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硯美
隨著社群平台與軟體的興起,人們的「鏡子」不再是家中臥室的那面全身鏡,不是帶在身邊的隨身鏡,而是手機的「自拍鏡」。我們越來越習慣分享自己的日常,越渴望自己的「自拍照」被人看見,進而「點讚」、「給like」,同時訂閱、追蹤。我們不再從鏡子當中認識自己,而是從這些即時的回饋當中,感受自己的形象,可是我們卻鮮少追問,這些回饋的背後,所依據的審美價值是從何而來的?
當目光如石頭落下
聖經提到「輿論」往往不是正面的力量:出埃及記中,以色列人集體對上帝的抱怨以及對領袖摩西的不信任,到最終設立金牛犢崇拜;新約中,文士和法利賽人多次操作輿論力量,讓群眾寧可釋放強盜巴拉巴,也不願意釋放耶穌,最終讓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至今我們每一個人,依舊被看不見的輿論影響著,它不知不覺滲透我們的價值觀及信念系統,我們卻不自知。
在約翰福音,耶穌站在群眾的輿論以及一位行淫被捉的女人中間,他回覆眾人:「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眾人把她帶到耶穌面前時,早已為她定下罪名,他們是要藉此試探耶穌。試探甚麼呢?耶穌宣告他是神的兒子,有赦罪的權柄;文士和法利賽人卻只覺得這是褻瀆神。所以,在這個女人被帶到耶穌面前時,所有人的目光,早已如拿在手上的石頭,準備落在女人與耶穌身上。
可是,耶穌沒有反駁,而是成為一面鏡子,讓眾人原本仇視眼前的人的目光,轉向自己,使他們看見自己眼中的仇恨、苦毒與恐懼。祂示範了一件事,真正使人得自由的,不是讓眼前違反道德與罪惡的對象消失,而是自問:「有甚麼是我不能愛的?」這裡的「愛」不是貪愛,也不是慾念,而是希臘文中的「Agape」,全然地,忘我的愛。
女權史上重要的一役
《愛美獎行動》是由導演菲莉帕‧洛索普執導,改編自歷史上真人真事的電影。故事背景是一場1970年在英國舉辦的「世界小姐選美大賽」。在當時,英國社會的兩性不平等問題依然非常嚴重,不僅是在工作上,女性的選擇極少,大多都是中下階層的勞務工作,或者是輔助男性工作者的秘書、文書等工作,薪資也相對低廉許多;整個社會依舊認為女性最好的工作,就是在家當家庭主婦,相夫教子。不僅如此,社會對女性的穿著、言談、舉止,甚至是身材、樣貌都有嚴格的要求,可是,對男性卻不是如此。
而「世界小姐選美大賽」更是強化這些審美觀念的推手,電影穿插著當選世界小姐的佳麗,必須前往當時越戰前線勞軍,而主持人在介紹的時候,不僅詳細介紹她的三圍,更不時要用言語調侃她的身材,語帶暗示地讓全場的軍兵公然意淫她。而選美大賽的主持人,雖是重金禮聘的一位美國的喜劇演員鮑勃‧霍普(葛雷‧肯尼爾 飾),但上台主持的他,依舊是語帶黃腔,甚至刻意大開逐步萌芽的平權理念的玩笑。
電影的主角莎莉(綺拉‧奈特莉 飾),她是一個離婚、帶著女兒的單親媽媽,而她正申請進入大學攻讀歷史。她在校園認識一群女權運動者,她們帶著激進的左派思想,反對資本主義,反對媒體,提倡公社運動等。可是,莎莉作為一個「前中產階級」,無論言行舉止穿著,都與她們的激進有所區別,她反對沒有組織,沒有對象的胡亂宣示,於是,她們最終將目標導向在全世界都在關注(當時有兩億人觀看)的「世界小姐選美大賽」上,她們決定在即時轉播的會場,來給全世界一場「震撼教育」。
人的美麗不容物化
《愛美獎行動》是一部多支線、多方面討論女權議題的電影,不僅是從女權運動家的角度來論述,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選美參與者,其中,因為大賽開始前就遭到種族平權運動者抗議的緣故,所以硬是讓大賽方要求當時施行種族隔離政策的南非,增派一位黑人女性參與。而從來自西印度群島的格瑞納達小姐與瑞典小姐的對話中,都不斷顯示,她們每一個人都是具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及成長背景,可是,卻不斷地被品評符合不符合「美」的標準,例如:豐胸、細腰與翹臀。
這些參與者不僅成為政治行銷(安撫種族平權者)的工具,更成為單一審美觀的宣傳品。電影中有一段令人震撼的橋段,當所有參賽者穿著泳裝出場之後,必須站到舞臺的前緣,然後底下的評審,就距離臺口不到一公尺,主持人用極具挑逗的言詞,命令所有參賽者轉身,背對評審。這被視為收視高潮的橋段,為的就是讓所有參賽者臀部的曲線畢露,評審一邊看一邊打下分數,而觀眾在電視機前得以吹口哨歡呼。這就是為何莎莉一群人要大鬧會場的原因,因為在當時世界上用這種方式的打分、認證的,除了選美大會,只有一個地方──牲口市場。
解放桎梏 認識終極的美
除了女性物化的議題之外,《愛美獎行動》也藉著莎莉在求學時期的遭遇,例如在論文討論會上,根本無法提出意見,不是被其他男同學插嘴、無視,就是被教授說意見太過小眾(莎莉想要做的是女性勞動者工作權的研究);以及透過莎莉與母親之間的爭執,討論到女性與家庭責任之間的關係,很尖銳地碰觸到「如果不是媽媽照顧小孩,那是誰來照顧呢?難道就是媽媽的媽媽嗎?」
面對這些議題,有的人會說「身不由己」,有的人會說「事在人為」,無論是哪一種說法,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有討論的空間,而不是把沉默當作義務。我認為電影中並沒有強迫性地要求人,特別是女性為自己來一場「大戰」。可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它解放對於「美」的一元桎梏,解放對於女性責任的刻板印象,最重要的是──解放輿論目光所定義的「女性」。就像耶穌在眾人面前所做的,他不僅是叩問每個人心中的「罪」,而是喚起每個人心中的「愛」。
找回人生的「美」最好的方式,不是確認美的標準是甚麼,而是擴大我們內在的包容。不要忘記,創世記第一章的最後一句話:「上帝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世記一章31節)
編按:《愛美獎行動》為保護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