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記者梁敬彥】「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命記卅四章25節),已是「杖朝之年」(80歲)的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周爸」周神助牧師,固定打網球,每週甚至可以打七、八次;每次兩小時都不喊累。
他還發揮終身學習的精神,用手機撰寫「周神助每日與神對話」,每天清晨發送到社群勉勵、祝福眾教會和信徒。此外,應邀到各地分享、講道時,都不帶秘書,一機在手就搭車出發,展現逆齡「加樂人生」的行動力。
周巽光認父親活力不輸年輕人
疫情期間,周神助牧師更化身為YouTuber,在社群分享運動及養生之道,連大兒子周巽光牧師都讚嘆:「我的爸爸真的在很多事情上面,像是運動、使用新媒體、新科技,真的不輸給年輕人。在家裏,我爸雖然年紀最大,卻是我們家最健康的人。即便是80歲了,身體和心智方面,一點都不會被定型。」很多認識周神助牧師的人,也跟周巽光牧師一樣,有著「周爸愈活愈年輕」的感同。
「我的生理年齡是80歲,但是我要效法摩西,人生80才開始。事奉神不是看年齡,而是心態和心志。」周神助牧師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精神奕奕、聲如洪鐘地這麼說著,摩西直到120歲時,眼目都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是神的恩典。
談到他到老都善用科技來分享靈修及運動養生心得,周牧師引用「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詩篇九十二篇14節)說,21世紀人人都使用手機跟眾人以及世界溝通,要為主結果子,善用手機和社交軟體,已經是生活日常。至於打網球,既可以健身,還可交朋友、傳福音,同樣能為主結果子。
善用科技到老仍能滿汁漿結果子
如何能夠把手機用得如此熟練?周牧師笑說,其實他一開始是抱持著耶穌不用手機,我也不要用的想法。他詼諧地說,當時自己「有手機,沒帶;帶手機,總沒電;就算有電,也不開機。」直到三年前去以色列參加住棚節,那8天的時間,神給周牧師強烈要用手機即時傳輸影像大家分享住棚節意義的感動。從那以後就習慣成自然,周牧師每天都會照著做。
現在雖然因為疫情不能出國,但是周神助牧師會利用視訊跟海外的靈糧網絡分堂互動。他笑著說,網路的無遠弗屆,真的開啟「福音傳萬邦」的契機。
萬事起頭難,周牧師笑說,起初他常因為打錯字不知道怎麼修改,於是周神助牧師向年輕人請教,就學會了語音輸入法及勘誤修正。每天早上四、五點起床之後,他就默想神的話語,開始用語音輸入心得感想。之後由一位志工姊妹幫他編排、整理之後,他就傳給手機通訊錄及群組上的朋友,很多人也會跟他交流、反饋。
扮演YouTuber聊運動、養生
談到扮演YouTuber跟大家聊運動、養生以及事工的看見及願景,周神助牧師語帶詼諧地說,起初是被兒子周巽光「騙」去做的,沒想到播出後,大家都對他和巽光牧師自然生動的父子互動頗多好評。再加上疫情期間,網球場不開放,於是巽光牧師向爸爸推薦一位青年牧區姊妹,作為運動教練。周牧師就跟著教練訓練,持續做一個小時的仰臥起坐及伏地挺身。後來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就邀請周神助牧師錄製YouTube影片,鼓勵同樣沒辦法出門的銀髮族及會友們,要「活」就要「動」,提醒眾人運動搭配飲食,就會更健康。
在今年這波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前,周神助牧師每週平均會打五、六次的網球,多的話能到七、八次,有時一天上、下午各打一次,都超過2個鐘頭,體力完全不輸給年輕人。
周牧師分享,他是從12歲在長老教會聚會時,就開始打軟式網球。因為軟式網球不容易打壞,可以打得比較久、省很多錢,打到現在已經超過60年的時間,是他很珍貴的回憶。周牧師說,他的大哥周神榮醫師打到現在92歲,都還在打,是他的榜樣。
而要維持不輸於年輕人體力養生之道,周牧師建議,就是多喝白開水、檸檬水,少吃白麵包、白飯及白麵等澱粉類以及白糖。太甜的水果也要刻意少吃,但是蔬菜則要多吃。他表示,聖經裏有很多地方都提到健康(養生),他的兩個牧師兒子現在也看重運動和健康,一年多已經瘦了20幾公斤,體脂肪也大幅下降。周神助牧師很開心的是,不單是信仰,看重運動和健康的習慣,也傳承給了兩個兒子。
父子傳承打網球
周牧師喜歡打網球,靈糧堂大家庭的成員眾所皆知;他的小兒子、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周巽正牧師也在父親節時發文:「從我有記憶以來,爸爸就是非常喜歡打網球,現在80歲了,依然活躍在網球場上。」對巽正牧師來說,跟爸爸共通的語言和連結之一,就是網球。周巽正牧師現在開始規律一週打兩到三次的網球,他的孩子也開始學習網球。
周神助牧師欣慰地說,這就是「傳承」,他也在每天跟兒孫們RPG時,共享天倫之樂。
近年來,周神助牧師極力推動「合一」運動,他說,73歲的那年,他求問神:「若我在世的年日還有另外一個12年,你要我服事的重點是什麼,神給我的答案是:祝福列國!」後來,他更深地尋求神:「如何祝福列國呢?神給我的啟示是合一、回家!」合一要從回「家」開始,人必須先照管好自己的家,才能顧好神的家,周牧師這幾年都在倡議「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
「有為父的心的父親及屬靈父親,是有權柄的,這種權柄是屬天的權柄,就像浪子回頭的故事,父親不但給回家的浪子所需用的,更給他滿滿的愛!」周神助牧師特別提到大哥周神榮醫師對他來說,就是長兄如父般的屬靈榜樣及遮蓋。
周神助牧師說,他50歲罹患淋巴癌,1、2年後父親就過世了,但大哥周神榮對他這個最小的弟弟是從他小時後就不住為他禱告,扮演他的屬靈導師。周牧師猶記,在他動完淋巴癌手術恢復之後,有一次他去馬來西亞講道,身體比較清瘦,身上也有幾處有脂肪瘤,他就打電話給新加坡的哥哥,在從新加坡轉機回台灣有三個多小時的空檔,本身是外科醫師的哥哥就特別到機場來接他到診所,開刀摘除了脂肪瘤後,化驗是良性,才放心地送他到機場。
這次的經驗,讓周神助牧師深刻感受到哥哥對他長兄如父的愛,這也深深影響他對待會友,同樣是以為父的愛與行動去愛他們,大哥周神榮對他有很深刻的影響,讓他成為一個願意給出去祝福的人。
「父親就是負責任的代名詞,肩膀上要有最多的承擔,教會和社會的問題,多半都是家庭出了問題,而家庭出了問題,多半是父親出了問題。」周神助牧師說,他從來不知道怎麼做孩子的父親及他人的屬靈父親,這些年很深的領受是教會沒有「大老」只有「父老」,父老是願意給出去及成全人的,而他也還在學習的旅程上。
周神助牧師很喜歡一張在靈糧堂運動會上,同工為他拍攝的衝向終點線的照片。他說,他不知道上帝會再給他多少時間,但在推動家庭、教會及國度的合一上,他不會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而是繼續「忘記背後、努力面前,朝著標竿直跑,直到見主面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