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伯美
立陶宛這個人口不到三百萬,方圓大小六萬五千三百平方公里的波羅的海小國,累世經歷外族入侵和戰火洗禮,在獨立建國超過三十年後的今天,已然習慣大口呼吸著自由民主的空氣,享受著以立陶宛為名、為榮、為依歸的自信。
雖然,眼前一切平靜安穩,卻無法否認,不少立陶宛人內心深處,仍隱約存在著某種無法言說的,來自遙遠過往的創傷記憶和憂慮,猶如詩篇十八章4節,大衛逃避掃羅追殺時所表達的深度不安情緒:「曾有死亡的繩索纏繞我,匪類的急流使我驚懼。」
是否,那曾經主宰過他們的生死存亡、蹂躪踐踏過他們的民族自尊的超級強權,有朝一日可能再度鋪天蓋地席捲而來?
十八世紀以來,立陶宛人在他們的聖地「十字架山」(Hill of Crosses),經年累月豎立累積超過二十萬支象徵性的十字架,除了紀念戰火與動亂中生命逝去、行蹤不明的親人,也無言祈求著家國和平、祈求著愛與寬恕。
鋪著石磚的維爾紐斯老城
記得那個初夏早晨的維爾紐斯,空氣中仍有著些微寒意。我們當地的導遊是位曾就讀維爾紐斯大學漢語系,能說流利華語的立陶宛女子。她十分詳細地解說立陶宛的歷史文化,還特別提到,立陶宛在歐洲的宗教版圖上,曾經維持最長久的「異教徒」身份。如今的立陶宛有77%左右的人民信奉天主教,是個天主教國家。
當天上午參觀了維爾紐斯老城內著名的幾座教堂,包括聖彼得保羅大教堂、維爾紐斯大教堂、聖安妮大教堂。我們一邊徒步穿梭於鋪著石磚的老街巷弄,一邊聽著遠近教堂悠揚的鐘聲。
這是個星期六,是當地人結婚的好日子,教堂前可以看到一部部結著白色緞帶的黑色禮車,以及忙著拍照留影的新娘新郎及親友們。此時天空忽然飄起了雨絲,老街絡繹不絕的遊客紛紛撐起雨傘,各色傘花將斜風細雨中的古城街市,妝點得別有一番況味。
外族入侵不敢拆毀的城門
離開維爾紐斯前,我們參觀了著名的景點「黎明門」(Gate of Dawn)。據說當初入侵立陶宛的軍隊,幾乎拆光了所有城門,卻不敢碰「黎明門」,因為那兒有著拜占庭風貌的黑面聖母。我們遠遠看到高高的城樓上,身著金銀冠冕聖袍的聖母壇前,站著一對剛行完婚禮的新人,或許正祈禱希望獲得美滿的婚姻。
下午天空放晴了,大家驅車前往二十七公里外的特拉凱(Trakai)國家公園。特拉凱是個建於水上的城鎮,座落在一片湛藍、波光粼粼的加爾瓦湖(Lake Galve)中,有一座建於十四世紀紅磚砌造的古城堡。走過通往城堡的那座長橋,我們彷彿穿越了時光隧道,立刻走進了夢幻般的中世紀風景。據說電影《伊莉莎白一世》,曾在這座城堡內拍攝取景。
最終贏得民族的榮耀
在煙靄迷濛的湖景中,色彩斑駁的城堡被金色的暖陽溫柔擁抱著,一切是如此寧靜與美好。湖畔的立陶宛人有攜家帶眷的,有推著嬰兒車的,有出雙入對的,在這陽光亮麗的週末午後,悠遊其中、倘佯流連,靜靜享受著屬於他們的獨特幸福滋味。
回顧一九九○年春天,立陶宛人倚靠著同心合一的愛國熱血,突破重重障礙,凝聚堅韌不屈的共同意志,終於贏來得之不易的完整家國和民族榮耀。雖然「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傳道書九章11節),但鑒察人心的上帝有祂奇妙的作為。
當老年的約書亞帶領年輕一代的以色列民跨越約但河,進入迦南美地之前,耶和華是如此曉諭約書亞的:「你當剛強壯膽!因為你必使這百姓承受那地為業,就是我向他們列祖起誓應許賜給他們的地。」(約書亞記一章6節)此刻,立陶宛那曾經歷盡滄桑的容顏,在這歲月靜好的午後時光,彷彿煥然甦醒了,浸浴在無限恩典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