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6 基督教論壇報 / 華人教會

疫情後新常態 實體聚會無法回到從前 美國生命河靈糧堂跨洲「網路牧區」為主得人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 李容珍 追蹤
教會活動轉為線上,跨越地域限制。
教會在疫情中另外擴展新的網路牧區,對象以灣區以外的弟兄姊妹為主,目前分為美洲區、歐非洲區、亞洲區,另還按當地不同時區,甚至按照不同語言分小組,其中有四、五十人是在網路受洗。目前牧區穩定聚會有500人,「這是過去從未有想過的情形!」

【記者李容珍台北-洛杉磯報導】談到疫情後教會的新常態,位於灣區的矽谷生命河靈糧堂主任牧師劉彤受訪時說:「雖然已經完全開放主日崇拜,但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回來,大多數人仍然選擇在家聚會。」他認為,要恢復到過去的聚會景況,還有一段長遠的路,明年可能還不行,也許還要一、兩年後。

劉彤牧師(直播截取)

三分之一回到實體聚會 跨洲網路牧區成形

不過,他也提到,教會在疫情中另外擴展新的網路牧區,對象以灣區以外的弟兄姊妹為主,目前分為美洲區、歐非洲區、亞洲區,另還按當地不同時區,甚至按照不同語言分小組,其中有四、五十人是在網路受洗。目前牧區穩定聚會有500人,「這是過去從未有想過的情形!」

劉牧師表示,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統計,現在會感染而住院的人,有九成是沒有打過疫苗的人。雖然美國已恢復上班,但很多員工還是沒有完全回到公司上班教會雖然也歡迎同工回來上班,但也可以選擇在家上班。至於主日崇拜已完全開放,但只有三分之一的會友回來。由於美國整個大環境的疫情仍嚴峻,很多人還是害怕群聚傳染。從種族來看,白人比較不在乎,也不戴口罩,但華人比較謹慎。

他認為,不論主日、小組聚會都不可能再回到從前。如何網路牧養、實體牧養?都必須重新思考。感恩的是,弟兄姊妹也會記念教會的需要。目前教會的奉獻和前兩年差不多;也因為聚會少,用電少、吃便當的也少,開支也比過去少很多;此外,對宣教的奉獻沒有因此減少,大家知道宣教的需要,也肯奉獻。

網路牧區500人 跨洲分時區和語言進行

教會以前多半注重實體的小組,如今除了現有的小組轉為網路進行之外,另外也建立一個網路牧區,針對灣區之外的人參加,包括美國東岸、東南亞、歐洲和非洲的華人。劉牧師認為,要吸引非灣區的人加入網路牧區,必須要有非常強的網路活動,包括主日崇拜、禱告會,讓參與者感受到,仍然可以參與主日崇拜和小組。

目前網路牧區的小組同工訓練相當扎實。剛開始各小組是由教會的同工帶領,現在完全由當地的同工帶領。而當地的同工要成為小組長,必須參加小組六個月以上,而且要參加教會的密集訓練課程,了解教會的異象策略和做法,也因此訓練出一批委身而忠心於教會的同工在地牧養,牧區也在逐漸擴展。

網路牧區成員(生命河靈糧堂網站)

負責帶領網路牧區的商中岳牧師受訪時也表示,去年當教會無法實體聚會後,思考到北美有些教會網路科技資源有限,但是信徒對於屬靈的需要仍需要供應,因此先從下午舉辦「茶」經會開始,希望大家可以一邊喝茶一邊探討神的話。

經過三個多月之後,由於人數增加,教會決定開始線上的網路聚會,同工們也研擬需要的配套方案,不論是技術上、行政上或牧養上的支援,調度原有小組長和區牧來配搭,成立網路牧區。現在固定聚會500人,其中八成以上非住在灣區的會友。

商牧師說,每個小組有一對一的訓練、線上的禱告會、詩班,並且按照美洲區、歐非洲區、亞洲區,再按照當地不同時區分小組聚會,甚至擴充到按照不同語言的聚會,包括日語小組、英文青年小組,跨國夫妻小組…,讓事工更多元,觸角更廣泛。

商中岳牧師(網路截取)

生命與生命連結 網上受洗陸續增加

他表示,網路牧區的牧養是透過網路成為「生命與生命的連結」,一年多來,有四、五十人在網上受洗令人開心。網路的優點是不論此人在任何地方,是在非洲、歐洲、亞洲、美洲等任何國家,…只要有手機、平板電腦或家用電腦,就可以參加聚會,因此這是很好傳福音、牧養、造就培訓門徒很好的平台。

參與網路牧區的成員,多半透過主日、生命河即時新聞介紹而加入,另外也有的透過現有的成員帶親友來。當他們受到餵養和造就,也會吸引別人、邀請別人。

小組的經營最重要的是讓人感受到「神的同在」,以及彼此相愛的網絡。他們有微信群、LINE群組、WhatsApp群,譬如在美洲區有兩個時段,各有不同小組,一個時段有14個小組,另一個時段有6、7個小組。教會每個牧區還有各自的禱告聚會,各小組也有各自的禱告聚會。

他說,各群組在規範之下,包括不張貼廣告、不能有商業行為,…,弟兄姊妹不論是在線上分享生活瑣事,見證主的恩典或是代禱;甚至線下的互動都非常頻繁。為了鼓勵住在同地區的弟兄姊妹彼此互動,譬如在巴黎的弟兄姊妹,就會私下約出來,一起吃飯禱告聊天;在多倫多弟兄姊妹也約出來郊遊。

網路牧區(生命河靈糧堂網站)

生命河的DNA構成教會的內在的精神

生命河的DNA,包括教會的異象、四大策略、六大核心價值和兩大目標,構成教會的內在的精神,實際彰顯在看得見的事工,包括基金會事工、電視台、領袖學院…,事工的觸角也愈來愈廣,也讓網路牧區的弟兄姊妹對教會有認同、歸屬感,甚至參與事奉。

商牧師說,網路牧區必須有一套牧養體系,因為光是一個人要牧養10-15人會愈來愈困難,因此每個小組至少有一個組長和2位委身的同工;除了牧養之外,還要有教會的行政和科技技術支援,協助提供小組材料、聯絡開會,或是解決小組成員ZOOM的連線問題等。接下來,他們希望透過社交媒體來作牧養,錄製一兩分鐘的短片,分享激勵人心的話或介紹信仰,期待在後疫情時代,透過網路牧區也吸引更多人歸向主。

網路牧區網站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