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宜汝/採訪報導】據衛生福利部2020年統計,自殺為台灣青少年族群的第二大死因,僅次於意外。據資料顯示,20年來台灣青少年族群自殺死亡率、自殺通報率均逐年上升,從2016年通報的4, 365人次,暴增至2020年的1萬659人次;顯見青少年族群心理健康問題及自殺防治刻不容緩。
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高千雅指出,近年來台灣有越來越多憂鬱的青少年;許多大規模的研究報告也不斷地告訴我們,29歲以下的青少年心理疾病盛行率不斷攀升中。
許多心理疾病源於童年經驗
就門診的觀察來看,有許多的心理疾病常常可追溯到幼年的經驗。她認為家庭結構改變、台灣離婚率居高不下、社會快速變遷、校園生活壓力大、父母師長只追求外在表現,當整體社會、支持系統都沒有辦法提供孩子良好的成長環境,無論是家長或是學生,都會陷入痛苦循環中。
「以我的孩子為例」,高千雅醫生說道,她與先生一直希望孩子能「快樂學習、快樂成長、睡眠充足」;但是這樣的態度,對大環境而言好像是異類。彷彿所有的高中生應該都要充滿壓力,每天只能睡五個小時,把其餘的時間塞滿,才有競爭力。
「台灣整體社會的情況與二、三十年前的社會相比,產生了重大的改變,看起來每個孩子的物質環境變好。但事實上是每個孩子都越來越不快樂。」高千雅醫生表示,這可以從社會結構、家庭分工、教育環境談起。
社會結構改變 下一代心靈動盪空虛
高千雅醫生指出,以前小孩生活困苦,但是他可能還是能夠在相對完整的家庭與社會結構裡生活,週遭的親友、鄰居、社群緊密相連,大部分社會組成結構穩定,生活上也會有許多的兄弟姊妹彼此互相照看,或有更好的如長兄如父、長嫂如母的幫助。雖然過去孩子們物質生活不充裕,但是整體社會結構能夠讓孩子們在相對安全的人際網絡中成長,心靈相對富足。
比較現在的社會,少子化小家庭取代了三代同堂的大家庭;雙薪父母工作忙碌,將孩子的教育和成長外包給安親班;在離婚率居高不下的狀況下,許多孩子被迫與父母分開,或是得適應不同的新家庭。有些孩子因單親,父母需要工作養家,被帶去給祖父母養大,如今這樣的成長背景已是屢見不鮮。
「當孩子從小就在動盪或與父母疏遠的環境中長大,孩子早年的情感發展、依附關係和情緒穩定度必然受到影響,當這樣的家庭模式已成為常態,當環境壓力再疊加上去時,就會產生心理問題。」
問題根源出在家庭價值失去
高千雅醫生指出:「問題根源出在家庭價值喪失。」若整體大環境不能從最根本的家庭問題根源改進,那麼很難教養出快樂的下一代。
如今工作等級、如何致富,好像才是整體社會所關心的,而非家庭價值。現代女性爭取到工作權,卻沒有人爭取孩子的教養權,雙薪父母將孩子外包給補習班。也有很多女性反而因為選擇工作,沒有選擇教養小孩,而產生焦慮的例子。
「父母對自己的角色都充滿困惑了,下一代又要怎麼面對?」高千雅醫生表示,過去雖然男主外女主內,造成很多的性別不平等,但是在某些方面也提供些許社會穩定的基石。當我們自認丟棄不好的傳統,卻又沒有活出真理,人類社會究竟要怎麼往前走?
高千雅醫生表示,其實「結婚生子」要面對的挑戰不比「創業」少,對很多新手父母來說,自由、休閒、金錢、時間,都會因為孩子的出生而有所犧牲,完全是不同的人生。現代社會有一大堆的創業課程,卻沒有足夠的課程和社會氛圍,鼓勵為人父母前去上幸福家庭課程、親子關係的課程。父母與兒女相處的快樂也很少被提到。
有些在職場投入非常多心力的夫妻,表示只是想要一個小孩,卻不知道生下小孩以後,可能會需要夫妻雙方有所犧牲。也看見許多夫妻離婚的原因,竟然是因為小孩子出生後彼此分工、溝通不良所致。
當父母還沒有準備好、家庭功能不健全時,孩子的成長過程裡沒有與父母有良好的溝通互動,父母與孩子之間就會失去感受力,你不知道孩子的心情好不好、不知道他的想法。
捨棄真理教育 卻以外在表現評斷孩子
就目前青少年的環境壓力來說,校園生活、課業、同儕等壓力不斷升高,現在的社會很多元,訊息也非常多元,孩子們接受太多的訊息,卻沒有真理可以做為判斷的準則,很容易就會走偏,或迎合不屬真理的觀點。
目前普遍社會氛圍來說,仍然是以孩子的外在表現來評斷他是不是一個好學生。雖然孩子們的年齡可還能不用立即面臨就業、失業的壓力,但是高強度的競爭環境,很容易讓孩子對未來失去盼望。
當課綱改來改去,縱然立意是好的,但是大部份學校還是要求學生每一種成績都要達標,在家長和學校的期待下,究竟是學生能獨力完成?還是考驗學生背後有沒有強大的學習資源?孩子從小行程表塞得滿滿的,音樂、跳舞、打球、英文、數學……難保不會使教育M型化更嚴重。
「曾經有家長說,他的孩子長期睡不到6個小時。」高千雅醫生無奈表示,有時候對青少年而言,他們需要的不是心理諮商,而是放下壓力,擁有長期而良好的睡眠。18歲以下睡眠不要少於8小時,孩子如果只睡五、六個鐘頭,長久睡眠不足也會導致心理憂鬱,情緒也容易失控。
教會能否張網接住掉落的心靈?
高千雅醫生表示,在診間裡有很多青少年生命當中遭遇重大困難時,甚至沒有就近告訴家人或手足,但是卻願意來掛號、排隊,把心事告訴醫生。也看到有一些青少年來就診是牧師、小組弟兄姊妹陪著來的,這讓她感到欣慰。
「至少你會比較放心,這位青年所屬的教會正在關懷他,有很多人身邊完全沒有人陪伴。」高千雅醫生指出,當一個青年在教會裡,有牧者有弟兄姊妹關懷,在基本的教會牧養之下,會得到許多的心靈慰藉,就有可能因為認識耶穌的救恩而好轉。而一般教會小組聚會,就有團體治療的效能,不用跑到醫院來排團療。
因此教會層面要思考的是,能不能幫助弟兄姊妹都能成為支持者,透過一些訓練、擁有基本的心理關懷知識,讓教會的弟兄姊妹知道要如何安慰。當有心理憂鬱傾向者來到教會求助時,能知道如何應對;或是接到一個破碎家庭的孩子,就能夠幫助這個孩子在情感支持關懷上得到協助,而不會錯失了良機。
再來是教會牧者要重視「家庭價值」,要鼓勵會友看重自己與家人的關係,把信仰帶回家中,真正的活出信仰真理。聖經中有許多關於家庭、關係的真理,都需要在這個時代裡彰顯出來,成為黑暗裡的明燈。
《論壇報》提醒您: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