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7 基督教論壇報 / 台灣教會

馬偕傳福音建教會 開啟基隆雨都百年信仰風華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梁敬彥 追蹤
基隆浸信會。(梁敬彥攝影)
現在正於基隆盛大展出的城市博覽會,主題就是「起點城市」,基隆市政府透過藝術裝置、主題展覽、光雕以及特色市集,讓大家了解發生在基隆這個城市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城事」。

【記者梁敬彥/基隆採訪報導】西元1875年六月,宣教士馬偕牧師在雞籠(即今日的基隆)開設了「雞籠禮拜堂」(現在的基隆長老教會);由馬偕主持的第一堂主日禮拜,就有超過400名群眾聽見福音,這是基隆第一間基督教會。147年的光陰流轉,從一間教會為起點,在基隆的土地與百姓中預備人心成為好土,基督信仰就此開枝散葉,開始在基隆傳開了!

城市博覽會水舞(基隆市政府提供)

因著看到結合宣教史、文化及藝術文創深入人心的果效,以及宣教士馬偕留給台灣教會界豐富的文史資產,基隆長老教會的青年牧師卓志傑、在地藝術工作者王傑老師、基隆文化局以及基隆市願景永續發展協會共同協力,在位於人群熙來攘往的廟口夜市的基隆長老教會的後牆,用磁磚彩繪藝術牆面,呈現《馬偕與和尚》的公共造景藝術創作,述說這個發生在基隆的宣教佳美腳蹤故事。

國門廣場

磁磚彩繪藝術牆述馬偕宣教故事
現在正於基隆盛大展出的城市博覽會,主題就是「起點城市」,基隆市政府透過藝術裝置、主題展覽、光雕以及特色市集,讓大家了解發生在基隆這個城市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城事」。卓志傑牧師說,其實透過結合文史的藝術文化與文創來「說故事」,是非常貼近人心的。

起點城市 航向未來

卓志傑牧師說,透過《馬偕與和尚》的公共造景藝術創作,很多基隆在地百姓以及來逛夜市的民眾,開始了解「原來馬偕跟基隆也有淵源及連結」

就像基隆長老教會結合在地藝術家及公部門的《馬偕與和尚》磁磚彩繪藝術牆面,除了《馬偕日記》中的記載馬偕當年在基隆廟口,跟所遇到的和尚對話的史料文本,還用圖像呈現長老教會焚而不燬的精神王傑老師還在創作中放入厥類的創作異象,因為素有「雨都」之稱的基隆,因為多雨的環境,種類繁多、生意盎然的蕨類植物就是居民和社區生活的一部分。

卓牧師也會為來參訪基隆長老教會的團體,導覽這個曾發生基隆廟口周遭的真實故事,「藝」起來傳福音。

基隆長老教會設教紀念

很多人有所不知的是,馬偕博士當年在雞籠及社寮島(現在的和平島),都曾到街頭佈道,以及在海邊傳福音給漁民。1946年,基隆長老教會鄭君芳牧師當選基隆市第一屆參議員,協助市政府修建救濟院。1947年起,有七年的時間,為大陸來台信徒開設國語禮拜堂;1951年協助修復暖暖長老教會,1954年起分設正濱長老教會、深澳(榮隆)長老教會、東明長老教會、七堵長老教會,以及安瀾橋長老教會。期間上帝興起許多信仰的前輩,在基隆傳福音、領人歸主,結出許多福音的果子。

教會內雕塑

從一間教會逾百年光陰開枝散葉
美南差會宣教士柯蘭芬教士,同樣於1951年,在基隆港口邊的小山坡上,篳路藍縷地設立基隆浸信會。這是基隆的首間非長老教會系統的國語教會。過去的71年,基隆浸信會分植了浸信會榮光堂、浸信會聖光堂、碇內浸信會、浸信會復興堂及汐止浸信會,現任浸信會神學院院長譚國才牧師,就是從小在浸信會聖光堂信主、成長受裝備。

1997年譚牧師接下浸信會聖光堂主任牧師後,和妻子曾傳明師母,開辦《暖暖代誌》社區報、社區合唱團、在基隆長庚醫院為住院的傷病者舉行祝禱聚會,後來也陸續分植了安樂聖光堂、暖暖聖光堂及東岸聖光堂。而浸信會聖光堂的前身,是基隆浸信會兩位美南浸信會的宣教士郭樂義及歐樂敏帶領協助,在過港路成立的「聖光堂佈道所」。

《馬偕與和尚》磁磚彩繪 藝術牆面。(梁敬彥攝影)

宣教士開基隆浸信會起遍地植堂
今年接任基隆浸信會主任牧師牧職滿卅年的黃榮基牧師受訪時表示,由於基隆是港口城市,早期的外來移民甚多,傳統信仰的「雞籠中元祭」以及遍布的大小廟宇,一直攔阻很多基隆地區的百姓信耶穌。後來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很多以華語為母語的移民,特別是軍公教人員,對於耶穌及福音的接受度較高,所以基隆長老教會開始為大陸來台信徒開設國語禮拜堂。後來基隆浸信會及基隆教會本堂陸續設教,開始一波基隆地區教會教勢的復興運動,許多宗派的國、台語教會開始陸續拓植、建立教會。

黃榮基牧師說,現任市長林右昌因是都市規畫專業出身,所以林市長很看重城市的美化與藝術文化的結合。林市長把十二月看成是基督教會的文化慶典,把聖誕節還給教會。

就他所知,很多基隆的牧者看到基隆這個過去重汙染的城市市容美化與脫胎換骨,期許以後能看到基隆眾教會對這城市的「文化職任」,彼此更多連結及爭取參與公部門的文創行動。

教會要看重文史 藝起傳福音
台灣浸信會神學院院長譚國才牧師受訪時表示,在這次城市博覽會的正濱展區,有「西班牙諸聖教堂考古遺址展示」展覽,其中還播放「小島大歷史—─再現聖薩爾瓦多城」的影片,介紹西班牙人近四百年前,把天主教信仰帶進和平島(舊稱社寮島)的歷史。

譚牧師說,當時聖薩爾瓦多城又名「聖救主城」。但從信仰歷史的角度,1875年馬偕博士設立的「雞籠禮拜堂」,應是基督信仰進到一般平民之間的濫觴。但從「西班牙諸聖教堂考古遺址展示」成為基隆城市博覽會很吸睛的展區,這其實是對基隆及台灣眾教會要看重文史,及善用藝術文化傳福音的提醒。

照亮城市(基隆市政府提供)

 在基隆各行政區開拓多間分堂的基隆教會本堂胡發宗牧師受訪表示,基隆教會的前身就是從借用基隆長老教會主日下午的時段開設國語聚會開始,在過去的年日裏,他的觀察是基隆的眾教會跟公部門比較多的合作與連結是在慈惠事工,但近年跟市政府合辦海洋廣場的聖誕點燈,是一個透過文創以及藝術(聖經花燈、彩繪)跟公眾傳福音很好的一個開端,基隆地區的教會現在也有固定舉辦禱告會彼此連結,一起對城市傳福音。

基隆長老教會

啟航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