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奉獻獎】剖腹產必為產婦播放〈奇異恩典〉 郭成興醫師守護台東「三成新生兒他接生」
檢舉
【本報訊】這位婦產科醫師很特別,只要是剖腹產,在開刀時必定為產婦和自己播放詩歌,百聽不厭的〈奇異恩典〉就是年復一年,賴以穩定心緒、從容執刀的奇妙解方。他是今年獲頒第廿九屆醫療奉獻獎的台東基督教醫院婦產科主任郭成興醫師。
今年五十歲的郭成興醫師,原在台北服務,因著父親的一個問題:「哪邊比較需要人?」他於2009年三月到東基任職,至今滿十年;在婦產科服務總資歷則為十八年。長年在缺乏有力醫療後援的台東縣,郭成興醫師接生超過30%的新生兒,並處理多起複雜危險的狀況,深獲台東婦女信賴和推薦。「感謝主,感謝郭醫師,讓我們母女平安,成就我們一家人美好的世界。台東有你真好。」網路上滿滿對他的感謝,甚至有產婦及家屬於生產多年後仍來訊表達謝意。
得知獲獎後,郭成興醫師引用德蕾莎修女說過的話「也許我們無法做什麼大事,但我們能以大愛做小事」說:「看過其他得主之後,我發現他們做的都是大事,而我只是用大愛做小事。」
台東婦產科醫師本島最少 10年接生5148人
根據衛福部2019年三月25日公佈的統計資料,台東全縣只有十八位婦產科醫師,連全國1%都不到。如果扣除七十歲以上、以管理職為主或輪調等情形,實際能在第一線擔負醫療工作的婦產科醫師,遠比統計還要少。台東縣每年要接生一千四百到一千五百位的新生兒,面對突發、棘手的高危險妊娠等狀況,以及大量的婦科門診及住院事務。事實上,今天的台東縣僅剩兩家醫療院所(另一間為台東馬偕醫院)、四位醫師接生,這就是郭成興醫師在台東這十年當中一直面對的艱難環境。「比起我十年前來,現在只有更辛苦。」他有感而發地說。
他從2009年起的兩百餘位、2010年三百餘位、2011年的四百餘位,一直到2012年起至今每年都接生五百位以上的新生兒,「每一個孩子我都是全程、親手處理整個接生過程。」十年來,郭成興醫師共計在台東縣接生了五千一百四十八位新生兒,等於自2009年起至今,全台東縣三成新生兒都由郭醫師帶領團隊成功接生的。而這當中更不容易顯示在數據上的,正是婦產科與其他科別十分不一樣的地方:婦產科不單是「接生」,還有長達三十餘週的產檢和「時間只有上帝知道」的接生工作,其中的辛苦真的是難以言喻。特別婦產科醫師特殊的執業狀況,大部分時間都必須on call處理接生工作,或支援急診會診,非常辛苦。
單月八十七個新生兒與三支心臟支架
郭成興醫師這十年當中,曾遇過一個晚上被叫起來四次的夜晚、有過單月親手「skin to skin」接生八十七個小生命(這數字約佔當月台東縣新生兒人數的三分之二)。而就在創下這個單月接生數記錄之後,次月(2014年一月)郭成興醫師心臟就裝上三支支架,「那個月真的太累了。」郭醫師回憶說。但他仍在台東默默支撐著,照顧著需要協助的患者。
為什麼會來台東?他說,因為「台東比較需要」。高雄醫學大學畢業後,郭成興醫師從新光醫院開始行醫腳步,後來前往新北市婦產科診所服務工作一段時間,曾在2008年獲得「嬰兒與母親」雜誌讀者推薦的北縣婦產科好醫師第一名。
「我們到底想做的是什麼?想走到哪裡去呢?」後來,郭醫師常在忙碌之餘思考:「在北部無論再優秀,你做得到的技術,很多人也做得到。我們有沒有可能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真正有需要的人?」而他也一直沒有忘記年輕時抱持著「走進偏鄉」想法。2008年前後,郭醫師親自造訪宜蘭、花蓮、台東等多家醫院,並且也收到東部數家醫院熱忱的邀請。當時並沒有將台東放在優先選項的郭醫師,在和父親討論下一步動向時,因著父親的一個問題:「哪邊比較需要人?」郭成興醫師馬上回答:「當然是台東最需要啊!」就因此「無意間」開始了郭醫師前往台東服務的起頭。
郭醫師回憶頭一次來到台東基督教醫院,當時尚在東基服務的婦產科徐文成醫師帶他參觀手術室,郭醫師看著眼前這位前輩,心中暗忖:「年紀這麼大,還在這裡撐著這麼辛苦的婦產科?」於是郭醫師興起一個念頭:「來台東幫忙徐醫師吧!」和家人討論後,家人也喜歡台東的環境,於是郭成興醫師就舉家從北部前來台東。當時郭醫師預期在台東待兩年「再作打算」,而這一個「打算」,就待了十年。
堅守的困難:沒有後援,再難的狀況都要自己與團隊面對
面對台東縣婦產科的環境這樣軟硬體都相對缺乏的狀況,郭成興醫師回想,在台東服務最大的難題,「辛苦」還不是最大的,「雖然目前我們是兩個醫師一個月各值十五班,我還有撐過三十一班的!那時院內只有我一個婦產科醫師!」但郭醫師覺得這十年來,最難的是「必須獨自面對未知的風險、獨力和團隊救回眼前的狀況」。
郭醫師舉例,有一個畫面曾讓他深感城鄉差異的巨大:有一次他前往某個位在台北的醫學中心,當時產房內有一位風險狀況複雜的產婦,「結果你知道產房裡面有多少人嗎?主治醫師就有十一個在裡面,還沒有算其他的。」但是在台東呢?無論眼前的患者狀況如何複雜,「常常就我一個。加上團隊。」風險和困難,只能一個人和產房團隊共同面對、承擔。
「後面沒有backup,無論對醫師或是團隊,壓力更是加倍。」郭醫師想起有一次,有位熱心年輕醫師來到東基短期支援,但在一台手術上遇到狀況「下不來」,「可能不好意思開口請學長(郭醫師)幫忙吧。」後來請求協助,郭醫師接到電話後馬上到手術室,聯手將狀況處理妥善,病人也安全脫險。郭醫師說,「但大部分時間,我如果遇到像那位年輕醫師的狀況,我仍然必須和團隊獨力面對。沒有後援。」
郭醫師分享過一個同樣來到台東服務醫師,在考慮前來台東時心裡的糾結:「台東真的需要我過去嗎?」、「我去台東幫得上忙嗎?」、「當碰到困難病例,自己孤立無援怎麼辦?」、「薪水會不會很少?」、「另一半適應得來偏鄉的生活嗎?」、「孩子的教育怎麼辦?」郭醫師說,他也不是沒有考慮過這些問題,「我記得我來台東時,三十九歲,通常一個青年醫師如果有一些發展的企圖心,都會尋求在技術、升遷或取得教職上發展。」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也一直在思考,我的工作是否有意義?我是不是為有需要的患者、家庭帶來幫助?」
在偏鄉服務,郭醫師看見更多在都會區不容易遇見的回饋:「記得有一個(當年)七十八歲的阿嬤,平常是在路邊擺攤賣水果,嚴重的泌尿道感染,」郭醫師說,「我看了很捨不得,就問阿嬤:『為什麼不早點來看呢?』阿嬤就回我說:『因為平常要擺攤啊,沒有人幫忙啊。』我們幫阿嬤處理好狀況之後,過了一陣子,阿嬤還特別拿了家裡種的水果來,塞在我手裡。」郭醫師笑著說,「那個水果其實不是我們印象中那種很漂亮的水果,但是阿嬤的笑容一直到現在我還記得。」偏鄉患者的信賴、感謝,成為郭醫師持續在台東服務的重要動力。
東基首位台灣醫師獲獎 盼年輕一代接棒
雖然大環境仍有改善空間,但郭醫師對台東的婦產科醫療環境有所期待,郭醫師的策略就是「從小地方做起、從自己可以做的地方做起。」郭醫師期待和團隊、醫院共同努力,「將東基婦產科建構成為對媽媽、寶寶都是健康、友善的生產環境。從你『有』開始努力,一直努力做到『好』的程度。」因此,郭醫師一直致力建立一個對母親、新生兒都友善的環境。
一位護理師表示,「郭醫師不單關心患者的狀況,更重要的,他是一位會關心『全人、全家』的醫師,」這位護理師觀察到,「你知道嗎?有時我都覺得郭醫師處理的不是一個病症或是檢查,而是照顧到患者身、心、靈的需要,也同時關心了患者的家屬。」在團隊的眼中,郭成興醫師不但是在「醫療」上給予台東婦女幫助的醫師,更是一位願意付出關心、為患者多做一點、多走一里路的陪伴者。
然而,郭成興醫師更期待的是,「這裡有很多的需要,實在很希望有新一代的生力軍一起來努力。」在茲念茲,郭醫師最先想到的,仍然是「有患者和產婦需要照顧啊!」這次醫療奉獻獎,郭醫師是為了替偏鄉發聲,才「被說服」接受推薦,只盼年輕婦產科醫師到偏鄉服務。
這次也是台東督教醫院歷年來第八座醫療奉獻獎,卻是東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台灣醫師」。第一至六座(1990-2000年)的得主是外籍宣教士,第七座(2013年)的得主是時任東基院長的呂信雄(非醫師,專長醫務管理)。暌違六年再度得獎,東基全體員工高興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