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台北-馬來西亞連線】馬來西亞曼絨眾教會為紀念福州先賢來到曼絨縣實兆遠開墾至今,在118年後的九月9日晚上舉辦線上的感恩禮拜。專門研究歷史和宗教習俗的詩巫衛理神學院講師黃敬勝牧師,分享這次雙九節的主題「情懷.墾場」時表示,我們不是停留在雙九節慶典當中就滿足。當我們回想當初先輩來到實兆遠墾荒的辛苦,以及透過信仰祝福這地,「我們如何持續發揮信仰,好讓福音傳遍實兆遠?」
他說,疫情黑暗到了盡頭總有曙光,我們也預備自己,等候上帝帶領我們從迷霧中走出來;盼望每年雙九節都謹記上帝的恩典,也讓神的愛在每一天分享給身邊的人。
墾場118年前辛苦移民 留下信仰
黃敬勝牧師談到過去先輩從福州來到南洋的心境,他們是自願放逐的嗎?還是他們要逃離當時困苦的中國,亦或為了避難、謀生?而在他鄉謀生,他們是否願意接受未知的風雨之苦?
他提到,1984年新加坡電視劇《霧鎖南洋》,描述新加坡的尋根之旅。主題曲歌詞形容先賢到南洋墾荒的辛苦,對於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和生命的滄桑也有很深的體悟。而今逢實兆遠墾場118週年之際,思想上帝為我們祖先和我們做的一切,也展望自己能為下一代留下甚麼?
「先輩過往故事,也是悲情故事」,他藉由申命記卅二章1-9節來思考,作者所宣告的神的屬性。祂是可靠的磐石,是公平、正直、誠實無誤。這樣的上帝值得我們敬拜、讚美。經文中說明神和其子民的關係,他們是上帝重價買回、救贖出來的,是上帝所建立,也是上帝手中的至寶。然而從神領他們出埃及以來,神一直施行慈愛,但是以色列人一再剛愎,一再悖逆時,忘記上帝的救恩,漠視上帝的創造。
追念上帝看顧 緬懷上帝恩典
「這也提醒我們在追念上帝的大能,緬懷以往神的看顧,同時在長輩或父親的記憶當中,吸取歷史的教訓成長,否則我們不會有歷史感,也不會飲水思源。」他說,我們於歷史發生的過程,常會「知其然,但不知所以然」,以為事情本來就是這樣發生。他們現在定居的土地也是神所賜的,我們也是耶和華神所珍惜的產業,若我們離開信仰,會不會比流離失所無根的人更無助?
黃牧師引詩篇七十七篇1-15節談到,一個人在痛苦中發出的禱告呼求,發現上帝好像離開他們很遠,最終發現上帝仍然眷顧他們。這首詩的背景,是被擄而離開家園流離失所的以色列人,他們在困難艱困中,向上帝發出疑問:「我心裡省察,神不再施恩嗎?祂要丟棄我們嗎?」「神沒有將慈愛給我們嗎?」的呼求。
回想過去美好的日子,他說,從去年三月18日開始,馬來西亞處在封閉的狀態,如同「被擄」的情況,彷彿被病毒「囚禁」,很多行動被限制。我們陷入被限制行動的苦境當中,雖然沒有離開國家,但是可能也會有很多困難。疫情讓我們行動失去自由,也讓我們對上帝失去信心。若我們沒有和神保持關係,一旦開放實體聚會,很多人不會再回到教會。這次疫情就像篩子一樣,把好的流下來,求神幫助我們不要成為被風吹走的糠粃。
神帶領過程讓人經歷一場場爭戰
他說,當我們對神失去信心,對崇拜缺少動力時,發現神好像離我們很遠,甚至懷疑神的同在;我們也懷疑疫情是上帝收回祂永恆不變的愛。但當我們看見自己的軟弱,追念神過去所行的神蹟奇事,以及對世界的護理,神也回應人的禱告,讓人帶出對神的盼望,經歷神的恩典。
他說,我們不要忘記過去上帝帶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約旦河,進迦南美地,過程就像人生一場又一場的爭戰和更新自己,最重要的是不論離開哪裡或進到哪裡,完全有賴於我們對上帝的依靠,以及對上帝的信心。
墾場情懷世代相傳 同頌上帝恩典
黃牧師說,福州人到南洋,帶三個頭(鋤頭、斧頭和人頭),三把刀(菜刀、剃刀和剪刀)說明開墾和生活的需要。還有人說,當初墾場需要有三個師:牧師、老師和中醫師。很多傳道人兼任老師,甚至懂醫術,說明當初對墾場的要求。當上帝把他們祖先帶出來後,至少留下新苗,讓他們在此開枝散葉。當他們心存感恩,感謝上帝,也感謝先人,讓墾場的情懷能世世代代相傳,也心口同頌上帝的恩典。
籌委會主席廖克民牧師表示,9-11日一連三天的節目,除了雲遊行,線上墾場博物館日,介紹牧師樓、展覽廳、救贖之井等:周六中秋文化講座,由黃敬勝牧師主講,九月19日上午衛理公會曼絨教區舉行聯合線上主日崇拜。會中還有宣道堂詩班獻詩和清福堂帶領的敬拜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