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物語
檢舉
◎鄭素芳
秋陽透亮的午後,跟著弟妹下田收割南瓜。成長於農家的弟妹,一邊示範如何識別果實熟度,一邊分享耕作的經驗。南瓜種植過程,固然需要鬆土、澆灌,但果實要成長得好,需要有乾爽的天候;一般農家在夏...
秋陽透亮的午後,跟著弟妹下田收割南瓜。成長於農家的弟妹,一邊示範如何識別果實熟度,一邊分享耕作的經驗。南瓜種植過程,固然需要鬆土、澆灌,但果實要成長得好,需要有乾爽的天候;一般農家在夏季播種,秋季開始採收。南瓜果實多半躲在葉子底下,像上帝給的天然保護傘,可以避開天空來的掠食者──鳥雀的視線。
生命力強盛的金瓜印象
南瓜的熟度,觀察瓜皮上的果粉(白色粉狀物)的多寡就可以看出,果粉越均勻密布,越熟、越好吃。收割南瓜,一顆顆放進籃子中,固然令人雀躍不已,但是不時發現一些枯萎、夭折的南瓜散布在田埂間,顯然蒂頭與瓜藤母株失聯一段時間了,看起來令人惋惜,農人只能任憑其滾落一旁。
不禁省思:連結於枝子真是重要!基督徒與主的關係,不也是如此嗎?隱藏在基督裡、與神聯合,不可少的只有一件!落單,會有危險。
南瓜品種多,一般在市面上常見的,如「阿嬌」、「阿成」和「車輪」等等,名稱頗平易近人。「阿嬌」適合夏天種植,體型比較大,吃起來比較鬆軟,適合熬湯;秋冬時節「車輪」、「阿成」產量較多,口感比較綿密,可以蒸、可以悶、也可以拿來做南瓜鹹蛋、南瓜粥和南瓜米粉。不少人喜歡的「栗子南瓜」,是日本品種,勻襯的扁狀圓形,看起來安靜斯文。至於「東昇南瓜」具有亮眼的橘色外皮,耐看又好吃。
記得小時候,這種果實碩大,其貌不揚的植物,鄉人稱之為「金瓜」。隨便一個空地,就兀自成長,它的生命力很強,花朵跟絲瓜很像,葉子也有幾分相似。
村人煮「金瓜米粉湯」通常是一大鍋,這也自然招聚了左鄰右舍,一起來吃點心,我喜歡看大家拿著碗筷,把湯小心翼翼地舀進碗裡,此時,飢餓是最佳調味料,而一起吃點心的時光,也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印象中,童年階段所吃到的南瓜甜度不高,遠不如棒棒糖吸引我。
實惠又美味的百搭食材
後來到新大陸留學,在友人家中作客,見其餐桌鋪著橘色桌巾,襯著烤火雞、南瓜派,加上溫馨的燭台,情境唯美如畫。依稀記得友人家的庭院落葉繽紛,門口擺著稻草人,頭部是一個畫著笑臉的大南瓜,可愛又逗趣。當年友人的殷勤款待令我感動。
返台後,美好的記憶化為動力,我喜歡邀請一些國際學生,招待他們到家中聚餐,延續這份恩典。有一回,匈牙利的學生一邊吃著中式炒青菜,一邊好奇地問:「在台灣,水果也會拿來煮嗎?」這種當東方遇見西方的烹調差異,成為把酒言歡的好題材。
近年來,南瓜成為很夯的食材,頗受到眾人青睞,市場上南瓜的品種也越來越多,逛花市。還能發現有專賣造型南瓜的店鋪。南瓜散發一股健康、陽光味兒,因此成為受人歡迎的裝飾品。
隨著網路食譜方便取得,我跟著做各式南瓜家常菜,經濟又實惠。南瓜是百搭的食材,就像一個個性成熟的人,懂得和不同的人來相處。南瓜可以放電鍋跟米飯一起煮,作主食;也可和薯粉一起揉合,做成南瓜丸,搭配紅豆湯,成為爽口的甜食。
採收之樂樂無窮
近日讀〈食出人生味〉一文,作者對生命與味覺之間的緊密關係多所著墨,這位年過九旬的烹調達人,提出三項飲「世」之道:首先,培養敬畏之心,吃東西代表領受其他生命,理當心懷敬畏;其次是感應力,感應力越好的人,對美味的知覺會更強。此外,要有直覺,也就是靈感,靈感帶來創意,讓生活充滿新眼光與樂趣。
抱著一顆顆親手採拾的南瓜,裝成一袋袋,塞滿汽車後行李箱,滿懷的豐收之樂。想起灰姑娘故事裡的南瓜馬車,灰姑娘身上的美麗裝扮,隨著午夜鐘聲,絢麗的衣著化為平淡,南瓜馬車也隨之消失…。
我雀躍,車廂內的南瓜不但不會消失,而且當親友們拿到這些南瓜後,餐桌上將添加許多佳餚。善於烹調的親友,總讓我羨慕不已,他們的手上彷彿握有隱形仙女棒,可以化平凡為絢麗,填飽人的肚子,也溫暖人的心。飲食之際,鋪陳出的愛與關係,是無價之寶。
走一趟南瓜田,採收之樂滿懷。我問弟妹:會不會有不速之客出現?弟妹點頭微笑:「難免的,但農家多半心照不宣。」原來,務農夫不僅要懂得勤耕耘,而且要有包容寬廣的心胸,怡然自得未必是天生的,也可能是環境的操練的結果。
「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詩篇一二七篇1節)誠然,農家最能體會這種心情。感謝神,今年入秋以來雨水不多,這一季的南瓜,豐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