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編譯吳立民/報導】各類體育賽事都帶有極具特色的技巧:美式足球的「向前傳球」(forward pass),讓橄欖球更為刺激;貝比.魯斯(Babe Ruth)強勁的「全壘打」,為棒球帶來迥異於板球的動態。
沒有「跳投」(jump shot),籃球就不是籃球。在只有雙手定點投籃的時代,球賽節奏緩慢。直到美國懷俄明大學的肯尼.塞勒斯(Kenny Sailors)發明跳投,重新定義籃球。
跳投重新定義籃球
被形容為籃球史上最佳跳投球員的史蒂芬.柯瑞(Steph Curry)的製片公司「一致媒體」(Unanimous Media),製作的新紀錄片《跳投:肯尼塞勒斯的故事》(Jump Shot: The Kenny Sailors Story)四月16-19日推出線上首映。片中有柯瑞、有被認為是NBA史上最偉大的歐洲球員德克.諾威斯基(Dirk Nowitzki)、史上最年輕NBA得分王杜蘭特(Kevin Durant),與被稱為「將軍」的前美國籃球教練鮑勃.奈特(Bobby Knight)等球星與教練的訪談。
1921年出生於懷俄明州的塞勒斯身高5呎7吋,遠不及兄長的6呎5吋。塞勒斯嘗試在跳躍最高點射籃,閃避封鎖。塞勒斯做到了,還贏得全州高中聯賽,並帶領懷俄明大學在同年贏得NCAA和NIT錦標賽。四個月後,塞勒斯與大學戀人結褵,投入太平洋戰爭。戰後,塞勒斯回到球場,將跳投技術帶入NBA。
正如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克拉克.凱洛格(Clark Kellogg)在片中提到的,塞勒斯的球風前衛,被譽為1940年代NCAA最佳球員。
上帝告訴他有許多事比運動更重要
塞勒斯的NBA生涯只有短短五年,「上帝告訴我,有許多事比運動更為重要。」他同意主的安排。為什麼在基督教媒體上探討這部影片?因為《跳投》所講述的,不只是塞勒斯對籃球的貢獻,而是從塞勒斯的生命中探索,活出美好的人生。
考慮妻子健康狀況,塞勒斯與家人移居空氣清新的阿拉斯加,創立當地首個公立學校女籃聯賽,為原住民開創機會,所帶領的球隊贏得68連勝和3個州冠軍。
妻子離世後,他回到懷俄明州,投入社區營造。塞勒斯在片中提到妻子的失智症與死亡:「主給你力量,你甚至不知力量從何而來……祂單單加給你力量去經歷一切。」
塞勒斯以95歲高齡逝於2016年,弔詭的是,他並沒有被列入NBA名人堂,但透過《跳投》這部電影,得以紀錄他那不凡的人生。
本片收入的10%將投入新冠肺炎(COVID-19)救助。(資料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 )
柯瑞介紹《跳投》
線上首映後,製作人和來賓線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