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亮(教授)
我想我大概是認真上課的好學生,徐玉標老師上課的教材,我大都忘了,他上課語重心長的話,經過四十多年了,我還記得很清楚。
他說:「台灣西海岸的沙土地,是適合種植小麥、燕麥、高粱、番薯、玉米、花生、樹薯等的地方。日本時代為了增產水稻,大量推廣水田種植與擴張灌溉面積,使台灣優質的旱作沒落。以後,台灣的水會不夠用,農業用水會移轉到工業,水稻不能種那麼多,應該不要荒廢農地,再恢復旱作種植,那是屬於台灣本土的特色農業。」
他說:「當你在野外,看到一條條的渠道,怎麼分辨哪一條是『灌溉用』,哪一條是『排水用』?『灌溉』是一直將水分出去,所以上游的渠道比較寬,下游的渠道比較窄,甚至流到下游就沒有了。『排水』是一直將水收進來,所以愈到下游愈寬。所以我們看事情要看上下游,而非只是個地方;要看整個系統,而非一個點。」
他說:「台灣農地的潛在問題是淺層地下水位太接近地面,北部淺層地下水位約在地下0.2-1.2公尺,南部淺層地下水位約在地下4.0-4.5公尺。農地若不耕作,淺層地下水藉毛細作用上昇,到地表蒸發後,鹽分留在地表,導致土壤鹽鹼化。因此台灣的農地可以短期休息,不能長期休耕。」
他說:「若有人說台灣水庫的蓄水量降低,就判斷是乾旱缺水期,便知道這人是外行。台灣有許多伏流水,是過去多年雨量的存留,要好好運用這潛在的水資源,就不會因一時的不下雨,而驚慌。」
他說:「台灣的農業產值只佔全國產值的1-3%,農業用水卻佔全國可用水資源的75-85%,所以許多人認為農業在浪費台灣用水,這是錯謬的看法。若沒有過去二、三百年,農民所做的灌溉渠道、池塘等,自河川引水、輸水、蓄水,台灣根本無法取得那麼多的水資源,如果不去維護渠道、取水口、池塘,是根本取不到水。」
1978年,我還是懵懵懂懂的學生,記下這些話,現在,我依然認為徐玉標老師講的對。
(本文取得張文亮教授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