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5 基督教論壇報 / 台灣教會

【後疫情時代如何轉型與突破?】 事工網路線上化已是基本功 機構需發揮更大創意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梁敬彥 追蹤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面對新冠肺炎本土疫情進入後疫情時代的種種難關與挑戰,台灣教會機構如何轉型與突破?

2021「新冠肺炎疫情與台灣基督教機構」網路調查計畫主持人、福音協進會創新拓展處處長夏昊霝牧師受訪時表示,調查發現,不是所有嘗試轉型的機構,都能成功面對疫情對其事工執行的衝擊;但可以確定的是,所有成功面臨衝擊的機構,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事工轉型,後疫情時代的未來環境充滿更多「不確定性」,過去福音機構所熟悉推動事工的方法,幾乎都派不上用場,唯一還能因應快速變化環境的方式,只剩「發揮更大創意,帶來創新突破」這一途。

以色列人曠野的抱怨可為殷鑑
「疫情只是為教會和機構上了一堂課,真正的考驗是後疫情時代才開始!」夏牧師引用2021台灣領袖高峰會講員、團契教會創辦人艾伯特‧泰特(Albert Tate)的「找對節奏」的分享內容為例。艾伯特‧泰特以出埃及記十六章以色列民離開埃及進到曠野,因為挨餓就跟摩西抱怨「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吃餅得飽,你卻將我們領出來到這曠野,要叫全會眾都餓死啊!」

當時以色列人面臨的「飢」情,就像此刻新冠肺炎疫情,都是感受得到的危機,以色列民懷念的埃及,其實是捆綁,艾伯特‧泰特認為,疫情是把世人調整到對的方向去,當疫情過去,教會和機構要思想的是,要持續走新路,還是回到過去熟悉的事工模式?

夏昊霝牧師提到,出埃及記裏的以色列民在遭到挨餓的危機時,開始懷念著過去在埃及坐在肉鍋旁吃餅得飽的昔日情景,但卻沒有思想到上帝要藉著苦難,賜下嗎哪及後面進入迦南地的祝福,今天發生在台灣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的疫情也是這樣,教會機構要選擇以色列民「回到埃及」的想望,也就是一心以為疫情過後,一切都可以回到過去所習慣、熟悉的辦活動(聚會)及做事工的模式,還是體會「世界已經翻轉」,一切都已經不可能回到過去,因應環境的變遷「走新路、作新事」,這就是與時俱進的轉型與突破,因為很清楚的是「疫情已經讓一切都回不去了!」

夏昊霝牧師

談到教會機構如何轉型與突破?夏昊霝牧師建議每個機構都要問自己:「事工延續及單位存在的意義及必要性是什麼?目標和使命還在嗎?」他的觀察是,危機意識強的福音機構從2020年就開始轉型,採取新觀念及策略積極開始轉型,其中很關鍵的要素就是「繼續活(經營)下去是為了什麼?」

揚棄舊有做事模式及習慣做新事
夏昊霝牧師說,當機構及教會盯著過去熟悉或是習慣的事工模式及做事方法看的時候,就會產生過去的方法就是達成使命的唯一策略及方法的誤解,唯有「發揮更大創意,帶來創新突破」才能帶出改變,事工放網路上及線上化只是基礎工程,就像過去應徵工作,會用word、Excel是基本功,現在年輕人不會拍影片及剪接,大概很難在職場上生存,他要提醒教會機構的是,後疫情世代的轉型是非轉不可沒得選的,疫情加速了原有社會運作的變動性及更迭速度。

舉例來說,像是線上會議軟體以及線上點餐送餐到家的服務,在疫情前早就已經存在,但疫情來臨後,因為三級警戒不能群聚開會上班、上課及用餐,所以普及的速度加速了,同樣,過去的教會機構辦活動、聚會及推動事工有所熟悉的模式、步調及方法,但他要提醒,即便是疫情過去,機構若是還是有想要回到過去做事的模式及步調,都是行不通,與時俱進虛實整合的作法,已經是基本功,更重要的,必須要將新酒裝在新皮袋中,才能因應變局。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