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幸枝(牧師)
經文:傳道書七章1-4節
過去兩年,我們看到因新冠肺炎疫情傳播,激發許多傳遞打擊死亡的公共藝術。瘟疫自古以來都有,只是這種普世性的瘟疫倒是全世界頭一遭;幾乎三大洋、七大洲,無一倖免,死亡人數已達六百多萬人。然而我們發現,即使死亡人數攀高,各國仍然陸續解封,回歸正常生活。去年七月,英國雖然每天有三、四萬人左右確診,首相仍然直言不諱地說:「我們要學習跟病毒共存。」
打破階級的另類使者
中世紀的歐洲經常面對瘟疫橫行,民眾平日都處在與死亡共存的狀態。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期,大約十四到十六世紀,歐洲面臨許多次黑死病的瘟疫,造成數以千萬計的人死亡。在那兩三百年的時間,產生了一種叫作「死亡之舞」(Dance of Death)的藝術類型。
這類畫作以骷髏作為連環出現的主角,它代表瘟疫、疾病帶來死亡的化身,是人類生存經驗當中揮之不去的恐懼。不管是教會主教、皇族貴冑、平民老百姓、老人小孩無一倖免。在封建制度牢不可破的中世紀,能打破階級、讓人類回歸平等的使者,竟然是死亡!這一系列與死亡共舞的畫作,都是在幫助人去正視死亡、學習謙卑,更敬虔的面對神、預備自己。
今日科學昌明,醫療先進,促使人們相信人定勝天。然而,我們發現西方先進國家反而成為這次疫情首當其衝的所在,災情慘重;他們沒有因為科技進步、國家興盛,就免於瘟疫的侵害。日光之下,從古至今,死亡帶來的威脅一樣可怕!
死亡是生命的伴侶
我們從傳道書的字裡行間,看到多處播送著「與死亡共舞」的迴旋曲。傳道書三章19-20節說:「因為世人遭遇的,獸(牲畜)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樣:這個怎樣死,那個也怎樣死,氣息都是一樣。人不能強於獸,都是虛空。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八章8節也說:「無人有權力掌管生命,將生命留住;也無人有權力掌管死期;這場爭戰,無人能免;邪惡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惡的人。」
這裡的生命,原文指氣息,沒有人能掌管那一口氣。如經文所說,這場面對死亡的爭戰無人能免。所以,傳道書七章2節才說:「……死是眾人的結局,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
在傳道書十二章的內容中,除了第一及第十章之外,其他章節都出現死亡的探討,共計十四次之多。大概談享樂有多少,談死亡也有多少。這些經文分別在:傳道書二章11-21節;三章2,19-21節;四章2-3節;五章15-16節;六章3-6節;七章1-2,4,17,26節;八章8節;九章2-12節;十一章8節;十二章1-7節。
說到死亡,這個話題無疑讓人感到不舒服,卻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面對的終局。特別的是,以色列人是在住棚節誦讀傳道書;那是一年的開始,是慶祝收穫和展望未來的歡樂季節,卻在讀這卷書中頻繁的看到死亡的提醒。每閱讀幾段,就像是有個訂閱小鈴鐺跳出來提醒我們:勿忘死亡是生命的伴侶!
美好名聲勝過珍貴膏油
不過,第七章也多次提到「美好」。第一節連續以兩個美好作為強調。「美好」在整卷傳道書中出現51次,可翻譯成美善、福分、強如、喜悅、勝過。光是在第七章,竟出現了14次之多。在本篇主題經文1-3節就提到三種美好:「名字流芳比肥油更美好;參加追思禮拜比參加宴會更美好;憂傷比喜笑更美好……。」
這段論述顛覆了我們對「美好」的想像:因為美名不能吃,但是肥油卻可以讓我們享受;面對婚喪喜慶,大家想必比較喜歡包紅包、吃喜宴,而不是包白包、拿奠儀毛巾;正常人都希望天天笑口常開,怎麼會覺得悲傷比喜笑還好,這不是頭腦有問題嗎?
然而,經文一開始卻提到「美名勝過肥(美)油」(Tov Shem Mi’shemen Tov)。Shem的意思是指「名字」,它也是挪亞的兒子「閃」的名字。當人們想造巴別塔宣揚自己的名(Shem),上帝卻從閃(Shem)的子孫中興起一位名叫亞伯拉罕、賜他美名,為要宣揚祂的名。創世記十二章2節說:「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
亞伯拉罕是信心之父,根據加拉太書三章7節記載:「所以,你們要知道:那以信為本的人,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我們也得享亞伯拉罕之福,進入神的國,透過活出「放閃」人生來彰顯神的名,也要叫別人得福。
Shemen可以翻譯成香膏油或肥脂油。「美名」代表一個人的人格和名聲,好的名聲來自於生命的影響力;香膏油或是肥脂油,則象徵美好的物質享受。傳道書沒有貶抑物質享受,但傳道者更提醒我們,比起物質享受,更需要博得我們注意的是「美名」。《資治通鑑》和《三國演義》都曾提到「流芳百世」,代表這種生命香氣比香水更持久。
傳道者讓我們看到:香水會隨空氣蒸發,美名卻可以讓人懷念;有一種場合比參加宴會還好,因為那成為一場模擬預演,讓我們預備心、將來迎見這個時刻的來臨;有一種憂愁比快樂的情緒更重要,因為它幫助我們先有遠憂,才好預備現在。
從生命盡頭思想起頭
結論是傳道書七章4節:「智慧人的心在遭喪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樂之家。」這首詩有個漸進式的節奏──從美名提到思想死亡,從思想死亡到進入憂傷,從進入憂傷到內心得好處,從內心得好處,到成為一位智慧人。
被稱作「智慧文學書卷」的傳道書讓我們看見,智慧的累積之一,竟然是從思想死亡及參與追思禮拜(遭喪之家)當中得到智慧。原來面對死亡,也要懂得超前部署。這不是光指我們要預立遺囑,更代表我們需在死亡面前謙卑,以及從死亡開始倒敘來思想人生。
因為,追思禮拜是為活人,不為死人。廿年前,暢銷書《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掀起了生死學的探討,裡頭有幾句經典格言:「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有一天會死,但沒有人把這當真。」;「學會死亡,你就會學會活著。」
過去這廿年來,也因為亞洲幾個國家相繼進入高齡化社會,日本和韓國都興起一些與死亡相關的產業,包括日本知名企業永旺集團(Aeon Co)推出「生命終結之旅」,提供死後生活的相關諮詢,教導參與者怎麼寫遺囑、拍攝葬禮使用的照片,並且試用棺材。
南韓首爾有一座「孝元治癒中心」(Hyowon Healing Center)則是專門服務對人生感到迷惘的民眾,提供「生前喪禮」的療程──活動包含穿上壽衣、拍攝遺照、撰寫遺書,以及在闔上的棺材裡靜躺十分鐘。參與生前喪禮的年齡層分布極廣,從青少年到退休人士都有,盼望藉著死亡來反思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