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洪嘉蔚/採訪報導】心理疾病在現代已成為世界上負擔最重大的疾病,甚至是你我最有可能罹患的病症。但這項病症沒有外在傷口,甚至患者若沒有主動表達時,就經常會被大家忽略及誤會,最後造成更大的負擔和影響。
目前診斷憂鬱症與心理健康的方式,台灣多以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的診斷量表來評估病患狀況。醫師或心理諮商師會評估病患最近幾週,所經歷的幾種不同的情緒和症狀,來評估患者的憂鬱症嚴重程度。
憂鬱症狀出現多項即需就醫
心理諮商師呂幸芳表示,憂鬱症的症狀有些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就可能會遇到的;但當眾多徵兆同時出現時,就必須多加留意。常見的憂鬱症症狀如下,呂幸芳心理師建議,若兩週內有符合超過四至五項,就必須尋求專業的醫師和諮商師協助:
一、患者主觀覺得自己每天的情緒都非常低落,或是身邊的人看到患者,能感覺到患者的心情不好。這是憂鬱症患者最經常出現的症狀。
二、突然對原先感興趣的人、事、物,失去興趣或熱忱。在情緒低落時,憂鬱症患者自發性地去做些能讓自己快樂的休閒活動,倘若仍覺得有「找不到快樂」的感覺,也必須盡快就醫或請求協助。
三、體重在一個月內增減幅度超過5%,或是食慾大幅改變。呂幸芳心理師表示,很多人會以為,憂鬱症只會導致食慾不佳、體重下降;但是情緒無處抒發,患者以暴飲暴食、狼吞虎嚥的方式排解情緒,使體重短期內快速增加,也可能是憂鬱症的徵兆之一。
四、幾乎每天都會失眠,或是變得更嗜睡,且無論睡眠時數長短,都覺得沒有睡飽。睡得太少與睡得太多都不是正常的,且睡眠狀況不穩定,更會影響患者每日的精神狀況。
五、做事情動作遲緩。情緒低落可能只導致興致缺缺,但動作遲緩,代表憂鬱的情形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若患者情況嚴重時,會覺得生活如行屍走肉一般,內在與外在都無精打采。到這個階段時,身邊的朋友都能感覺得到患者的憂鬱,也會擔心病患的狀態與安全。
六、患者覺得自己活著沒有價值感。最直接的情緒就是,患者會有「所有事情都是我的錯」、「問題都是我造成的」的罪惡感和自責感,不管事情發生與否,都會覺得自己有很多缺點和問題。
七、注意力降低、思考事情時變得猶豫不決。憂鬱症是從心理影響到生理的疾病,注意力與上述提到的動作變得遲緩,都屬於旁人能感受到的外在徵兆。雖然你我都會有不知道該如何作選擇的時候,但是對憂鬱症患者而言,在作選擇時,他們心中會多了恐懼、擔心,也深怕他人詢問自己的意見,或自己做錯任何一項決定。
八、反覆提到死亡的字詞或想法,或已經有過嘗試輕生的實際行為。這是所有狀態中,最讓人擔心及最嚴重的,患者有輕生的念頭,或開始計劃如何結束自己的生命。
及時治療以避免復發與惡化
憂鬱症患者的整體身心狀況,每天也會有些不同,可能他人會覺得患者的狀態和幾週前有變化,但呂幸芳提醒憂鬱症患者身邊的照顧者及親友,患者的好轉也很有可能只是暫時的。只要經常性的出現憂鬱症的症狀,或是又突然復發,都有可能惡化,需要使用藥物治療。
憂鬱症的治療千萬不能拖延,否則很容易使病情快速加重。呂幸芳心理師說:「我曾經遇過幾個臨床案例,在一開始並不需要使用藥物治療,但因為沒有及時就醫,憂鬱的情緒不斷累積,因此開始出現幻聽的現象,變得更難治療,甚至已有自殺的行為,這會讓治療的時程拉長,也不太好恢復。」
面對憂鬱症 你不是一個人
有時基督徒罹患憂鬱症時,會不敢就醫,或不敢說出口,「其實基督徒的憂鬱症患者更害怕的是,如果向他人分享自身感受和處境後,大家卻告訴他:『你要交託給神呀』、『你要多多為自己禱告』。這反而會讓患者覺得自己是被責備,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因為自己和神的關係不好、不正確、不榮耀神,才會罹患憂鬱症」,呂幸芳說。
與憂鬱症患者相處,呂幸芳心理師建議,基督徒可以透過陪伴患者一起禱告,而不是單獨禱告的方式,讓病患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納,而且大家願意陪伴他一起走過這段艱難時期。「如聖經所說的:『與哀哭的同哀哭。』憂鬱症是沒有外在傷口的疾病,身邊的人很難體會患者內心最真實的軟弱和低落,但是我們能以多陪伴、少給建議與說教、大家一起來禱告的方式,幫助患者康復。」
最後,呂幸芳心理師表示,保持一顆喜樂的心非常重要。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面臨壓力和爭戰,她建議大家首先須了解自己的性格和習慣,才能在面對困難時,用合適的方式解決問題。「最重要的是,我們也要多多與人連結,和他人分享自己的近況。對基督徒而言,教會就是個很適合操練與人相處的課題的地方。最後,要時常警醒禱告,學習將一切憂慮卸給神,運用神的力量,幫助自己走出死蔭幽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