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又瑄 / 整理報導
「好啦好啦!我知道啦!」、「煩不煩啊!可以不要再問了嗎?」、「你還有什麼要講的嗎?我很忙!」、「同樣的話要講幾遍,為什麼你總是記不住?」…還記得關係中讓你不耐煩的事件嗎?是什麼原因,讓你說沒兩句話就暴跳如雷?常被「不耐煩」的情緒控制了你的生活,使你與身邊的人距離越來越遠?
為何老是不耐煩?! 盤點你內心的小劇場
來自伴侶、父母、孩子、同事,工作及生活中的焦慮感和壓力是「不耐煩」的根源。當這些繁雜的事情交織在一起時,來自各方的信息和情緒塞滿我們的心,再也裝不下其他東西時,不耐煩就產生了!一個容易不耐煩的人,給自己的壓力特別大,無論在工作、感情、家庭、經濟上都想要做到完美,只要目標落後,或發生什麼突發狀況,導致事情無法完成,焦慮感就會爆發。
我們內心裡潛在著非常多的規則,當中常引起人們負面情緒的規則就是「必須」、「應該」或「不應該」,一旦身邊的人說法或做法不符合這些規則時,就會引起煩躁,甚至是憤怒的情緒。
「不耐煩」表面看起來是不滿對方的說話和處事方式,忍受不了別人佔用自己更多時間。但其實是在對自己生氣失望,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接收更多的信息了。因此,向別人發洩完情緒後,自己也會變得鬱悶、挫敗、愧疚。
常常不耐煩而暴走,不僅自己不開心,連帶也會影響與周邊人的關係,究究該如何戰勝「不耐煩」?以下幾個方法提供參考。
對愈親密的人愈沒耐心? 仔細溝通,他才有機會更懂你
與情人、家人相處時大動肝火的瞬間,往往都是芝麻綠豆般的小事,但也因為是「這麼簡單的小事」,會讓你有一種「你怎麼會這麼不了解我?」的感受,進而產生情緒。許多人將親密的人所給予的付出與寵愛視為理所當然,隨著長時間相處,有一定的熟識度,心裡期待只要自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對方就能完全明白你所要表達的意思。但是期待總是落空,讓你失望,也失去耐心。
我們要避免「省略式溝通」,反而要不厭其煩地「溝通細節」,經過一次又一次的事件彼此磨合,才能讓對方有機會對你有更多地了解。
太累會當機 緩下來,給自己空間「切換角色」
心理師楊嘉玲談到,一個人的身上會有非常多的角色,比如說白天是員工或主管,回家一瞬間就要切換成別人的伴侶,或者接到一通電話就變成人家的女兒。因為裝載這麼多角色,需要不斷「切換」。因此,造成不耐煩其中一項的原因是「心理空間不足」,當一瞬間有太多事情湧進來,你在心理狀態好的時候,是可以應付的;當心理空間不足的時候,累積的負面情緒就容易爆發開來。如同:當電腦同時開很多個程式或視窗,就容易跑不動。這時候,你必須先關掉幾個程式,卸除一些東西,才能讓電腦正常運轉。
楊老師以自己為例: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經過家裡附近的公園時,就告訴自己「我現在角色切換了,不再是白天的角色了」,讓自己有意識地先關掉上一個角色,接下來再開啟另一個新角色;如此一來,可以舒緩許多關係裡的「不耐煩」。
試著感恩 有助提升自我控制力
美國東北大學狄史丹諾教授研究發現,「感恩」能幫助人們提升耐心。培養感恩之心的方法不一定要著重於人生中的大事,而是生活中的小細節。例如:在寒冬中,家人為你準備了暖呼呼的熱湯等。狄史丹諾說明:「當你花時間去想想生命中的美好恩典,並注意那些令你感激的事情,你就是在提升自我控制的能力。」
人都「很有限」 學習接受不完美,就不會事事著急
我們都是再平凡不過的人,時間有限、體力有限、腦力有限、情緒負載力有限,做不到的事情真的太多了。這時候你要學的,並不是怎麼把事情做到完美,而是明白人的「有限性」,放下一些責任、放下一些期待、放下一些控制慾,你會發現自己已經做得很棒了。因此,認知「有限性」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學習的功課,不事事著急,學會停下來休息片刻。
「沒耐心」可能源自於想把每一件事都做好的心,因此讓自己變得尖銳,卻又無法清楚地表達出心中真正的想法。適當放下對自己的高期待,允許自己可以不用做得如此完美,也別讓心裡所設定的那些「應該」與「不應該」的規則,破壞了你與最愛的人的關係。
試著接受每個人都有其限制,看見對方的努力與用心更為重要!當你放慢腳步時,你會發現,身邊充滿著恩典,而你的心,也會從煩躁變為喜樂! (果子傳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