛苦,除了鞋子與褲管的泥濘外,幾乎本來可以休息的地方都是濕的,找不到地方放下包包好好休息,且停下來不到幾分鐘就覺得冷。

幾次在路上看見餐廳想進去躲雨順便飽餐一頓,想著背包裡的麵包,還有前一晚才在Zihron Ya’acov破費吃的露天餐廳,還是忍住了。沿著地中海邊走,再過兩天就會到首都特拉維夫,到時候再好好犒賞自己一下。

沿著海岸線的步道

沿著海岸線的步道



3月19日,今天難得再次露營,前一晚聯絡了附近兩個村裡的各個步道天使,不是沒接通就是回絕了,有時對方用希伯來文講了一堆就掛了電話。雖然很希望能安穩的睡在屋簷下,但在真正走進南邊的曠野前再多幾次露營經驗也好,到時候可能連續數日都不會經過城鎮,也談不上有步道天使。

住在當地的人家裡已經成為我旅程中最喜歡的事情之一,我喜歡看著這一個又一個的家庭,他們房子的空間是什麼樣子、他們家人之間的互動、生活風格、吃些什麼。這些啟發我對於自己未來家庭的種種想像,還有對孩子教養的想法。

我曾在拿撒勒住在一戶有十個小孩的人家裡,在采法特住在一戶有七個小孩的人家裡;在這裡,對宗教信仰的投入程度往往跟孩子的數量成正比,雖然我覺得世界上很多地方在這點相當雷同,因為堅定的信仰常常讓人在生活決策上更大膽。因為孩子很多的關係,這些家長往往沒做什麼就顯得十分忙錄,即便他們生活在都市,也不可能有現代人嚮往的精緻生活。

但在我眼中,他們是那麽的快樂、友善、大方,而他們的孩子也在這種半放養的環境下長大,沒有彬彬有禮或成功人士的學養,卻很有想法,懂得表達自己的感受,善於接待,成為能給人溫暖的人,讓我對「好孩子」有更寬廣的領悟。

Netanya餐廳的意大利麵

Netanya餐廳的意大利麵



我曾被富有的人接待住在有庭院落定窗大房子的獨立房間裡,也曾與家裡的孩子共同睡在一個東西散亂的小房間,還有除了偶而給健行者睡之外幾乎廢棄沒有清理的舊房子。從這些人身上就深深體會,幸福不是因為有許多財富,而是家人之間有好的關係,並且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有認同跟確信。

猶太人教會我待客之道,在華人社會,作客往往有些拘束;但在這裡,主人期待你真的覺得舒適,一切自然,如同成為他們的家人一般。前一晚我對接待我的Niva稱讚到猶太人對外人的接待,她說這都是從聖經中的亞伯拉罕身上學來的。我跟她讀的故事應該是一樣的,但隨著文化在應用上仍然有如此大的差別,果然行萬里路還是有必要的。

今晚沒有步道天使接待,就當作是神用祂創造的美麗大地接待我吧。遠處傳來狗叫聲數小時沒間斷,讓我有點心神不寧,就讓我繼續聽著,對現代社會逐漸稀少的野性,再多一點熟悉。明天會從耶路撒冷附近路過,因爲結束步道後打算後正式進耶路撒冷過逾越節,這次就直接走過去了。我想待這篇正式刊登,我差不多就走了步道的一半了,可喜可賀。

跟我反方向的當地健行者

跟我反方向的當地健行者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