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獻章(中華福音神學院舊約教授)
「我兒,要聽你父親的訓誨,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因為這要作你頭上的華冠,你項上的金鍊。
我兒,惡人若引誘你,你不可隨從。他們若說:你與我們同去,我們要埋伏流人之血,要蹲伏害無罪之人;我們好像陰間,把他們活活吞下。…我們必得各樣寶物,將所擄來的,裝滿房屋;你與我們大家同分,我們共用一個囊袋;我兒,不要與他們同行一道,禁止你腳走他們的路。
因為,他們的腳奔跑行惡;他們急速流人的血,好像飛鳥,網羅設在眼前仍不躲避。這些人埋伏,是為自流己血;蹲伏,是為自害己命。凡貪戀財利的,所行之路都是如此;這貪戀之心乃奪去得財者之命。」(箴言一章8-19節)
贏得4/14黃金之窗
繼上世紀提出「10/40之窗」(北緯10度至北緯40度之間)為未得之民的集中地區,帶動福音派宣教風潮後,世界宣教戰略家路易斯‧布希(Luis Bush),又於1989年在馬尼拉舉行的第二屆洛桑福音會議,提出「4/14之窗」兒童福音運動的宣教概念,並得到全球豐收事工主席彼得‧魏格納(Peter Wagner)的積極回應。
布希提醒教會關注「四歲到十四歲事工」的重要性,因這年齡層是對福音接受度最敞開的族群,也是最容易迷失的族群,是當前未被教會得著的最大群組。
布希指出,四至十四歲這十年間,是大部分的孩子形塑道德及屬靈基礎的階段;根據研究,85%的美國基督徒是在此階段信主的。教會前瞻未來的成長與復興,就必須想辦法贏得這一代,免得將來像歐洲教會一樣,因為接棒斷層以致後繼空虛,落入大量販售教堂建物的絕境!在可見的未來,世界勢必愈形危機四伏,向這最大的禾場傳福音實在是當務之急。
勸告遊子箴言護身
聖經中的箴言書,就是為了指引下一代,脫離危機四伏的世界而存在的!書中多次以父母對離家前兒子諄諄教誨的口吻(箴言一章8-9節,六章20-23節),叮囑兒子將「勸子箴言」如護身符般繫在頸項上,刻在心版上(箴言三章3、22節,六章21節)。
作者╱編輯者以古代近東旅途為背景,透過全書四種不同的原文,描繪中文文義相仿的「道、路」(如箴言一章15節,二章8、9節,四章11、18節,五章6節),呈現父母對遊子出外的不捨和擔心,勸勉正處成長期的孩子,避免他們一離開家就陷入誘惑重重的險境,就像小舟航行在暗礁累累的峽灣,稍不留意就會撞得粉碎!
箴言總共卅一章,扮演全書導論的前九章,就是以「父勸子箴言」形式呈現。面對即將離開溫暖家庭的下一代,父親直白地奉勸兒子,在出了家門後,處處都有迷惑人的陷阱。
處處陷阱險路勿近
等在路上的危機,並非自然風暴,而是種種人為的危險,包括藉著財物引誘人的匪徒幫派(箴言一章10-19節);旅途中說乖謬話語的惡人(二章12-15節);藉著經商圖謀不正當利益的陌生伙伴(六章1-5節);使用種種伎倆、行上帝恨惡之事的無賴匪徒(六章12-19節)。然而,最危險乃旅途上酒館中淫婦/外女的誘惑,並警告兒子不要陷入這淫婦的「致命吸引力」,因為後果不堪設想:
「愚昧的婦人喧嚷;她是愚蒙,一無所知。她坐在自己的家門口,坐在城中高處的座位上,呼叫過路的,就是直行其道的人,說:誰是愚蒙人,可以轉到這裡來!又對那無知的人說:偷來的水是甜的,暗吃的餅是好的。人卻不知有陰魂在她那裡;她的客在陰間的深處。」(箴言九章13-18節)
人生在世,最大試探三項:權、錢、色;其中最要命的乃「色」,因為「性」是人和動物的本性,即告子所謂「食色性也」!清教徒神學家約翰‧歐文(John Owen)說得對:「試探就像一把刀,它可以用來切開肉,也可以割人的喉嚨;它可以是人的食物,也可以成為他的毒藥;可以是人的鍛練,或成為人的毀滅。」
難怪箴言書的父親勸兒子:「我兒,你為何戀慕淫婦?為何抱外女的胸懷?因為,人所行的道都在耶和華眼前;他也修平人一切的路。惡人必被自己的罪孽捉住;他必被自己的罪惡如繩索纏繞。他因不受訓誨就必死亡;又因愚昧過甚,必走差了路。」(五章20-23節)
外女引入試探禁區
為了勸誡即將出門的兒子,不致陷入淫婦╱外女勾引的死門(外女隱含著宗教的迷惑),父親在箴言一至九章多次透過「淫婦←→才德女子」強烈的對比(一章20-33節,三章13-18節,八章1-36節),指導兒子認清方向,免得糊里糊塗誤闖試探禁區,走向被淫婦勾引的滅亡之路:
1. 淫婦打扮成妓女的美色和裝飾(六章25節,七章10節)←→才德的婦人卻以敬畏神為她的裝飾(卅一章30節);前者重外表,後者重內涵。
2. 淫婦╱外女╱愚昧婦人的口說出誘惑的話(二章16節,五章3節,六章24節,七章5節,九章13-17節)←→才德的女子卻說出真理(八章6-8節)。
3. 淫婦╱外女的丈夫終日不在家(七章19-20節)←→才德婦人的丈夫時常倚靠她(卅一章11節)。
4. 淫婦總是在夜晚巷口出沒,拉少年人進入她家(七章8-9節)←→才德女子則出現在公共場合(一章20-21節)。
5. 淫婦用性招待語言(七章10-20節)←→才德女子用智慧言語呼喊、發聲(八章1-3節)。
6. 淫婦╱外女使人只剩下一塊餅(六章26節)←→才德婦人使丈夫有益無損(卅一章12節)。
7. 淫婦勾引人走入滅亡(七章22-23節)←→聆聽智慧女子呼喊的乃安樂平安(三章17節)、得醫治(三章8節)、享長壽和尊榮(三章16、18節,四章8-9、22節,八章18節)、公義和公平(八章20節)。
自知有限追求智慧
不聽「智者」言,容易選人多的那邊站,難怪馬克吐溫說:「當你站在大多數人那邊時,你就該想想自己是不是錯了。」期盼不要選錯邊,就「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得聽上文所敘述,父親在箴言多次用才德女子←→淫婦言行舉止強烈對比的勸誡,免得聰明反被聰明誤(哥林多前書一章20節)!
因此,箴言一至九章記載著,父親耳提面命勸誡離家前的兒子,出門在外要慎選當走的道路。選錯邊者,將難逃淫婦勾引的圈套,淪落陰間滅亡之路,正如愛默生說:「貪吃蜂蜜的蒼蠅準會溺死在蜜漿裡。」安全之途就是選擇追求「智慧」,過於金銀財寶:
「我兒,你若領受我的言語,存記我的命令,側耳聽智慧,專心求聰明,呼求明哲,揚聲求聰明,尋找它,如尋找銀子,搜求它,如搜求隱藏的珍寶,你就明白敬畏耶和華,得以認識神。因為,耶和華賜人智慧;知識和聰明都由他口而出。他給正直人存留真智慧,給行為純正的人作盾牌,為要保守公平人的路,護庇虔敬人的道。」 (箴言二章1-8節)
「得智慧,得聰明的,這人便為有福。因為得智慧勝過得銀子,其利益強如精金,比珍珠寶貴;你一切所喜愛的,都不足與比較。她右手有長壽,左手有富貴。她的道是安樂;她的路全是平安。」(箴言三章13-17節)
愛因斯坦說得絕:「天才和愚蠢之間的區別,就在於天才是有極限的。」蘇格拉底還說:「唯一真正的智慧是知道自己一無所知。」越聰明的人越要了解自己的極限、有限,甚或是愚拙,「不要自以為有智慧」。
綜觀箴言書一至九章,會發現全書導論被智慧這「極限」所包圍:「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一章7節)和「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九章10節)
而且全書開誠布公地說,箴言乃為「使愚人靈明,使少年人有知識和謀略」的引言(一章4節),也被第九章的結語首尾呼應著──作者以擬人化口吻,用代表完美的七根柱子,高聲疾呼勸人選擇智慧作為遮蓋:
「智慧建造房屋,鑿成七根柱子,宰殺牲畜,調和旨酒,設擺筵席;打發使女出去,自己在城中至高處呼叫,說:誰是愚蒙人,可以轉到這裡來!又對那無知的人說:你們來,吃我的餅,喝我調和的酒。你們愚蒙人,要捨棄愚蒙,就得存活,並要走光明的道。」(箴言九章1-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