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低薪、少子化的勞動節 該如何讓年輕人有夢?
檢舉
每年的五一勞動節都會有許多勞團上街遊行,今年也是不遑多讓,勞團訴求的主軸是「低薪」和「勞保年金危機」兩大重點。
其實從2017年至今,台灣的最低薪資已經從21,009元調高至24,000元,時薪也從133元提高到160元。雖然提升的速度已經是歷年來最快的,但物價和房價的升高往往又高於薪資調升,也因此,台灣多數勞工始終有種感覺就是「什麼都漲,就是薪水不漲」。
低薪影響年輕人未來想像
根據最新統計,台灣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3,125元,然而台灣卻有將近300萬人每月收入不到3萬元。雖然台灣的GDP(國內生產毛額)年年提升,但因著貧富差距拉大,低薪者仍是不少,而且多集中在年輕人。
也因此「青貧」成為年輕世代的代名詞,除了無力買房,甚至連結婚生子都不敢想像,導致台灣的結婚率和生育率逐年降低。特別是今年一月份,新生兒不到一萬人,創了歷史新低,也讓少子化再次成為熱門話題。
當大家都在探討少子化的原因,背後很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低薪」,因為年輕人總覺得「自己都養不活了,哪敢結婚生子」!面對薪水、物價的結構,其實更多影響了年輕人對於「未來生活的想像」,包含結婚跟生育。
但是,當我們談論年輕人低薪問題時,若是只在意如何提升薪資,如何使收入增加,往往變成單向討論「什麼行業的收入比較高」,變成鼓勵大家找到高薪資的行業。這也是為什麼常有媒體報導「哪些科系畢業後賺比較多錢」,更甚者有「後悔讀哪些科系」的文章出現。如此造成學生選科系時,幾乎是向「錢」看,卻也導致日後許多人雖然進入高科技的行業卻不快樂,而低薪的人卻又羨慕不已。
要改善台灣整體薪資結構的問題,除了政府透過立法制訂最低薪資,另外就是透過社會福利政策,消弭貧富上的差距。但論及個人的收入,若是把問題簡化成「尋找高薪工作」,那麼台灣可能會失去很多服務性和基層的行業,甚至像社工那麼重要的行業,可能也會慢慢萎縮。雖然我們都知道,行業與薪資有結構上的高度相關,但是行業也與一個人一生的職志有關,而非只是餬口飯吃。
透過教育尋找志趣與創新思維
我們對於工作的認知並非長大後才開始,更需要從學齡教育中,讓學生逐漸地瞭解。以108課綱而言,「素養」是教育的核心,也就是在學習各個學科時,不只是能力的養成,更重要的是素養的培育。這素養的培育,其實就是讓學生從小認識各個學科與各行業的關係,並瞭解各行業的工作內容、差異,包含薪資上的差距。透過對各行業的具體瞭解,可以趁早尋找與自己志趣相關且具有優勢的工作。
面對低薪的問題,政府需要從「教育」著手,而不是只有在工作行業上絞盡腦汁,否則年輕人普遍認為「讀書」並無助於就業,轉而拼命考「證照」和補習,使得教育失去原初的功能。其實「教育」是啟發,是讓學生增進自己的能力與獨立思考,所謂「知識就是力量」,其實就是在談教育所帶來思維的改變。所以,21世紀最關鍵的就是「創新」能力,如何使學生具有創新思維,這更是面對低薪以及未來產業結構的重要關鍵。
面對低薪、勞動力不足、少子化等問題,這都是環環相扣的。在這五一勞動節的前夕,我們需要認真思考「低薪」所反映整個社會結構上的問題;不只是透過調高最低薪資來改善,更重要的是從教育著手,並在政策上提升台灣的產業結構,透過每一個人自身的優勢與能力,投入相關產業,實現「壯有所用」。
面對低薪,不能是頭痛醫頭的處理方式,而是重新檢視從小到大的教育及能力的培養,如此才能讓年輕人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價值,也才能讓年輕人對於未來有新的想像與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