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該領袖培訓重返台灣】當代基督徒領袖問題:是否「活出福音見證」?
檢舉
在地領袖是最合適的宣教士
哈該國際領袖中心由約翰‧艾德蒙‧哈該博士(John Edmund Haggai)於1969年創立,華文事工始於1996年,前一次在台灣舉辦哈該領袖培訓為2002年,當時哈該博士特地來台參與,並到總統府拜會時任的陳水扁總統。
60年代在印尼峇厘島時,哈該博士領受「將福音傳到全世界」的新策略,他看到當時支持一位宣教士一年的經費約2萬美金,若100位、500位宣教士就需要200萬美金、1000萬美金的預算,這是何等大的經費。因此,他開始邀請第三世界的基督徒領袖接受培訓,看見「在地領袖是最合適的宣教士!」因為他們可以回到原來的國家傳福音,也避免了簽證、語言、文化等一般宣教士會遇到的問題。
哈該領袖培訓50年來遍佈189個國家,共有近12萬名校友,許多基督徒領袖在自己的國家相當具有影響力,現任哈該國際領袖華文培訓學院院長則為新加坡的陳業偉牧師。此次因著曾於21年前參加培訓的菲律賓華僑、桃園揚名基督教會龔建誠牧師連結哈該台灣區代表Benson弟兄,而再次於台灣舉行培訓,希望能建立台灣的校友會。
教會領袖的亮度及鹽度夠嗎?
28日帶領「有效的領袖見證」討論的導師為印尼牧者,他以本身在印尼教會現場的觀察提醒,很多人會離開教會,是因看不到真正教會領袖的見證。遺憾的是,受到追逐金錢及名利影響,部分教會領袖甚至比屬世的領袖更糟糕;曾有一場牧者聚會,由於很多「大牧師」都開豪華名車出席,有不知情民眾還以為這是一場名流富豪盛會。
這位印尼牧者引用馬太福音五章13-14節「光與鹽」的經文提醒,教會領袖的光是否亮度不夠?鹽是否不夠鹹呢?並帶領大家反思:「身為基督徒領袖,我真正追求的是什麼?在基督裡,我真正想做的是什麼?」
會中,與會的嘉義榮光堂林明政牧師分享時提到,領袖需要以身作則,當牧師要弟兄姊妹去傳福音、要禱告時,弟兄姊妹會先看這位牧師是否有去傳福音及禱告。
去年九月接任哈該台灣區代表的Benson弟兄表示,由於哈該是畢業校友推薦有影響力的領袖參與,過去在台灣教會沒有公開宣導,因此弟兄姊妹相對陌生。哈該訓練與一般領導力訓練的不同,是以「大使命」為核心,幫助一位領袖透過訓練可以更有效的去傳福音,邀請的對象則有牧者及職場弟兄姊妹。每位導師是將學員引導到上帝面前去釐清我們的大使命,所以由學長姊擔任的導師是引導,而非教導。盼望學員回到崗位後,無論是教會或職場,自己都能成為大使命的推動者與執行者,帶出福音的影響。
Benson弟兄盼與各地聯禱會、職場平台連結分享異象,哈該可為區域性單位量身訂做領導力培訓,最終目的是參與完成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