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30 天路客

《基督教藝術》耶穌在馬大與馬利亞家─信徒生活中的動與靜

檢舉
于禮本 于禮本 追蹤
"Christus im Hause der Martha",by Georg Friedrich Stettner

于禮本(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副教授)

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女人,名叫馬大,接他到自己家裡。她有一個妹子名叫馬利亞,在耶穌腳前坐著聽他的道。馬大伺候的事多,心裡忙亂,就進前來說:「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嗎?請吩咐她來幫助我。」耶穌回答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路加福音十章38-42節)

這段聖經看似平淡簡短,卻在早期教父們闡述「信徒生活」時,成為兩種面向的代表:馬大象徵「行動的生活」(vita activa),馬利亞象徵「沉思的生活」(vita contemplativa)。這樣的生活觀最早源於希臘哲學,指涉了世俗物質與心靈精神、外在行為與內在思想的不同層面。從希臘的斯多噶(Stoic)學派、羅馬哲學與文學思想(如西塞羅,106 BCE -43 BCE),到猶太哲學家斐洛‧尤迪厄斯(Philo of Alexandria, 20BCE–c.50CE)的神學理念中,都有其蹤影。

兩姊妹反映兩種信徒生活面向
在基督教的脈絡裡,亞歷山卓的教父克萊曼特(Clement of Alexandria, c.150–c.215)與其弟子奧利根(Origen of Alexandria, 184-253)透過這兩位姊妹的對照,多層次地闡述了信徒的生活。

例如,兩姊妹代表了信徒在信仰上的不同成長階段,馬大有如初信者,邀請耶穌進入心中(「接他到自己家裡」),但仍飽受世事的牽絆束縛;馬利亞則代表信仰有所成長,在專心親近神的教導上(「在耶穌腳前坐著聽他的道」),勝過關注繁雜瑣事。

又或者,這兩位姊妹代表了基督徒的兩種生活態度:馬大仍忙於應付世事,難脫追求名利慾望、拘泥習俗傳統,或迎合取悅他人;而馬利亞則離棄世俗,追求靈命的滿足。

另有一說,則視馬大與馬利亞為基督徒生活中兩種相輔相成的特質:實際行動與心靈沉思;內在靈命的扎根是外在行為的動能源頭,而日常的信仰實踐則復以澆灌內在生命的豐盛茁壯。

上述這些詮釋不但對後人影響深遠,亦成為「耶穌作客馬大與馬利亞家」這個主題在藝術表現上的常見意涵。以一件中古晚期的手抄本插圖為例(圖1),在廚房忙著揉麵團的馬大象徵了行動、工作、身體需求與地上之事;而坐在耶穌腳前聆聽的馬利亞,卻在此被置換為她與復活的耶穌相遇(約翰福音廿章17節),同樣地指涉了精神心靈的渴望與天上之事的追求。
 

圖1. Virgil Master (illuminator); Augustine, La cité de Dieu, Books XI-XXII (translation from the Latin by Raoul de Presles); Paris. 1410-1412; Fol. 191r; The Hague, MMW, 10 A 12 ; Koninklijke Bibliotheek, Nationale bibliotheek van Nederland.

辛勤工作也要小心靈命絆腳石
這個題材在十六與十七世紀、以新教為主的尼德蘭地區尤其受到青睞,並發展出獨特的「廚房畫」(Kitchen-piece)類型(圖2)

在此類作品中,滿佈桌面的豐富食材與容器成為前景主角,在寫實的筆法與光影下,凸顯出物件材質的感官魅力(視覺、觸覺、嗅覺、味覺等)。此般悅人眼目、甚至令人眼花撩亂的畫面,不但反映出當時此地區蓬勃發展的畜牧與農業、所締造的經濟成就與驕傲;這些庶民日常難以享用的各式肉品,也凸顯人們對富裕生活的渴望與想像。

圖2. Joachim Beuckelaer, Christ with Mary and Martha, 1569; Weserrenaissance-Museum Schlo   Brake

與前景「物質世界」形成對比的,則是退居背景的「耶穌作客兩姊妹家」,意在提醒觀者追求「心靈糧食」的重要。

這類畫作在彰顯追求生活富裕的人性渴求的同時,也暗示了肉體慾望(voluptas carnis)的誘惑與危險;此外,多少也呼應了盛行於尼德蘭地區的加爾文派生活觀,一方面高度肯定辛勤工作的「行動生活」積極態度,另一方面亦提醒,物質富裕及工作成就,極可能成為沉澱歸真、追求信仰靈命成長的絆腳石。

她是廚房怨婦還是行動派信徒?
這個題材在日後的發展中,逐漸偏向強調馬大庸碌世事的怨婦形象,以及馬利亞追求精神生活的正面典範。然而,隨著十九世紀歐洲基督教藝術復興運動的發展,以及將聖經內容扣合當代社會脈動的理念,讓此主題開始出現不同於以往的詮釋。

以歐維爾貝克(Johann Friedrich Overbeck, 1789-1869)的作品為例(圖3),乍看之下,一手插腰指著妹妹的馬大,以及托腮閉目沉思的馬利亞,似乎仍遵循著過往作品中的刻板形象;然而,畫中的窗外景象卻給了馬大一個平衡性的註解:好心的撒瑪利亞人,正照料著被匪徒打劫受傷的猶太旅人(路加福音十章25-37節)。

圖3. Johann Friedrich Overbeck (1789-1869), Christ with Mary  and Martha, 1815; National Galerie,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畫家透過這個窗景,正面地肯定了實踐信仰的慈善行為,強調發自憐憫、博愛的行動,正是信徒生活裡愛神之心的表現。

到了廿世紀,這個題材的焦點在新教脈絡中也有所轉變。以丹麥的斯卡勒沃普教堂(Skallerup)為例,舉行聖餐禮所在的三聯聖壇(圖4)將核心人物聚焦在彼此眼神相會的耶穌與馬大;馬大一手托捧著麵包盤,另一手拎著水壺,讓這個典故環扣到另一個意涵:耶穌所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裏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翰福音六章35節)

圖4. Church of Skallerup, Denmark, by Gunnar Bach Pedersen

的確,左右兩側門翼上的文字便陳明了聖餐禮紀念耶穌受難、施恩拯救的意義。在這樣的圖文搭配下,典故中馬利亞所選不能被奪去的「上好的福分」便有了「接受耶穌救恩」的意涵。

在聽道與行道中邁向成熟
另一個反映新教傳統的例子,則是德國佛茨海姆城的基督聖堂(Christ Church, Pforzheim-Brötzingen)高牆壁畫(圖5、6)。在此,一對一教導的耶穌與靜坐其腳前的馬利亞構成主要畫面,而馬大與門徒們則低調地分立兩側。壁畫所強調的「聆聽神的話語」與其正前方的證道台彼此呼應,凸顯出新教「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的信念,以及傳講聖經、證道解釋的重要性(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馬書十章17節)。

圖5. Hans Schrödter, Christ with Mary and Martha, 1910; Evangelical Christ Church, Pforzheim-Brötzingen

 

圖6. Hans Schrödter, Christ with Mary and Martha, 1910; Evangelical Christ Church, Pforzheim-Brötzingen

動與靜、實踐與聆聽、物質與心靈、可見與不可見、暫時與永恆、屬世與屬天的,皆是每日生活中如影隨形會經歷的生命本質。一如「耶穌作客馬大與馬利亞家」這個典故在不同時代所啟發的多元視角,這兩種生活面向可以是彼此衝突拉扯,亦可相互輔佐。

要如何在身處外在騷動變化的同時,仍能兼蓄內在的安靜沈穩,以及如何走在神的定期中,知曉動有時、靜有時,皆取決於我們是否時時定睛在神的榮美與指引上,習得在面對林林總總的選擇時,知道什麼是「上好的」,進而從中得力,在聽道與行道的良好循環中,持續成長、成熟,結出生命的善果。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何竟、竟自、任憑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愛家真情
尋求公義卻不淪為自義─教導孩子如何面對霸凌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五月花號啟航之地─英國普利茅斯探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