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9 基督教論壇報 / 休閒旅遊

《西班牙聖雅各靈修之旅 系列 一》一條不適合「旅遊」的道路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江堅誠(牧師)

你一定聽說過,每年平均約有35萬人,踏上這條列為聯合國世界遺產的道路——聖雅各之路。

許多人也出了書,說這是「一生必去一次的地方」、「展開個人深度旅遊」……,美麗的話語,讓讀者產生一個迷幻的美好憧憬,在還沒有機會前往時就產生浪漫的想法;但是老實說,這真的不是一個適合「旅遊」的地方。

令人憧憬的起源,是因為許多人都說這是一條神秘的道路;聖雅各之路讓他們重拾新的看法、建構了新的自我。這樣說法確實迷人,但是什麼時候「旅遊」是要去建構新的自我?遊輪假期是「旅遊」,搭乘郵輪期間每天吃吃喝喝、睡睡醒醒;去日本賞櫻花、賞紅葉,然後到心齋橋商店街逛街購物,這也是「旅遊」。

四度踏上朝聖路的旅人

為什麼要選擇一個不能打扮得美美,只能簡單衣著的「旅遊」?為什麼要選擇一個沒有冷暖氣設備、沒有星級設施住宿,還要聽著周圍旅人的打呼聲,聞著陌生旅人汗臭味的「旅遊」?為什麼要虐待自己,背著背包步行、天天洗衣服的「旅遊」?但是,這是一條怎樣的路?讓人一而再,再而三的上路?

我曾於2017年,在聖雅各之路遇見兩位來自北京的女孩。她們用五天走過一百公里,卻深深覺得不足,第二年再度背上背包,走上800公里。這是一條怎樣的路,讓出生在台南玉井、迷戀遊輪美食與藝術天地,從事領隊導遊工作並熱愛五星級旅店的台灣人陳墾,在2008年五月首次踏上聖雅各之路後,便受洗成為基督徒?

2009年,陳墾二度上路;2010年,他帶著女兒第三度上路;2013年四度上路,這次他在路上成為志願者,在一個庇護所裡,陳墾穿起圍裙服務路上的朝聖者。我沒能認識他,或者有一天有機會我們可以坐下來聊聊。2018年,陳墾把自己的背包借給為他施洗的神父,他的書上《一個人的Camino》沒寫到這一段;而我在路上遇見這位神父。

這不是一條適合「旅遊」的路,人卻是不斷湧入。很多人沒有注意,官方辦公室統計分類上,只有三類人在路上:宗教性和相關性、宗教性和非宗教性,而非宗教性只有不到10%。我們懂得宗教性的意思,而什麼是宗教性和相關性?我可以解釋——每個上過路的人,都有一個莫名的神聖使命,就是勸人上路。

勸人上路碰觸心靈深處

我在2017年走完799公里的朝聖之路後,和所有人一樣,現身說法的「勸人上路」。2018年成功說服太太,並且帶著她的同學、同事等一共11人上路,中間只有5位是基督徒,有一對甚至是虔誠禮佛的夫妻。他們的虔誠叫我們基督徒汗顏,夫妻二人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坐禮佛。

朝聖路上會經過「鐵十字架」(Cruz de Ferro),之前就請他們從家鄉帶顆小石頭來,每個人將帶來的小石頭放在鐵十字架下,告訴自己:該放下就該放下。在這個地方,沒有人不被感動。我們一群人站在十字架下,那虔誠禮佛的先生對我說:「你要不要帶大家一起禱告?」這倒是嚇到我,一位虔誠禮佛的人竟邀請一位傳道人帶禱告?

有一天,他告訴我「這路上有神」,我終於懂了,究竟什麼是宗教及相關性。當一個人願意碰觸自己心靈深處,都是宗教性,這無關我們信仰的內容;而是願意讓自己赤露敞開,多認識自己、檢視自己。

就如2008年陳墾在走完朝聖之路後,便決定受洗信主。我想他一定沒想過自己這熱愛旅遊、熱愛美食和星級飯店的導遊,在步行完聖雅各之路後,不單是受洗還跑去讀神學院,並於2016年發表碩士論文《從歐洲聖雅各之路探索天主教朝聖文化向度》,拿到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學位。

在鐵十字架下放下石頭,代表卸下過去的負擔。

一段非一般體驗的旅程

這不是一條適合「旅遊」的路,但什麼又是「適合旅遊」的路?難道人生就該是在我們自以為是的過程中,逐步走向終點?難道人生是一條高舉實踐自我,卻從不認識自我的旅程?

我希望向弟兄姊妹多說幾句話,許多基督徒以為自己「相信」耶穌,也認為自己服事基督、為主而活,甚至有許多有成就的傳道人,認為自己在「奉主的名傳道、奉主的名趕鬼、奉主的名行異能」。他們自認為功業彪炳、成就斐然,但千萬別忘記保羅說的:「因為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隨從聖靈的人體貼聖靈的事。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原來體貼肉體的,就是與神為仇;因為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羅馬書八章5-7節)

聖雅各之路不是一條「旅遊」的路,這絕對要讓你我知道;至於我們到底「體不體貼」肉體……,待下一期再聊。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