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獻章
「聖靈既然禁止他們在亞西亞講道,他們就經過弗呂家、加拉太一帶地方。到了每西亞的邊界,他們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穌的靈卻不許。他們就越過每西亞,下到特羅亞去。在夜間有異象現與保羅。有一個馬其頓人站著求他說:『請你過到馬其頓來幫助我們。』保羅既看見這異象,我們隨即想要往馬其頓去,以為神召我們傳福音給那裡的人聽。」(使徒行傳十六章6-10節)
保羅想在亞細亞講道,竟然被聖靈禁止,接著想往庇推尼去,「耶穌的靈」卻不許!怎麼可能?如斯偉大的使徒,向西往亞細亞(以弗所),和向北往庇推尼(現今伊斯坦堡)的兩個宣教計畫,全都被三一神的聖子和聖靈阻止,直到特羅亞才終於找到他宣教的「羅盤」,取得往馬其頓的通行證!
跟從上帝必要經歷「祂的判斷何其難測,祂的蹤跡何其難尋」嗎?當人生陷入迷途,如何能有敏銳的眼光,找到「神領之路」?
保羅看來似乎擱淺了,然而這次攔阻其實是上帝更美計畫的一部分,若無這攔阻、繞路,福音就不會在此時傳到歐洲,以致腓立比成為福音傳進歐洲的第一站。
福音手無寸鐵地傳入歐洲
先從社會、歷史和神學背景三個面向來看當時的歐洲。從社會面看,沒有上帝臨到的腓立比城原本是個被捆綁的社會:他們的使女被邪靈捆綁,宗教人士被金錢捆綁,官長被政教掛鉤所捆綁,眾囚犯被罪惡捆綁。
然而,當福音臨到這受種種挾制的城市,社會情況完全改觀:被邪靈捆綁的得自由,被鎖鍊捆綁的得釋放,懼怕法律捆綁的得救贖!教會成立之初,有獄卒、囚犯、女人、自主的、為奴的,像極了保羅所描繪的新約教會,所有的階級不論貧富、性別乃至種族,通通在基督裡歸為一!
從中東歷史看,在保羅將亞洲先擁有的福音傳進歐洲之前,不論是亞述、巴比倫、波斯,從來沒有任何東方的帝國曾經攻入馬其頓,反而是歐洲的勢力勝過亞洲,包括:從亞洲崛起的亞述和巴比倫帝國,其版圖從未能掃過歐洲。
保羅傳福音入腓立比前的五百年(主前482年),亞哈隨魯王曾率領九十萬波斯陸海軍橫跨愛琴海(出發前大宴文武百官,見以斯帖記一章),結果在馬其頓鎩羽而歸!
在歐洲興起的亞歷山大大帝,於主前334年東征,他從靠近特洛伊城的古城阿比多斯進入亞洲,並在敘利亞北部打敗波斯大軍;之後在主前333-327年,征服巴勒斯坦、埃及全地、米所不達米亞平原、波斯王朝與印度。中亞以西完全屈服在歐洲勢力之下!
然而,沒有帶著刀槍武器的保羅和西拉,卻打破歷史紀錄,將上帝福音的大能,從亞洲的特羅亞傳進歐洲的腓立比!這就帶我們進入了神學背景。
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亞里斯多德鼓勵亞歷山大東征;這位希臘哲學家認為,東方以動物形像所造的神,必不能勝過希臘以人的形像所造的神。然而,亞歷山大死後所留下的西流基王朝、多利買王朝,也是敗在以人當作神的羅馬帝國。然而,福音派神學家薛華指出,羅馬數以千計的神祇中,如大力士海克力斯,還酩酊大醉的在地上撒尿,將人當作神的羅馬怎能免於滅亡呢!
誠然,以被造物為神的希臘和羅馬,最後通通陷入大江東去的浪潮。而手無寸鐵的保羅和西拉,卻悄悄地從東方進入歐洲,掙脫了腓立比的邪靈捆綁、金錢捆綁、政教掛鉤、罪惡捆綁,帶來社會的更新和文化的轉化,更凸顯出「神按著祂的形像造人」的神觀,遠勝於人間「人按著人的形像造神」的宗教!
從保羅被耶穌的靈限制、引導,與西拉徒手進入腓立比,竟然顛覆歷史,使得神的國度臨到歐洲;提供了偶被攔阻擱淺遂困惑的你我,看清「萬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遂經歷愈走愈光明的屬靈定律:
宣教需要聖靈的引導和指揮
一、醒悟自己經驗的有限
保羅在第二次旅行佈道,本來計劃用以弗所為基地,成為小亞細亞地區的祝福。但是聖靈禁止他,他就按著常識往弗呂家、加拉太;想往庇推尼,但是耶穌的靈又不准,只好過每西亞,來到特羅亞。直聽到歐洲來的呼聲,才清楚知道自己的方向。
尋求上帝旨意者(包括婚姻、工作、事奉、移民,乃至教會宣教等),首先需要多多禱告,查驗聖靈的帶領,不要憑經驗或才能。摩西的杖沒有成為進入迦南地的標誌;約書亞所要走的路,摩西沒有走過;保羅往歐洲的城市宣教,這路程他也沒走過。但他在小亞細亞體驗到聖靈引導,包括關了門並開了另一扇門,實是城市宣教者的楷模,也是尋求人生方向者的典範。
二、有深遠屬靈眼光和積極犯難決心
當保羅開始第二次旅行佈道,還未能明白上帝的時間表;但是當他一聽到歐洲來的呼聲,於是就「從特羅亞開船,一直行到撒摩特喇,第二天到了尼亞坡里。從那裡來到腓立比,就是馬其頓這一方的頭一個城,也是羅馬的駐防城。」神兒女明白上帝旨意,必須立刻回應上帝的呼召;當呼召成為事實,回應就是義務!
此時,上帝早已預備了在腓立比事奉的同工呂底亞(以及後面的囚犯、獄卒)等著保羅和西拉:「當安息日,我們出城門,到了河邊,知道那裡有一個禱告的地方,我們就坐下對那聚會的婦女講道。有一個賣紫色布疋的婦人,名叫呂底亞,是推雅推喇城的人,素來敬拜神。她聽見了,主就開導她的心,叫她留心聽保羅所講的話。她和她一家既領了洗,便求我們說:『你們若以為我是真信主的,請到我家裡來住』……」(使徒行傳十六章13-15節)
不僅是呂底亞、囚犯、獄卒等著保羅,上帝還預備了帖撒羅尼迦、庇哩亞、雅典、哥林多等城的教會,等待著保羅去建立(見使徒行傳十七到十八章)。
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裡去。」秉持這樣的屬靈眼光,激發了保羅的雄心壯志:瞧,他第三次旅行佈道在以弗所,就準備往羅馬去;之後在哥林多,他已經計劃遠赴西班牙。如此積極的順服、寬廣的眼光,難怪他不惜冒險犯難,因此開啟了歐洲福音工作!你我若有這眼光,就會看見「成為大海才能養鯨魚」的鐵律!
相關文章:
【華神專欄:從神學進入社會】當人生陷入迷途,如何找到神領之路?(下)
吳獻章
中華福音神學院舊約教授、教牧宣教研究中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