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對於藝人艾成墜樓事件媒體與社會反應,台灣自殺防治學會、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和台灣精神醫學會感到遺憾,並於日前發表聯合聲明表示,由於夫妻皆是藝人,所以媒體有許多的報導,也引起了許多網路與社會大眾對於憂鬱症及自殺議題的關注與討論。
基於人民團體與學術社群職責,共同發表聲明做四點主要呼籲:一、媒體報導自殺宜節制,避免傳染效應;二、關懷包容自殺者家屬親友,勿簡化原因或過度苛責;三、一問二應三轉介,人人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四、憂鬱就醫仍有四大(就醫、診斷、治療、持續治療)不足,籲請積極治療勿自行中斷。
腦部疾病 認知與就醫不足
「憂鬱不等於會自殺,我們對於憂鬱症的預防和治療,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平安身心精神科診所魯思翁醫師對於憂鬱症,「就醫不足」問題感受很深。他也坦言,華人對精神疾病仍會汙名化,以為只是失眠、或認為是某些原因如失戀、工作壓力所造成,然而憂鬱症是腦部的疾病,是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功能改變,也可能與遺傳體質有關;就像糖尿病、高血壓等身體疾病一樣,經過適當診治是可以緩解的。根據統計,國內有憂鬱症的人,約只有兩成就醫,但實際可能更少;在美國,則超過五成的人會就醫。
至於「診斷不足」,憂鬱症常只被當作失眠或身體症狀來治療。病患會排斥就醫,排斥藥物治療,回診率不高,或是覺得比較好了,就中斷治療。因此,穩定治療是告別憂鬱症最有效的解方!
人人狀況不同 對症下藥勿中斷治療
憂鬱症的治療,可以分為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及社會環境調適等三方面。醫師會考慮患者的症狀、藥物作用、和患者先前用藥經驗,做藥物治療的選擇。魯醫師說,憂鬱症狀較輕微者可以先考慮心理諮商,但若憂鬱症狀嚴重明顯影響生理與社會功能,就需轉介精神科醫師,藥物治療是必要的;嚴重者甚至需要住院。當然藥物加上心理治療可獲得最好的療效。
他說,「任何助人者都應對憂鬱症有正確的概念,教會的牧者、小組長也應如此」,需要先對這些患者的症狀與行為有所認識,也應瞭解甚麼狀況該轉介尋求專業協助,即使轉介後,教會諮商心理輔導團隊仍應持續關懷。魯醫師也提到,現在的抗憂鬱藥物,副作用明顯降低,治療的目標除症狀緩解外,更積極期望患者之社會功能可以恢復。
魯醫師說,憂鬱症多數是一種慢性病,治療效果不錯,但可能會再度復發,就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治療緩解後應持續治療至少四到六個月。但若自行中斷、治療不完全,則復發機率將增加,藥物劑量可能需增加,治療時間會拉長,更不容易達到緩解。若復發次數愈多,則治療緩解後之持續治療期間更需拉長。
更積極是要恢復患者的社會功能
魯醫師也提到,很多患者身邊的親友,對憂鬱症情況不了解,以為只是心情不好,只是陪伴對方紓解心情就可以;或是一面倒說負面的話,可能要對方不要再倚靠藥物治療,有些人因此中斷服藥,或者患者須偷偷服藥,以避免被汙名化。
他也提到,以前治療憂鬱症是患者症狀穩定就好,但因近年藥物發展比較好,副作用減少就能長期服用,更積極的是讓患者恢復原來的社會功能,例如能夠回到學校讀書,或能持續工作,人際關係都穩定發展。周邊的人也能感受到對方的身心健康。
魯醫師也提到,我們通常對自殺都會簡化單一原因,事實上背後原因複雜,若是憂鬱症,多半會合併其他症狀,而且每個個案情況不同。不論如何,包括牧者、小組長等,需更多對精神疾病這方面的認識,雖然無法像醫師一樣去診斷病情,但若看到患者有特別的言行,也可以會同教會的專業團隊,從身心靈方面了解對方情況,必要時轉介或鼓勵對方就醫,背後給予更多的支持、禱告和陪伴。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