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報導 記者謝宜汝
備受國際讚譽的新生代小提琴家黃俊文,將與NSO國家交響樂團準藝術顧問、指揮家準‧馬寇爾(Jun MARKL)合作,三月26及28日率領NSO於國家音樂廳與衛武營音樂廳演出《黃俊文與NSO》音樂會。會中將演出白遼士、布拉姆斯管絃樂曲作品,三方還將一同演繹華爾頓為「俄國小提琴之神」海飛茲譜寫的小提琴協奏曲。
長住紐約的黃俊文,為此音樂演奏會返台,接受專訪時還在隔離中。他表示,英國作曲家華爾頓的小提琴協奏曲是難度較高的作品,也是他最喜愛的作品之一。由於他來自台灣,親友及教會朋友都在這裡,對台灣聽眾抱著很深的情感,希望藉這次的音樂會,把最好的自己呈現給每一位到場支持的朋友們。
從小在教會長大的台南子弟
黃俊文曾被華盛頓郵報評論為「具備完美條件的藝術家,必定將有一番遠大演奏生涯」,其音樂內涵、淬煉的技巧與品味,與渾然天成的舞台魅力,讓他獲得國際樂壇觀眾與樂評高度肯定。這樣一個頂著國際樂壇光環、才華洋溢的青年,是一個正港的台南子弟,從小在教會裡成長。
黃俊文接受專訪時表示,他是第三代基督徒,從小跟著祖父母、父母在台南的看西街教會聚會,兒童主日學則是在太平境教會聚會,因此他對這兩個台南歷史悠久的教會都非常有感情;甚至這份音樂的呼召,是在六歲時一次教會的表演中,感受上帝藉著音樂傳達滿滿愛的信息。
回憶兒時第一次聽到小提琴樂音就非常著迷,黃俊文覺得一個木頭做的小盒子,竟然不需要放麥克風就可以傳送很遠的聲音,也是一種最接近人聲的聲音,因此他告訴父母說他想學小提琴。
黃俊文的父母同在教會聖歌隊服事,母親更是聖歌隊隊長,因此父母樂意栽培孩子的音樂恩賜,不僅讓黃俊文學習小提琴、鋼琴、打擊樂,甚至還會演奏看西街教會的管風琴。
六歲感受到這呼召持續至今
而就在一次主日服事,當時六歲的俊文,覺得很開心能演奏一小段琴給大家聽。由於他從小個性害羞內向,可是卻在那一次主日的經歷,上帝傳達了一個訊息給他,讓他知道拉小提琴很有力量,可以藉由音樂傳達各種信息與情感,而這個記憶自此一直伴隨著他。
後來母親為了栽培黃俊文,在他讀國一的時候,帶他飛到紐約學習音樂,經歷一段與家人分別兩地的日子。雖然是廿年前的事,但他仍記得當年八十歲的外婆為了與他聯絡,特別學電腦用MSN聯繫。雖然思念家鄉的親人,但是因為有信仰、藉著禱告,讓俊文與母親在國外能堅持著這份音樂的夢想。
對黃俊文而言,音樂是上帝傳遞訊息的方式,這股力量驅使他前進。人生總會有起伏,音樂可以讓人快樂或感傷,也能使人沉澱心靈。而許多古典音樂是從教會出來的,如巴哈、海頓、韓德爾,這些文藝復興或巴洛克時期的音樂,許多都是為讓人更親近上帝所創作。古典音樂藉由在教堂裡面演奏,讓大家可以透過音樂作品更接近上帝。
「教會的禮拜、敬拜讚美,都與音樂息息相關,牽動著人的『心與靈』。心是物質的,靈是看不見的,透過音樂,能將心和靈相連。音樂不只能感動人的心,也能感動人的靈。透過音樂,使我們對未知的世界有更多領悟。」
黃俊文舉例,以音樂作品榮耀神的巴哈,他的音樂像是一面很乾淨的鏡子,當他演奏巴哈無伴奏樂曲時,感覺每個時期演奏都反映不同的自己。巴哈的音樂反映了神性,也反映自己在神眼中的樣子。他笑著說,站上舞台演奏巴哈是需要勇氣的,代表能坦然面對自己的不完美,並且跟大家分享。
黃俊文在2014年接替小提琴家宓多里(Midori GOTO),與史拉特金(Leonard SLATKIN)指揮率領的底特律交響樂團,合作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讓他一戰成名轟動樂壇,開啟多采多姿的演奏生涯。他的演出足跡遍及歐亞美洲,除了純熟的音樂詮釋技藝,他目前所使用的名琴──1743年製耶穌‧瓜奈里「維尼奧夫斯基」小提琴,也是音樂會值得注目的焦點。
刻上耶穌的名琴也是音樂會焦點
「由於瓜奈里是天主教徒,因此他製琴時,會在上面刻上『耶穌』為記號,用琴音榮耀神,對我而言是很有意義的。」黃俊文表示,去年在故宮博物院有個很特別的合作,是將1743年的三樣珍寶「維尼奧夫斯基」小提琴、巴哈創作的曲目、乾隆皇帝珍貴的轉心瓶相結合。雖然這三者在18世紀「不認識彼此」,卻在四百年後的時空相遇,覺得是非常美的合作。
將這些追求藝術到極致的作品相結合,將台灣與國際相連,激盪出火花,是黃俊文的目標。如同這次回台與NSO國家交響樂團的演奏,他期待能一同學習、一同成長,並且將最好的作品帶給每一位台灣的聽眾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