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煊(前監察院長)
有人不吃牛肉
台灣有些人不吃牛肉,尤其是農家子弟。牛是他們家的恩人,一輩子辛苦為此家。在牛老不能再奉獻時,就宰了,分食其肉,情何以堪?所以不食牛肉,是心存感恩,一種高尚品德。
有頭牛取名「五萬」,因為這頭牛耕田,年老力衰時,被主人賣給屠宰場。老牛可能知道下場,一直流淚,善心人士不忍,出價五萬買回繼續養。另一頭牛取名「13爺」是用13萬元從屠宰場買回來的。台南縣設有「老牛之家」專門收容這種可憐的老牛,這是人性光彩的一面。
但牛如因壽命自然終了而要死時,宰殺分食,不是讓很多人,尤其窮困的人,可以豐富營養,健康身體嗎?牛活為世人,死後仍為世人效力,也許正是牛隻的盼望。所以宰殺耕牛食其肉,忘恩負義,不值鼓勵。但對即將斷氣或已斷氣的耕牛宰殺分食其肉,應該是可以接受,甚至是美好的。
臭皮囊為甚麼不能加以利用呢?
人也是動物,死後裝生命的軀殼,臭皮囊。多數都土葬埋掉或送進焚化爐火葬。但為甚麼這個軀殼,不能加以運用呢?而一定要全屍送走呢?
舉例來說,人斷氣時,在一定時間內,很多器官是堪用的,可以捐贈他人,救人之命,這就是所謂的器官捐贈。但中國人有全屍觀念,如果捐贈一個眼角膜,將來復活時就會變成獨眼龍,如果兩個眼角膜都捐,來生會變瞎子。台灣器官捐贈每年只有200-300例。等候捐腎的人現約有7,800人,等待一顆腎移植,平均要1,558天,很多人等不到移植就再見了。
一個人離世時,如果器官捐贈,常可使十多人受益。想想如果是你或家人焦急的等待器官移植,但有人逝世,寧願將器官火燒掉,也不願捐給你,你是甚麼感覺。
我在擔任經濟部次長時,政府為推廣器官捐贈,邀各宗教代表組團在各地演講,說明器官捐贈符合各宗教教義,是榮神益人的事。我被邀請講述基督教聖經關於器官捐贈的看法。
我和妻子蘇老師,很早就簽了器官捐贈卡,後又與陽明大學醫學院簽了大體捐贈契約。我們死後這個臭皮囊,究竟要怎麼用,只要有益人群,我們都舉雙手哈利路亞。就聖經的記載,肉體只是裝生命用的,故俗稱軀殼或臭皮囊。
生命是一口氣
依聖經創世紀的記載,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命之氣吹在他鼻孔裡,這個泥人就成為有生命的活人了,所以人的生命是一口氣,是無形的。泥巴造的軀殼只是用來裝生命用的,用完了就仍歸於塵土。因此人死後,遺體究竟如何處理,根本不重要。各民族及不同宗教,亦常有不同做法。多數是火葬或土葬,但亦有較奇特的處理方法。例如在印度有個地方,人死後將遺體搬到河川上游固定地方,由葬儀專家切成108塊,丟入河中餵魚。當地河川尤其是鱒魚都甚肥大,此種葬法,俗稱魚葬。
另外很多人聽過天葬,又稱鳥葬,曾盛行於西藏、印度及亞洲各地。送葬者將遺體置於山上的天葬台,任由禿鷹啄食屍體。屍體被啄食的越乾淨,表示亡者愈早超生。但是現在禿鷹數量大減,天葬愈來愈困難。
各位好朋友,能觀念新一點,愛心大一點嗎?儘量讓你往生後的軀殼,發揮更大的用處!
(本文取得王建煊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