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31 天路客

尋訪大屯山上的外人別莊

檢舉
陳中陵 陳中陵 追蹤
臺北大縱走首段路線終點站二子坪。(來源:Flickr/cc/Wei-Te Wong)

◎陳中陵(新北市五華國小教師)

臺北大縱走——是臺北市政府近年力推的都會型長距離健行路線,共計七段、總長92公里;非常適合山林觀光,挑戰走讀樂趣。這裡每到假日人潮絡繹不絕,許多山友喜好在林徑中穿梭。

臺北大縱走首段路線,從北投復興三路的清天宮登山口,直上陡坡石階,抵達大屯山二子坪。早在清末年間,清天宮附近的大屯山山野,就有不少民居聚落,種植提煉藍染的植物「馬藍」(又名大菁、山藍)。

馬偕在台宣教期間,也曾在新店山區看過藍染染料的製作過程:「將植物在接近地面的枝幹部分砍下來,然後將枝幹與葉片投入窯當中浸泡,石灰也放進去,然後讓冷水由一個窯流到另一個,結果就是美麗的靛藍,差不多成為濃稠的泥漿。」(《馬偕日記》1875.5.3)

上山路為石階陡坡。(來源:Flickr/cc/永遠 高)

跟著宣教日記走讀古道

日記中所提的「窯」,就是浸泡大菁的坑池,稱為「菁礐」。從前人們常於山中溪邊以石塊堆積成凹池,以便浸泡大菁製作藍色染料。清代大屯山區有三個聚落設有菁礐,依位置、高低分別命名:頂、中、下菁礐。那麼,馬偕是否也曾經走過這條大屯山徑,探險踏查,或是登山遠遊呢?《馬偕日記》可以幫助我們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日記提到1900年二月的北投,北山正下著雪。馬偕稱大屯山為北山、觀音山為南山。6日上午八點,「水木、金波、玖仔與叡廉(馬偕長子)和我一同前往北山,我們從山腳沿濕滑道路而上,在山頂上有雪和嚇人的風。」(1900.2.6)馬偕一行至少五人走的這條大屯山徑,極有可能就是清天宮路徑(頂菁礐古道)。登頂可至面天山、向天山,都是屬於大屯山群。

廢棄的菁礐遺址。(作者攝影)

到了日治時期,這條路徑不只是當地居民或日本官警,往來大屯山山區至北投山腳的通道,同樣也是在台宣教師的遊歷路線。當時候主要是北部的加拿大宣教師群體,利用溽暑的季節,前往山區避暑納涼。這群來台宣教師,從嚴寒乾冷的北國來到海島福爾摩沙,除了要認識風土民情、學習本地語言,還要適應台灣溼熱氣候。對於宣教師來說,身體與心理都是挑戰。

宣教師們便請當地工人就地取材,沿著山徑平坦處,蓋了數幢石砌房舍,作為避暑別莊;像是馬偕醫院的外籍宣教師醫護人員,就選擇在此地興建屋舍。當時候的日本人,稱這裡是「外人別莊」。有「海外建造家」稱號的吳威廉牧師,過去曾在北臺灣多處地點規劃設計教堂、校舍與屋邸;而這山上的別莊,不曉得有無出自他的巧思?

大屯國立公園地圖。(翻攝自台神史料中心FB)

宣教師家庭的避暑山莊

來自英國的蘭大衛醫師夫人連瑪玉女士(Marjorie Landsborugh,1884-1984),在《蘭醫生》(Dr. Lan)一書中寫道:「家中兩名幼子在溼熱的環境中生活。兩人臉色蒼白,大弼(兒子)全身佈滿膿瘡造成高燒不退,也無法順利進食。悶熱的氣候也影響他們的睡眠,雖然我盡可能將他們的頭髮剪短,他們仍不時甦醒,枕頭早已被汗水浸濕了一大半。

當時是1910年代後期,蘭家一家四口的宣教地點在彰化。蘭醫師是「彰化醫館」的創辦人,大半時間都花在醫治病患和教會事工,夫人則專心照顧兩個幼子和教會婦孺工作;但兩個孩子的體質對於潮濕悶熱的環境,實在適應不良,急於找尋解方。

這時遠在淡水的加拿大宣教師友人,便邀請蘭家北上暫住,當地因有海風吹拂而較為涼爽。連瑪玉說:「雖然不放心留下外子一人,但也別無選擇。外子隨後也到淡水與我們會合。」到了淡水的連瑪玉,從其他宣教師口中得知,他們還會在淡水的山區避暑,也就是大屯山區,那裡風光明媚、草木扶疏,適合休養生息。

連瑪玉說:「有子女的加拿大宣教師家庭,在淡水竹圍海拔三千呎高(約九百公尺)的山區興建平房,我們為孩子的健康也決定如法炮製。1920年,我們的住屋在老廚師的監工下完成。往後的四年,我都帶孩子前來此地避暑,外子工作告一段落後,再趕來與我們團聚。這間房舍對我們以及一起同住的友人們而言,是上帝最大的恩賜。

宣教師避暑山莊。(翻攝自連瑪玉所著《蘭醫生》)

展開一場登山探險記

在大屯山區度假避暑,成了蘭家的重要行事,一直到子女赴中國的內地會芝罘學校就讀才結束。1925年春天,十一歲的蘭大弼遠赴芝罘(煙臺)就學,兩年後,女兒蘭仁愛也前往接受教育。連瑪玉說:「我們將淡水山區的小屋變賣,每年夏天便到芝罘與子女會合。」子女則於聖誕假期,返回福爾摩沙與父母團聚。

根據網路訊息,這些「外人別莊」仍然安在;筆者決定來場探險之旅,尋找傳說中的「外人別莊」。我於秋涼時分獨自從清天宮出發,順著石階往大屯山二子坪的指標上行,約莫在八百公尺處,左側有一間「三聖宮」,鐵門深鎖並不開放。不過這紅漆鐵門,鑄有多個十字架圖案,顯然與宮廟樣式不稱。再比對台灣神學院史料中心的臉書資料,留有數張「外人別莊」的早期照片,與現場房舍結構以及背景山勢極為相似。筆者大膽研判這間三聖宮,極有可能是「外人別莊」的其中一間舊址。

三聖宮門口——十字架圖案鐵門。(來源:Flickr/cc/Wei-Te Wong)

根據日治時期,日本人所繪製的大屯國立公園地圖,「外人別莊」共計七間,應該還有其他別莊散落三聖宮附近。果不其然,三聖宮正對面隱約可見斷垣殘壁,隱沒在樹林藤蔓間。這些石厝建築遺跡,應該就是早年宣教師的避暑山莊,我還意外發現一座石頭鑿成的浴缸。這處「外人別莊」,也有人以「紅毛樓」稱呼。

早年馬偕以及後繼的宣教師群體,來台除了開展宣教任務,同樣也須顧及家庭成員的身心健康與休閒生活。今日回頭看這些避暑休養的早期故事,就在大屯山區登山探險之際,感受到一份宣教歷史的懷舊風情。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