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涵 / 整理報導
「孩子,為何老愛怪東怪西?承認自己做錯事,有這麼難嗎?」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父母一開始都會好言相勸,希望孩子可以承認錯誤、調整改進。但是,當孩子做錯事不願認錯,甚至到處推卸責任、怪東怪西,這時候父母的理智線真的會瞬間斷掉!原本很輕易就能溝通清楚的小錯誤,卻像滾雪球般越來越擴大,導致父母費盡口舌,仍無法跟孩子溝通清楚,還得額外處理自己被激怒的失控情緒。
確實,教養孩子常令人心累挫敗,當親子之間各持己見、互不相讓的時候,大人們請先意識到,現在與你相爭的對象只是個「小孩子」,別讓教導孩子的美意,轉變成了爭輸贏。下一次當孩子犯錯又再怪東怪西時,先緩口氣、退一步說話,與孩子聊聊他的心情,聽聽孩子的困難在哪裡吧!
愛,從理解開始 讓孩子勇敢承擔3秘訣
根據美國行為治療師James Lehman, MSW指出,孩子若想找藉口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有可能是因為「不想要被罵」、「不想承擔後果」,或是「不想要被否定」等因素。因此,不妨從這三點因素去展開,引導孩子學習勇於承擔不推諉的好品格!
一、平靜溝通 鼓勵認錯並為孩子保留尊嚴
當父母用權威的方式讓孩子服從,只能起到一時的嚇阻效果,長期來看無法防止問題再次發生,甚至會加深孩子的情緒困境。建議父母應該以平穩的語氣與孩子對談,引導孩子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降低孩子的焦慮感,再慢慢跟孩子談錯在哪,同時讓孩子保有尊嚴,使孩子感受到自己可以被同理與被接納,並且鼓勵肯定孩子承認錯誤是很勇敢的表現。
如果父母答應孩子說出實話就不用處罰,那父母也必須說到做到;別讓孩子說出真相之後,卻換來被騙的感受,反而不敢再相信爸媽了!
二、分享自身經驗 教導承擔與責任
比起這件事情誰對誰錯,父母更重視的是,孩子有沒有對錯誤的行為負責。此時,父母可以先以自身的經驗跟孩子分享:「以前自己做錯事的時候,心裡有哪些擔憂,後來又是如何面對解決的?」透過分享經驗談,讓孩子願意坦然面對錯誤,學習承擔後果,也願意負起責任改變自己的行為。當父母願意放手讓孩子承擔後果,就能讓孩子從錯誤中成長,並汲取寶貴的經驗。
三、犯錯沒關係、改進就好 爸媽的愛會一直都在
「寶貝,做錯事不用害怕,下次改進就好,爸媽一樣愛著你!」當孩子犯錯時,內心難免會感到不安,一方面容易否定自己,也怕父母對自己感到失望。此時,請溫柔堅定地對孩子說:「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最要緊的是知錯能改,爸媽會陪著你一起面對!」讓孩子知道自己雖然做錯事了,爸媽的愛依然不會減少。
愛推諉的孩子 其實更需要父母認同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表示,根據阿德勒教育心理學的觀點,克服自卑是人類的本能,差別是每個人所使用的方式、行動,是合乎期待的,還是不被接受的。然而,通常容易找藉口理由推卸過錯的孩子,可能是特別需要他人認同的孩子,害怕自己做錯事,就不值得被愛,不再讓爸媽喜歡;或者,習慣用追求優越感的方式去克服自卑感,希望自己成爲群體中最優秀的,而把過錯推給其他手足或同學,想要得到被認同、被注意。
不論對錯都被愛 孩子才能學會勇敢負責
所以,在教導孩子品格及訓練能力之前,請先讓孩子真實感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吧!父母要成為孩子的支持者,成為孩子安心信賴的家人,帶領孩子認同自己的價值,明白自己是被愛的;無關做了什麼或不做什麼,才值得被愛。
此外,父母別老是用大人的聰明才智,讓孩子百口莫辨,要適時放下身段轉換身分,以實際行動成為支持孩子的啦啦隊,鼓勵孩子勇敢抓住自我價值:「跌倒了、犯錯了,沒關係,坦然承擔,拍拍塵埃再站起來!」 (果子傳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