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8 好牧人

【睿智雞精特別號】被社會重重包圍的教會

檢舉
林鴻信 林鴻信 追蹤

◎林鴻信(基督教研究智庫理事長)

基督徒大都知道信仰反思的重要,因若未從聖經、神學檢視自己信仰的話,往往會落入偏差而不自知,然而這樣的信仰反思大多停留在個人層次。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信仰反思,就是檢視信仰群體的信仰內涵,尤其是自我檢視所屬的信仰群體。

檢視信仰群體的信仰內涵
其實這並非一件新事,舊約先知領受呼召,不斷地以上帝的話檢視以色列信仰群體。凡自我檢視,不論就個體或群體而言,總是困難的,因為人們通常不願意面對自己的缺失與問題所在。

「教會」的希臘文Ekklesia原意「被上帝招聚而聚集在一起的群體」,教會是出自信仰理想而形成的群體。不過當信仰群體落實在今世時,就同時是具有各種社會組成背景的社會群體,因此地上的教會必須面對一個張力:究竟是聽從天上來的上帝話語,或者順從地上人群的社會組成特質。

社會信仰改造了基督教信仰?
理查.尼布爾對美國教會做了極其深刻的神學檢視,發現教會長期處在社會中,社會的影響力開始滲入教會:「當我們研究各個教會歷史時期,一成不變地發現一神信仰與社會信仰以及多神信仰的混雜。當我們檢視自身的期盼,經常發覺內心真正嚮往的是一種自給自足的社會,以及對社會的信仰與忠誠所帶來的安定。

這意味著中產階級的「社會信仰」漸漸改造「基督教信仰」,使得教會不再徹底遵從上帝的話,而被社會背景影響其價值追求諸如:「自給自足」、「安定優先」等,最後成為被中產階級價值觀塑造的群體。

試想看看,當教會成員絕大多數是中產階級或特定政經背景、族群傳統時,難道這些來自社會組成背景的價值觀,不會點點滴滴地進入教會嗎?

這些社會價值觀若在信仰理想領導下,融入教會禮拜、組織、建築、文化等,將能見證上帝教會的豐富性。然而,當社會價值觀超越信仰理想而影響決策方向與價值判斷時,開始出現多頭馬車現象──社會語言與信仰語言並存,甚至進而發展成大量社會價值觀借用信仰語言傳達,以致在教會裡形成與社會價值混雜的主流觀點。

真誠面對耶穌基督的福音
理查.尼布爾批判基督教原本信仰徹底的一神論,卻在混雜社會價值的過程,轉成有如諸神共存而取其一的擇一神論,甚至如同社會價值與信仰價值互相競爭的多神論。當教會從信仰運動漸漸轉成組織體制時,對獨尊一神的「相信」與「忠誠」不斷流失,以致把上帝當作教會團體的守護神,順從上帝被等同於順從教會領袖,教會本身將形成自我中心的封閉團體,基督主權被限縮在這團體的自我領導之下。

理查.尼布爾觀察中產階級利益成為教會的價值觀,這一切都隱藏在宗派或堂會之名,行維護自身利益之實,他感慨地說:「宗派主義代表基督教的道德失敗。」然而,「堂會主義」又何嘗與宗派主義有別呢?

我們需要真誠地面對耶穌基督的福音──轉身歸回的悔改邀請:「日期滿了,上帝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馬可福音一章15節)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