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影響力聯盟

瑪拿西支派漫長的返鄉之路 失落的以色列支派將結束長達2700年的漂流

檢舉
看見以色列 台灣ICEJ 追蹤
(圖/耶路撒冷全球華人敬拜中心提供)

作者: ICEJ回歸事工董事 霍華德・弗勞爾(Howard Flower )
校稿:台灣ICEJ
編審:雲嵐牧師
新聞出處:ICEJ NEWS

歷經2700年來崎嶇漫長的漂流,250位瑪拿西支派的印度猶太人即將抵達以色列,這個以色列支派還有7,000多人仍在印度等待返鄉。

瑪拿西支派的故事是從西元前732年開始,當時亞述帝國俘虜了瑪拿西與其他以色列支派,並將他們重新安置在今天的伊拉克和伊朗。聖經告訴我們,他們被安置在「哈臘與歌散的哈博河邊,並米底亞人的城邑。」(列王記下17:6;歷代志上5:26)

躲避希臘人奴役 逃往東方

根據聖經歷代志上和其他資料來源顯示,他們就一直待在當地,直到約西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遠征時期。當亞歷山大開始征服波斯,為了躲避希臘人的奴役,瑪拿西支派的人便逃往北方,然後逃向東方避難。
 
相傳他們沿著絲路前行,最後抵達中國,形成後來我們熟知的開封猶太社區中的一部分。根據開封猶太人的早期石碑,在漢朝時期(約在西元前206年到220年)中國就有以色列人。在1512年豎起的一座石碑上,詳細記載著靠近烏茲別克 (Uzbekistan) 邊界的中國西部地區,早就有猶太人存在。

2004年在印度進行的法醫DNA檢驗雖未經過證實,但檢測結果顯示一些當地印度瑪拿西支派婦女的女性線粒體DNA與中亞猶太社區婦女的DNA相似,因此這段歷史成了這項DNA檢測結果的最佳佐證。

烏茲別克位於中亞,而絲路就是一路從開封通向耶路撒冷,正好經過烏茲別克的中心地帶。猶太人確實被視為絲路上最成功的商人之一。

在中國開封猶太博物館的牆上還貼著一張地圖,點出中國與中亞最早的猶太社區位置。這名作家在1993年訪問開封期間,看到這張地圖與石碑,同時拜訪當地的猶太餘民,並和他們談論回歸以色列的可能性。

根據1512年的開封碑文 (Kaifeng Stele),這個猶太社區認定他們的故鄉是在中國西部,如同詩篇104:8-10經文中的預言是定居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外圍地帶。

漢朝將軍李廣利在西元前108年的一次軍事遠征中,在此地發現猶太人。漢帝國在西元二世紀開始走向衰敗,隨著漢朝軍隊開始從西部地區撤軍,猶太人也跟著遷徙到中國偏中部地區;因為他們寧願接受漢朝統治者的保護,也不願生活在韃靼人的統治下。因此,他們向東遷徙,來到今天稱為甘肅省的地區。根據布瑪拿西支派的人的說法,這個支派是在西元231年移居到開封。

漢朝之後的朝代歷經內亂外患以及與周邊外族的爭戰。從瑪拿西支派人的描述告訴我們,他們後來被迫漂流,而且中國皇帝拿走他們的聖書,也就是《妥拉》(指摩西五經)書卷。

在失去《妥拉》之後,又再次漂流。對於這段時期,我們所知不多,除了根據他們的傳說,在他們去到印度和緬甸之前,有一段時間是住在洞穴內。因此,他們被稱為「新隆」(Shinlung),意思是洞穴之谷,是他們曾經的避難居所。

中國皇帝取走聖書 英國宣教士贈送譯本

最後他們定居在印度東北部的米佐拉姆邦 (Mizoram) 和曼尼普爾邦 (Manipur),他們沒有任何聖書或書寫歷史,但他們的祭司以口述方式持續將他們的傳統傳承下去,其中包括舉行禮拜的儀式,一直到十九世紀初

1813年,英國宣教士獲准進入該地區,在那裏重新發現這個族群。由這些浸信會宣教士率先報告,他們可能發現以色列消失支派 (Lost Tribes) 的後裔。

瑪拿西支派人流傳著一項傳說,即使中國皇帝拿走他們的聖書,有一天,有白人會歸還此書;那名白人會是從歐洲來的基督徒宣教士。

隨後在19世紀末,威爾斯大復興差派宣教士抵達當地,在這個地區,許多人很快就接受基督教信仰,也包括許多新隆人 (Shinlung)。

然而,這些宣教士發現,有一群人的口述傳統是直接出自創世記,例如大洪水和戲劇性把人的語言分開,還有與聖經人物吻合的族長故事。這很可能就是為何他們會欣然接受宣教士提供的聖經。

當英國宣教士將聖經翻譯成當地語言並教導他們閱讀後,瑪拿西支派人喜出望外地發現,他們的故事、傳說和歌謠都符合聖經記載。在他們看來,這證實他們就是瑪拿西支派的後裔,而且某些族人也決定持守他們的以色列傳統。

在1950年代,有一小群瑪拿西支派人決定要移居以色列,並試著徒步前往以色列,但後來沒有成功。但他們的確設法與印度大城市裡的猶太社區取得聯繫。以色列拉比阿維查爾 (Eliezer Avichail) 聽到這群人存在的消息,最後就產生興趣。他在1980年代冒險前往該地區,希望瞭解這群人的身世。

古老歌謠與遠古聖經事件有關  

阿維查爾最後帶了一名以色列作家哈爾金 (Hillel Halkin) 一同前往,他的知名作品《越過安息日的長河》就在講述他自己找答案的過程,希望發掘這群人的真實身分。

從瑪拿西支派人代代相傳的習俗與傳統中,他們發現某些集體歌謠,是早在他們接觸宣教士之前就存在,這些歌謠都提到與以色列遠古時代有關的聖經事件。

例如,一年一度的西普伊節 (Festival of Sikpui) 是瑪拿西支派人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要等到全族唱完一首聖歌,節日才算開始。聖歌中清楚提到出埃及記中的離開埃及、雲柱與火柱,以及紅海分開。

在《這是首古老之歌》(This Song is Old) 紀錄片中,哈爾金堅持認為這首古老的集體歌謠,對他而言,就是證明瑪拿西支派人具有以色列血統的最佳例證。

「歸回以色列」(Shavei Israel) 組織的符瑞德 (Michael Freund) 後來成為支持他們在以色列土地上回歸猶太大家庭的重要推手。瑟法底 (Sephardi) 首席猶太拉比阿馬爾 (Shlomo Amar) 在2005年4月接受瑪拿西支派是以色列血統的主張,主要因為他們虔誠信仰猶太教。他的決定也讓瑪拿西支派人更容易取得以色列入境許可。

第一批1,750位瑪拿西支派人已在2007年抵達以色列,還有另外7,200人在印度焦急地等候漫漫回家之路,而他們漫長的旅程與等待即將要畫下句點。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何竟、竟自、任憑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愛家真情
尋求公義卻不淪為自義─教導孩子如何面對霸凌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五月花號啟航之地─英國普利茅斯探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