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5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戰火下的馬偕啥米攏不驚】焚而不燬的信心:攏是為基督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謝宜汝 追蹤
150年前馬偕來台,

【記者謝宜汝/採訪報導】150年前,27歲的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辭別加拿大故鄉親友,來到遙遠的台灣,不畏環境艱險、不怕連天戰火,毅然決然地以「攏是為基督」的奉獻心志,將一生所學貢獻於台灣。這份「寧願燒盡,不願朽壞」的精神,倚靠神而不怕困難的信心,持續宣教、行醫的勇氣,在國際局勢緊張的現代,依然是基督徒最好的榜樣!

淡水捷運站「馬偕上陸淡水150週年」策展人、淡水長老教會鄭浚豪牧師受訪表示,馬偕不畏艱困環境的宣教佳美腳蹤,早已經不再只是傳福音,而是帶動淡水在醫療、教育、歷史文化,以及農業的創生及活化等跨越百年的影響力。

牛津學堂

當我們紀念馬偕來台宣教150週年,也是要告訴人們,我們活在疫情、戰亂的影響下,人生當中有很多的苦難和恐懼,但是最重要的是,我們應效法馬偕的精神,在苦難中操練倚靠上帝、承認自己的軟弱,持守在信仰中,不因苦難而被打倒。

苦難中信靠神的帶領 以行動回應神
馬偕有三個層面是我們這個時代得以效法的:「持守信仰、完成上帝的使命、用行動來回應上帝的慈愛。」鄭浚豪牧師表示,馬偕的精神是有信心的倚靠上帝,他來到台灣是因為相信上帝的帶領,在戰爭時也相信上帝保守。無論如何,信仰是苦難當中的出路,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持守在其中。

他表示,馬偕用「行動」來回應神的帶領;而在現今這個時代,我們最需要的就是行動。從馬偕的精神來反思,最重要的就是「愛與服務」的精神;如何在愛中看待身邊的人事物。我們如何關懷鄰舍、如何服務、如何佈道,都可以從馬偕的宣教精神中學習。

馬偕古厝。(圖/翻攝淡水維基館)

旅行、醫療、宣教、訓練門徒
1872年三月9日下午三時,馬偕在滬尾(淡水)上陸,同年四月開設北台灣第一所教會「滬尾(淡水)教會」以便開始佈道,並於寓所開始行醫事工。教會開設之後,1873年五股坑教會落成,為北台灣第一間禮拜堂。馬偕隨後在新港社(今後龍新港)、和尚洲(今蘆洲)等地傳福音設立教會。

五股禮拜堂

1878年,加拿大長老教會海外宣道委員會(FMC)注意到了馬偕在台灣有可觀的宣教成果,因此請他分享宣教策略。當時馬偕整理四點:「旅行和配藥、旅行和傳道、旅行和訓練年輕人、旅行並在已經建立起來的教堂,派已受過訓練的幫手去負責。」

淡水文化研究者李秉樺老師受訪時表示,從馬偕的日記看他的宣教腳蹤,日記裡記載的許多故事,都讓人敬佩,且宛若「電影情節」。例如有一天馬偕知道他的學生嚴清華的母親來自龜山島,深感台灣離島都沒有聽過福音,於是他們就從淡水買了小小的舢舨船,出發到龜山島。在航行的路上,他們迷失了方向,連自己漂流到哪裡都不知道。最後在奇妙的帶領下,小船被風吹到龜山島,就這樣成功上岸宣教。

艋舺教會禮拜堂。

又如馬偕的日記中記載,在台灣宣教最困難的地方就是艋舺。艋舺從清代以來是北台灣政治經濟中心,也是眾多家族與郊商聚集的核心城市,開港之後西洋人加入競逐台灣樟腦與茶產業,艋舺部分家族也對西方人產生了排外感。馬偕最後透過關係,租到一間房子當作短暫的宣教之所,結果地方家族們知情,買通遊民或者麻瘋病的人,丟石頭干擾他。

但是馬偕並沒有因此被嚇跑。地方角頭接著派了上百人,把整棟房子給拆了,因為鬧事不斷,官員還詢問了英國領事,是否能請馬偕離開?領事表示,馬偕是大英帝國的子民(當年馬偕所居住的加拿大,部分屬於英國領土),沒有權利趕走他,還要保護他。最後馬偕在艋舺替人拔牙、治病,角頭大哥們因為受了馬偕的幫助,還回頭還感謝他,讓他搭轎在艋舺遶境一周,接受大家的感謝。

馬偕在台醫療宣教為民眾拔牙。 (圖/翻攝臉書@MackayHouse1875)

李秉樺老師表示,研究馬偕的宣教足跡,著實讓人敬佩,他是一個做事目標非常明確,不容易受到其他事物影響的人。在宣教的過程中,他雖然也會遇到挫折,並且語言與文化生活習慣都不適應。但是對馬偕來說,只要靠著努力,上帝就會帶領他,突破一切險惡攔阻。唯有一件事使得他當下很挫折,也就是1884年到1885年間,在台灣爆發的「清法戰爭」。

重病仍不畏戰火 保護教會與信徒 
李秉樺老師表示,在面對戰爭之時,馬偕以漢人習俗,將信件燒黑一角寄送各地教會,通知緊急勢態,告知各地教會戰爭就要來了,教會應保持冷靜、謹慎小心、警醒禱告做好準備。信件中也提到,台灣人沒有辦法分外國人,是來自法國、英國,還是德國?因此容易爆發衝突,所有的宣教事工都要暫時停止,以免發生危險。

清法戰爭期間,台灣除了遭受法國砲火猛烈攻擊之外,牛津學堂與女學堂的學生們也無法繼續上課。北台灣各地教會遭到忿怒的暴徒破壞,超過九座教會被毀,數十名教徒遇難殉道。

松山教會禮拜堂

當時馬偕的處境內憂外患不斷,外有法軍砲擊,內有暴民騷擾,以致於他積勞成疾,染上急性腦膜炎,數日昏迷不醒,險些喪命。

1884年十月8日,法軍登陸滬尾,情勢緊繃,英國領事費里德(Alexander Frater)下令撤僑,讓外國婦女優先撤離。十月12日,馬偕妻小前往香港避難,同行者有黎約翰夫婦及兩位英籍婦女。然而馬偕堅持不離崗位守護台灣。

馬偕在日記中表示:「在我生病的時候都是學生在照顧我,學生有難時一走了之,是過意不去的。」李秉樺老師表示,雖然馬偕非常不願離開台灣,但馬偕因健康因素,被學生規勸搭船去海上透透氣,或許能使身體強健,順便探望在香港的家人朋友。於是他於十月21日搭「福建號」,準備前往香港探視家人後回台。不料剛抵達香港,就被告知台灣的港口全被封鎖,不得已滯留香港五個多月。

李秉樺老師表示,在滯留香港期間,從馬偕的日記中看見,他每一天都不放棄回台灣的希望,在各地奔走尋找回台機會。馬偕寫道:「我不要等打仗或談和,我只想把握機會回到我心愛的福爾摩沙。」後人雖然可以看見他的挫折,但同時也看見他對台灣的愛,及永不放棄的精神。

當時馬偕來往淡水與艋舺時搭乘的船支。

不畏戰亂局勢回台  戰後重建教堂
直到1885年四月19日,馬偕終於得返淡水,他立即展開巡視各教區遭受的破壞和損失,進而彙整作為尋求賠償的根據。據馬偕日記所見,他對法國的進犯,充滿忿怒與無奈。而他雖然看見教堂被拆毀,但仍然冷靜地指示各地教徒,一同蒐集教堂毀損資料,開列清單給英國領事館,向清朝官方求償。

來到北台灣12年間,他所蓋的教堂幾乎毀壞殆盡,讓他感到十分心痛。當時台灣面對外敵法國,海面又受到封鎖,就在民憤高漲之下,北台灣各地的教堂與教徒遭受毀壞與追殺,最後馬偕透過李彤恩通商委員,與劉銘傳談判交涉,為遭受損害的七間教會,向清政府索取賠償。

李秉樺老師表示,九月28日最後清朝官方以一萬洋元賠償馬偕博士讓他重建教堂,教堂由馬偕設計建置高聳的尖塔型教堂,並以焚而不燬以及燃燒的蠟燭等符號做為教堂精神。九座教堂包括新店、水返腳教堂(汐止)、三角湧教堂(三峽)、雞籠(基隆)、和尚洲(蘆洲)、八里坌(八里)、錫口(松山)、艋舺(萬華)、大龍峒(大稻埕)。馬偕盼能讓民眾能對信仰有敬畏之心,就算教會遭逼迫,信徒受攻擊,還是能在上帝的帶領下再重建起來,保持冷靜、持續前進是馬偕在清法戰爭經歷當中帶給我們最大啟示.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位於淡水區馬偕街

遭遇二次戰爭  彰顯焚而不燬的信心
淡水長老教會鄭浚豪牧師表示,當時馬偕來台宣教的背景,遭遇二次戰爭,除了清法戰爭以外,還有中日甲午戰爭。因甲午戰爭下的不平等條約,台灣面臨被日本治理的情況,致使台灣內部紛亂衝突不斷。

甲午戰爭爆發時,馬偕正在加拿大休假,但是他卻因著愛台灣的心,堅持回來台灣,他認為應當要在台灣最困難的時刻,與台灣的弟兄姊妹站在一起。

在淡水夕照中與馬偕對話。


當馬偕回台時,台灣已被日本統轄,而台灣各地紛紛起義抗日,在此情勢下,台灣各地基督徒再度遭受迫害和損失。馬偕見此情景,仍然不放棄,照顧台灣教會也想辦法與日本總督對話。

鄭浚豪牧師表示,馬偕在《台灣六記》曾說:「台灣是在上帝旨意中生根,我們要信賴永遠的上帝。求主耶穌保佑我們國內外教會忠誠不渝,直到主再來。」馬偕這份「焚而不燬」的精神,在亂世中提醒我們上帝的同在,不論面對多大的艱難,多危險的境遇,祂永不拋下我們。而教會也必須堅持在信仰的立場上,我們在信仰當中,不管未來是遭遇疫情或是戰亂,「焚而不燬」的精神幫助我們更專心倚靠上帝。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