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淑琴(台北信友堂會友)
從西班牙南部的城市馬拉加開車,約一個半小時就可抵達西班牙古城隆達(Ronda)。出了新城區索科羅廣場(Plaza Del Socorro)的室內停車場,迎面就是索科羅聖母教堂。索科羅聖母教堂始建於1577年,經歷多次的拆除與火災,現在的教堂是在1956年重建的。斜陽落在花崗岩的正殿、咖啡色的大門與左右兩座綠色尖頂的高塔上,她以白牆金邊框的簡約風格,靜靜成為居民的信仰中心,廣場中還設有海格力士和獅子的雕像與噴泉。
順著卡雷拉·埃斯皮內爾街(Carrera Espinel)往前,踩在平坦整潔,中間鑲嵌著漂亮菱形花格的石板路上,每一步都是貼心的相會,兩旁的餐廳、紀念品店、冰淇淋店和旅館林立,充滿商業的活力。
經過加泰羅尼亞隆達酒店,對面是興建於1779到1785年的隆達皇家騎兵鬥牛場與鬥牛博物館。西班牙現今的鬥牛方式就是在這座鬥牛場開始的,所以,它也成為鬥牛士爭相朝聖的地方。
其中創立人法蘭斯哥.羅梅羅的孫子佩德羅.羅梅羅 (Pedro Romero; 1754-1839年)被尊稱為「鬥牛之父」,從1771到1799年,共殺死五千六百頭牛。為了紀念他,每年的九月特別舉辦熱鬧的鬥牛士節,幾乎是癲狂的盛況。可是,我卻無法喜歡如此冒險與殘忍的表演!
巨型岩柱從谷底向上伸展
來到西班牙廣場,噴泉旁是隆達旅館,邊間是隆達旅遊市政觀光部門,繼續往前,就跨上隆達的新橋(Puente Nuevo)了。過橋就是舊城,緊鄰聖多明哥修道院的隆達國會宮前,有一塊懸崖上的小平台,叫做阿爾德維拉觀景點(Mirador de Aldehuela)。
我挨著石欄低頭俯視,一樁一樁插立的巨型岩柱,從谷底向上伸展,灰色的山體佈滿直線的割紋與橫線的切痕,絲毫不隱藏它抵禦洪水的傷疤與堅毅;\而綠絨絨的草毯以卑微的蔓生佔據在柱底、柱頂與柱縫間,又是另一種絕處紮根、年年春風吹又生的力量,使得高聳的河岸像是精心栽植的連綿盆景。
山谷間穿過一條蜿蜒的清流,窄窄的河畔草木茂盛,亂石間還有幾個小水潭倒映著盈盈的山峰,這是流經馬拉加省全長121公里的瓜達萊溫河(Rio Guadalevin),很難想像這條涓涓的細流竟然切割了深達120多米的塔霍斯(El Tajo)峽谷,把位於平均海拔750米以上的隆達一分為二。
我抬起頭來,由近而遠欣賞那些位在峭壁上,一階一階向外延伸的摩爾式白色建築、昆卡花園,以及城外的山林與田野,美的像一幅畫,隆達也因此被稱為「白色的天空之城」、「懸崖上的小鎮」、「建在雲端的城市」與「歐洲的小希臘」。
跨越三深谷、歷時42年完成的新橋
大文豪海明威更在〈午後之死〉(Death in the afternoon)一書中寫道:「如果你想要去西班牙度蜜月或跟人私奔的話,隆達是最合適的地方,整個城市目之所及都是浪漫的風景⋯⋯。」於是,隆達又成為「全世界最適合私奔的地方」了!
穿過馬路,從塔班科拱門往前走,進入海明威宮酒店旁的小巷子,經過廣場(Plaza de Maria Auxiliadora),還有聖約翰博斯科紀念碑,夥伴們想要歇息、不想再走了。
我跟另一個夥伴循著右邊的階梯一路下切,轉幾個彎,只剩下我一個人走在陌生的地方,心裡有一點忐忑,我祈求主與我同行,約十分鐘,到達新橋的觀景點(Mirador Puente Nuevo de Ronda)了。
站在崖邊,仰望新橋,橋柱的結構巧妙而筆直地鑲嵌在兩岸的岩石上與河谷上,彼此融為一體,橋面下,左右各有一個較高的拱門洞,左拱門洞有一條石板路穿過,而中間最長的主拱門跨越了瓜達萊溫河,上有方形小窗口,下有出水拱門洞,二段瀑布傾注而下,河水在綠色的林谷間忽隱忽現。
隆達共有三座跨越深谷的橋梁,這是最新也最大的一座,始建於1751年,歷經42年才完成,因為工程太艱鉅了,據說有50名工人因此殉職。這座流下生命與鮮血的新橋,連繫了被峽谷截然分開的舊城與新城,使二下和睦,合而為一了,新橋也成了西班牙著名的景點。
飛到海極居住 也願神的手引導
此刻,金光照在新橋上、岩壁上、屋舍上,襯著盎然的綠意,極其壯觀而美麗。從地圖上看隆達,如果以峽谷與橋梁為婉轉的身軀,那麼,從二側順勢散開的白色建築群與田疇便是雙翼,翼葉上點綴著黃色的勾勒、錦繡的花草、巷道的網絡、人行與車馳、綠野與山巒,隆達,像展翅欲飛的天空之城,我的心,願與它飛奔而去,遨遊天際!
即便如此,我也深信:「我若展開清晨的翅膀,飛到海極居住,就是在那裡,你的手必引導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詩篇一三九篇9-10節)
時間有限,眼看我是飛不起來了,趕緊爬坡向上,準時與夥伴們會合,折返回到新城,再次來到國營旅館旁,沿著小路的欄杆觀景,一會兒,夕陽在峽谷的遠方沉沒了,路燈點亮橋畔的草叢像燃燒的橘色火焰,夜色昏暗,新舊城的萬家燈火都亮了,彷彿在雲端。
開車回到旅館時,墨藍的天邊高高掛著一輪明月,一天結束了,大家各自回房輪流梳洗,期待明天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