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8 天路客

《新舊約的預表》獻祭的旅途─亞伯拉罕與以撒

檢舉
于禮本 于禮本 追蹤

◎于禮本(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副教授)

亞伯拉罕因著信,被試驗的時候,就把以撒獻上……。」(希伯來書十一章17節)

希伯來書十一章羅列了多項「信心之父」亞伯拉罕的事蹟,從他蒙召離鄉前往應許之地、飄泊寄居、長久等候直到百歲得神應許的兒子出生,以及最後面對試驗時,願將獨子獻為燔祭。其中,「亞伯拉罕獻祭以撒」(創世記二十二章1-19節)無論在敘事性或視覺表現性上,都最為豐富。

信心之父的最大試煉
按照猶太習俗,人們在新年歡慶時會念誦此段經文,紀念這對父子的順服,使其後裔得以存留,開展猶太民族歷史。也因此,此場景被描繪在西元三世紀杜拉歐羅普斯猶太會堂(Dura-Europos synagogue)放置《摩西五經》的壁龕(Torah Shrine)牆面上,與聖殿七臂燭台(menorah)、耶路撒冷城這些猶太信仰與國族認同核心圖像並列(圖1)

圖1. Sacrifice of Isaac, Dura-Europos Synagogue, 245

畫裡,持刀背對觀者的亞伯拉罕,正望向出現在天上的上帝手掌,以撒已躺在祭壇上,前方則是後來用以替代的羔羊。畫家透過上述關鍵元素,暗示了上帝對猶太先祖亞伯拉罕的應許與危難中的拯救。

後續的猶太拉比傳統尤其強調以撒的成熟穩重與虔信忠誠(拉比傳統認定以撒當時已三十多歲),以撒在猶太文學與國族歷史裡,成為帶有悲劇英雄色彩的「自我犧牲」最高典範。

耶穌受難的預先表徵
在基督教傳統裡,早自西元二世紀起,教父們如梅利托(Melito of Sardis, 卒於180)、愛任紐(Irenaeus of Smyrna,130-202)、特土良(Tertullian of Carthage, 155-220)等,已根據加拉太書三章16節:「所應許的原是向亞伯拉罕和他子孫說的。神並不是說『眾子孫』,指著許多人,乃是說『你那一個子孫』,指著一個人,就是基督。將「亞伯拉罕獻祭以撒」視為耶穌受難、救贖世人的預先表徵。

以撒被類比為耶穌,兩者皆為父親珍愛的獨子、皆被父親獻上為祭,他們都順服父親的旨意、皆背負木頭(木柴與十字架)走向犧牲之地。

連帶的,此事件也被視為「信徒死後復活」的預表;因此,早期教會在復活節時也常念誦此段經文,宣告以撒所表徵的耶穌在死後三天復活。在延伸影響下,此主題也常與聖餐連結,凸顯耶穌受難在救恩史裡的鋪陳與實現。

上述意涵皆被反映在藝術表現上,西元三世紀起的地下墓室壁畫與石棺頻繁地描繪此主題,旨在強調當時信徒面對疾病、危難、死亡威脅時,對神的拯救與復活永生的確據盼望。

圖2. Isaac's Sacrifice, Sarcophagus of Junius Bassus, 359 CE; Treasury of St. Peter's, Vatican

這些墓葬藝術常聚焦在關鍵時刻:亞伯拉罕一手舉起匕首、一手抓著兒子的頭髮,卻轉頭望向天上對他說話的神(以一隻手來象徵)(圖2);而以撒跪在已升火的祭壇前,雙手反綁在背後的姿態流露其溫順待宰的特質,另一側則可見耶和華預備的羔羊。

此主題的預表意涵在教堂裝飾裡獲得充分發揮,許多教堂鑲嵌壁畫透過此場景來指涉耶穌的受難犧牲與聖餐。

圖3. Sacrifices of Abel, Melchisedec and Abraham, mosaic, south wall of the apse of Basilica of Sant'Apollinare in Classe, 6th century

例如在聖亞坡理納教堂(Basilica of Sant Apollinare in Classe)聖壇區南側壁面上,就透過亞伯拉罕父子、亞伯與麥基洗德的獻祭圖像(圖3),來呼應此空間裡聖餐儀典的意義。

圖4. Abraham‘s Sacrifice of Isaac, Crucifixion, Moses Lifts up the Brass Serpent; c.1465; Woodcut page from a block book; British Museum, London

這種並列式的預表手法直到中古晚期仍普遍流行,如一件十五世紀的版刻便在中央描繪了新約的「耶穌受難」,左右兩側則安排了意涵上相對應的舊約事蹟「亞伯拉罕獻祭以撒」與「摩西高舉銅蛇」(圖4)

一般而言,此主題的核心圖像元素在基督教早期已經底定,僅藝術風格因應各時期的時代精神而有所變化。

圖5. Titian, Sacrifice of Isaac, 1542-1544; oil on canvas, 328 x 285 cm; Basilica of Saint Mary of Health, Venice

呈現「贖罪」付出的殘忍代價
文藝復興之後,畫家開始著墨於事件的戲劇性與情緒張力,有時透過特殊的仰角視點、亞伯拉罕高舉手臂持刀砍下的姿勢與飄揚的衣袍等,顯露其行動的決絕、速度與力量(圖5)

有時則透過典型宰殺犧牲的動作,如用手壓下以撒的頭、或蒙住以撒的臉、或將匕首放在頸項上,強化獻祭者親自將手放在祭牲頭上,進行宰殺的聯想(利未記第四章)。即便頗為殘忍,但也高度具象化了為「贖罪」要付出的流血代價。

圖6. Rembrandt, Abraham Sacrifices Isaac, 1634/35; oil on canvas, 193 x 132 cm; Hermitage Museum, Saint Petersburg

有時畫家也聚焦捕捉「千鈞一髮」的戲劇性,讓亞伯拉罕正砍下的匕首,因遭受天使及時拉住他的手而掉落(圖6)

此題材的內容詮釋在後續的發展裡,少有跳脫過往傳統。甚至到了十九世紀,更有畫家讓躺臥祭壇上的以撒,直接擺出有如耶穌在十架釘刑上展臂疊腳的姿態(圖7),清楚傳達了日後耶穌的受難犧牲。

圖7. James Tissot, The Offering of Abraham, c. 1896-1902

父子二人同行是何等心境?
若說亞伯拉罕的獻祭是天父的「神聖捨棄」、讓愛子成為世人代罪羔羊的預表,那麼在前往獻祭的多日旅途中,經文所重複提及「父子二人同行」的過程裡,為父的每每望向自己的唯一愛子,是何等心境?一向備受父親恩寵喜悅的兒子,在意識到接下來的命運時,又是何等心情?

在這一切看似荒謬失控的發展下,不變的,除了是亞伯拉罕對神的信賴,顯然還有父與子之間那份超越邏輯、建基在長久親密相知關係而來的信賴與默契。

在整起事件裡,全然獻上的,有割捨心中至愛的父親亞伯拉罕;也有情願將自己擺上、不做掙扎的以撒,將日後耶穌基督的「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二章8節)刻劃在我們眼前。

卡在樹中的羔羊最終代替了祭壇上的以撒;然而,在此事件所預表的最終實現裡,天父讓其愛子走到灑血贖罪的最後一步。

當以撒詢問「燔祭的羊羔在哪裡呢?」,亞伯拉罕回答「神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並在事後為那地取名「耶和華以勒」(耶和華必預備)。

的確,這位神不僅是為人供應所需、解救除難的神,更是一位願付最大代價、自己走上祭壇成為犧牲的神。

父與子是如何同行,為了擺在眼前、將世人從黑暗捆綁中贖回的喜樂,一起承擔忍受了至高痛楚與分離?如今這份蘊含無限勇氣、力量與溫柔捨己的愛覆蓋了我們,成為我們最美、最豐盛的祝福與力量,帶領我們剛強站立,學習在一切挑戰上靠祂得勝有餘,成長為生命的得勝者。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何竟、竟自、任憑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愛家真情
尋求公義卻不淪為自義─教導孩子如何面對霸凌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五月花號啟航之地─英國普利茅斯探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