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3 天路客

灌溉夢想的種子──思想電影《法貝爾曼》

檢舉
徐硯美 徐硯美 追蹤
法貝爾曼集結身邊同學好友,拍出令人驚豔的作品。(劇照提供:UIP)

◎徐硯美

網路流傳著一篇文章,講述著「喜歡」與「愛」的差別:喜歡,就像一個小男孩覺得一朵花漂亮,然後就將它摘下,據為己有;愛,卻是這個小男孩發現了一朵花,願意時常地澆灌,看著它成長、綻放,也能看著它枯萎、凋零,然後再次經歷它的重生。

人們往往用這個故事,去說明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是,對我來說,人與自身的夢想,乃至與信仰之間的關係,也都應該是如此。

雅各一生的總結
雅各是舊約中很早就出場的人物,可是,在隔了好久的希伯來書,記載著他人生的終結,非常的美:「雅各因着信,臨死的時候,給約瑟的兩個兒子各自祝福,扶着杖頭敬拜上帝。」(希伯來書十一章21節)

杖,是以色列人從年輕到老的傍身之物,雅各的杖必然與他經歷過許多大大小小的事件,包括欺騙長子的名分、逃亡、到雅博渡口的孤獨時刻、在毗努伊勒與上帝的使者摔跤,從雅各被改名叫以色列……到了他人生的末了,他扶著這個與他一同經歷了所有故事的杖,敬拜上帝。

我想,他回顧自己的一生,應能了解,上帝之於他,不僅僅是位「有求必應」的「神祇」,因為他應可感受到這一生是如何被上帝眷顧,就如同申命記所記載的「保護他,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申命記三十二章10節)

電影院奇幻的光影變化,讓小法貝爾曼深深著迷。(劇照提供:UIP)

夢想開始於著迷
《法貝爾曼》是由金獎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執導、帶有個人傳記色彩的劇情片,該片在第80屆金球獎為其拿下了最佳劇情片與最佳導演獎,更一舉入圍奧斯卡金像獎七項大獎,成為該次獲獎的大熱門。

故事的開始,是主人翁山米‧法貝爾曼(加布里埃爾拉貝爾 飾)還在童年的時候,被父母親帶到電影院看電影,在那個黑暗的空間,僅有一道光把奇幻的影像投射在大銀幕上,許多日常生活裡難以看到的景象、情境、人事物在短短的數十分鐘中,一一地在眼前上演,年幼的法貝爾曼深深地著迷其中。

母親鼓勵法貝爾曼追尋自己的感動。(劇照提供:UIP)

他向父母親要求了火車模型玩具,並且用它們重現了電影當中的情節,而法貝爾曼的母親發現,使他著迷的,並不是火車模型玩具,而是電影出現的一個火車出軌的橋段。電影,才是法貝爾曼的心之所嚮。

於是,母親鼓勵他,將這個情節用攝影機拍攝下來,他不用再反覆摔壞火車模型玩具,只需要重複放映他所拍攝下來的畫面即可。而這一次的拍攝,也讓法貝爾曼展現了他在電影方面天賦異稟──他開始對「拍電影」這件事充滿了熱情,家中的兩個妹妹、父母親都成為了他鏡頭底下的角色,從此刻,一直到他後續的人生,與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

集結身邊親友和同學一起拍影片。(劇照提供:UIP)

夢想實踐於匱乏
到了青少年時期的法貝爾曼,繼續拿著他的攝影機到處拍攝,從來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就已經集結了身邊的親朋好友、同學、童軍社的夥伴們一起拍攝西部片、戰爭片。

然而,他們身處的,都不是專業的片廠,甚至根本沒有任何專業的工作人員,全部都由法貝爾曼一人包辦:導演、攝影師、剪輯、音樂……此時他所拍的每一部作品都令人驚艷,許多人都不敢相信,在這樣匱乏的處境之中,法貝爾曼所拍攝的作品竟不遜於院線電影。

(劇照提供:UIP)

但是,在一次家庭露營時,他的鏡頭無意間記錄下了一個關於母親的祕密,這對他來說是一個重大的衝擊,且他想都沒有想過,這個衝擊竟將他原本看似幸福美滿的家庭,撞得分崩離析;而法貝爾曼也隨著父親的升遷,不斷地遷徙,在落腳加州的時候,還因為猶太裔的身分遭受到霸凌。

家庭與校園,兩個青少年最常活動的場域,都成為法貝爾曼的風暴場而非避風港,但是,這並沒有真正讓他停止拍攝。他在畢業前,為畢業班拍攝了一支紀錄影片,獲得了全場師生的讚揚與歡呼,甚至打動了長期以來一直霸凌他的校園惡霸。

舅公告訴法貝爾曼,追夢者要付出龐大的身心代價。

夢想成就於堅信
電影中有一段戲,是說到法貝爾曼在好萊塢拍片的舅公來到家中(因為當時法貝爾曼的外婆剛剛過世),晚上舅公與他同睡一間房。此時的法貝爾曼對現實一連串的打擊已經感到無力,甚至開始質疑自己對於電影的熱愛,是否真如他父親所說的,就是一種「嗜好」,也就是可以作為調劑身心的休閒活動,但是若要成為一種「職志」,就還是太天方夜譚了。

可是,舅公卻把另一個「現實」告訴了法貝爾曼。他看見法貝爾曼與自己都是藝術家,身為藝術家,勢必要經歷家庭與藝術之間的拉扯,甚至在這個拉扯當中身心都將被撕裂,長期離鄉背井、忍受孤獨,犧牲自我只為成全一部能青史留名的經典作品。

文章的一開始提到雅各,是因為他對上帝一生不改其志的追隨與堅信,讓他在臨終前,仍能夠細數一生所經歷大小的事件,然後感謝、敬拜上帝。

我們有時不太能找到自己的夢想,或者即便找到了,也往往三分鐘熱度;然而「堅持」與「相信」二者必須要合而為一,意即我們需要找到相信的事物,同時,也需要為此堅持下去,而這就跟「愛」有關。

(劇照提供:UIP)

愛,就是在都還不知道收成好壞與否前,就持續地灌溉、努力地耕耘,是愈加辛勤地耕耘與灌溉,才讓我們明白什麼是愛。如果說,只是知道收成的好壞才決定努力與否,那我們與夢想的關係,就僅僅是交換條件而已。

希伯來書十一章的最後提到,有許多的人因著信得了美好的證據(39節)。就像電影中的法貝爾曼,他因為堅持對電影的信仰,達成了他的夢想;可是希伯來書卻說:「……卻仍未得著所應許的;因為上帝給我們預備了更美的事,叫他們若不與我們同得,就不能完全。」(39-40節)

還有更美的事,超越過個人的困境、個人的夢想,超越過時間。從舊約的雅各,到了新約的保羅,上帝早早地用祂的愛挹注在我們身上,當我們都還在用時間與心力灌溉我們的夢想時,是祂用完全的愛,灌溉在我們身上,等待我們結果,也允許我們經歷委頓迷惘的時候。所以,我們不應該忘記,我們的夢想,在祂的裡面,而祂創世與救贖的心意,在我們的裡面。(編按:《法貝爾曼》為保護級)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何竟、竟自、任憑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愛家真情
尋求公義卻不淪為自義─教導孩子如何面對霸凌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五月花號啟航之地─英國普利茅斯探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