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2 天路客

從英雄主義到真正的保護者─思想電影《阿凡達:水之道》

檢舉
徐硯美 徐硯美 追蹤
傑克與家人原本在森林中,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劇照提供:二十世紀影業)

◎徐硯美

在上個世代,甚至上上個世代,電影與童話故事敘述的內容,大多是「美夢成真」。我們可以說,為了滿足人們補償匱乏的心理,所以大多數故事的結局,都是「幸福快樂的日子」,又或者是「功成名就」,再不然就是「抱得美人歸」。

然而十數年來,這種建基於現實匱乏的「美夢」已經逐漸轉變。我們開始將作品的議題轉向「自我實踐」、「認同感」、「自我價值的追尋」,以及「與群體關係的探索」。於是,類型片中的「英雄電影」便從個別類型,變成了大行其道的主流。現今的社會,大多數的孩子都是看著「英雄故事」長大。

婁克與一隻流浪的類似鯨魚的高智慧生物「突坤」產生深厚感情。(劇照提供:二十世紀影業)

大快人心與成長之痛

大多數的「英雄電影」非常關注兩件事情,第一,就是善惡的對立;第二,就是成長之難。我們經常把前者當作觀看電影的娛樂性所在,警惡懲奸、鋤強扶弱,這彷彿就是超級英雄與生俱來的使命;故事最後總會回到像是電影《蜘蛛人》裡那句台詞所說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可是,當我們把娛樂性全都放在這個部分時,一場電影能讓我們思考的,不外乎就是看見壞蛋被懲罰,或者被消滅的大快人心;或者代入角色,想像自己也成為那樣一個大英雄;又或是期待著現實生活中,有一個即使不能飛簷走壁,卻可以仗義執言的英雄,在自己受到欺壓時挺身而出。

我們因而忽略了一個很關鍵的重點,就是「成長之難」。沒有人不需要成長,希伯來書特別提到,從「吃奶」到「吃乾糧」(參希伯來書五章12-14節),來強調生命成長的重要性。所以,當從這個角度重新再檢視所看過的英雄電影時,或許就能看見許多與我們成長相關的對應,尤其是那些迂迴的、隱晦的、讓人難以面對的「成長之痛」。

婁克被指責,與海洋部族的衝突將帶給一家人麻煩。(劇照提供:二十世紀影業)

宏觀下的精妙比喻

《阿凡達》是2009年上映,由詹姆斯.柯麥隆執導的科幻電影,至今仍然是人類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該紀錄保持了十二年之久,至今難以超越,而其續集《阿凡達:水之道》於今年12月上映。

故事緊接首集,敘述男主角傑克(山姆.沃辛頓 飾)以納美族人的身分留在了納美星,並且與納美族人奈蒂莉(柔伊.沙達娜 飾)結婚,共組家庭,生下了兩男一女,再加上一個養女,組成了蘇里一家。長達十數年的時間,他帶領著納美族裡的森林部族,在自然資源豐沛的納美星森林中,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可是,隨著地球資源的匱乏,地球人到處尋找太空中資源豐沛的星球,再度回到了納美星,並且是由乘載首集大反派角色記憶卻轉變為納美族人身體的「上校」(史蒂芬.朗 飾)帶隊,誓要在掠奪更多星球資源之餘,還要將他們視為人類叛徒的傑克逮捕;然而,這不僅僅是上校於公所承擔的任務,更是他念茲在茲的「私仇」。

《阿凡達:水之道》的整體世界觀,一方面延續了首集的宏大構建,但更著重的不是人類與納美族人之間的矛盾,反之,更集中於蘇里家每個成員不同的生命階段,以及面對外界危機時的種種反應。對我而言,這部電影雖然是史詩般的科幻故事,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更趨近於一部闡述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情誼,以及同儕生活,也就是人際關係為主軸的故事。

綺莉有著特殊且強大的感知能力,讓她與眾人格格不入。(劇照提供:二十世紀影業)

融入異族異鄉之苦

電影中,傑克深知人類的再臨必然會將他視為眼中釘,會讓整個森林部族受到牽連。於是,他帶著一家人,到數百公里之遠的海洋部族尋求庇護。然而,這對他們來說的「異鄉」,不僅僅是環境不同那麼簡單;從森林到海洋,身體需要適應,更需要適應的,是來自他人的眼光。原本自己擅長的技能,在那裡完全派不上用場,彷彿一個武林高手被廢了武功一樣,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此時,蘇里家正值青少年期的小兒子婁克(布里坦.道爾頓 飾),就與海洋部族的青少年們經常有所比較,因而有了齟齬,而這樣的事件頻繁發生之後,就引發了傑克的不安情緒,他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婁克,這樣的衝突將帶給寄人籬下的一家人麻煩。

再加上蘇里家的大女兒(養女)綺莉(雪歌妮.薇佛 飾),有著特殊且強大的感知能力,這也讓她與眾人格格不入。同時間,上校也找上了海洋部族的麻煩,雖然還沒真的搜索到蘇里一家的藏身處,但是,這家人在海洋部族中的壓力越來越大。

表面上,蘇里一家在內部所面對到,是家中青少年的成長之痛;可是,當越往下看,才會發現身為父親的傑克,比起家中的青少年,更需要成長,且已經成為一家之主的他,要面對以及要放下的,恐怕比自己的兒女還要更多。

在海洋部族尋求庇護的傑克,帶領納美族人再度奮戰。(劇照提供:二十世紀影業)

承認自身不完美之難

蘇里家的第二代在海洋部族中,一邊學習著在海洋環境生存的技能,一邊理解著海洋部族的文化,逐漸地,他們也感受到那些歧視與衝突,其實不是來自於純粹的惡意,更多的,是源自於彼此之間的不了解,以致,把差異當作了缺陷,再把缺陷視為弱者的錯誤觀念。

傑克也在劇情的發展下,就如同所有當父母的人一樣,逐漸找到解開家中青少年心中,那扇鎖上的門的鑰匙:他開始覺察到,自己一味地把自己放在「英雄」的位置,所以全家凡事都聽他的;自己就是「家中唯一的拯救者」的觀念是錯的,甚至都忽略了妻兒的感受,好像唯有自己才能看得見大局,忘記自己也是一個有局限的人。

傑克要面對以及放下的,恐怕比自己的兒女還要更多。(劇照提供:二十世紀影業)

他發現,原來自己也是需要家人的扶持,正如家人們需要他的理解一樣;一個家庭是因為彼此發現自己的不完美,才找到能夠幫補他人的地方,而不是發現他人的不完美,挑出彼此錯誤的部分。

我想到為何許多信仰基督的家庭牆上,會掛著「基督是我家之主」的掛飾,就是不斷地在提醒自己,不要把「英雄主義」、把「救世主情節」放到家庭當中,因為真正的救主,是那位得勝有餘的基督。無論面對家庭內部的誤解,或是外部的危機,我們可以因著基督,向彼此坦承軟弱與不足。自此,我們不是一個人成為一家人的英雄,而是讓每個家庭的成員,都成為彼此的保護者。我們仰望上帝的拯救,扶持彼此的軟弱,這便是家的價值與個人價值最大的不同。

但是透過《阿凡達:水之道》的故事,我們可以明白,這兩者的不同,不是一件負面的事,反之,一個以基督為主的家,更能建立起健全的個人的價值,因為,一切都從打造一個承認、接納差異與不完美的環境開始。

(編按:本片列為保護級)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何竟、竟自、任憑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愛家真情
尋求公義卻不淪為自義─教導孩子如何面對霸凌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五月花號啟航之地─英國普利茅斯探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