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主筆】聖經教導我們:水是生命之源。每年3月22日的「世界水資源日」,就是提醒我們要珍惜愛護水資源。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在去年12月29日發佈首份《全球水資源狀況報告》指出,目前全球估計有36億人每年至少有一個月面臨供水不足的影響,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增至50億人以上,顯示水資源的挑戰會日益嚴峻。
不僅如此,在氣候暖化的衝擊下,全球的水文變化日趨極端。一方面,天上的大氣層充滿了豐沛的水氣,帶來短時的強降雨造成洪澇;另一方面,高溫的地表導致土壤濕度減少,形成長期的乾旱。台灣正是氣候暖化影響的高風險區,也是水文極端變化的嚴重受災區。因此過去半世紀以來,我們就在洪澇與乾旱之間,不停的苦苦奮戰。
百年大旱致中部分區供水
受到本世紀歷時最長的三重反聖嬰影響,台灣春雨和梅雨季的雨量大幅減少,加上自2020年夏天以來,沒有颱風登陸台灣,又少了颱風雨的挹注,台灣的降雨量當然格外偏低。尤其是台灣的中南部,梅雨及颱風雨期的雨量年均佔比高達7~8成,受到的影響最大。
回顧2021年4月到6月我們遭遇的百年大旱,影響範圍涵蓋了從桃園到高雄的西半部,其中苗栗、台中、北彰化為最嚴重的紅色水情燈號警報區,實施了「供五停二」的分區供水措施,其餘地區則是進行了減量或減壓供水。除了農業及民生用水受限,工業也強制節水因應,連帶影響到電子與半導體製造業的產能,引起國際媒體的高度關注。
所幸在那次旱情發展之時,政府有關部門已提早部署,採取了水庫聯通、緊急鑿井、徵用建築工地地下水、移動式海水淡化、水車運輸等多元開源手段,順利度過百年大旱的考驗。
南部缺水再啟抗旱計畫
然而如今,南部主要集水區已經近600天沒有豪雨等級的降雨,從去年12月至今年2月,中南部降雨量僅有平均值的4成,創30年來新低,導致水庫的蓄水量持續降低。
以具有指標性的曾文水庫來說,上游集水區在2022年的累積雨量,竟然比2021年百年大旱同期還少,到今年3月20日,有效蓄水量只剩11%。除了烏山頭、牡丹水庫外,南部其餘水庫的蓄水量也低於4成,都較去年同期低,我們又面臨新一波的乾旱壓力。
中央氣象局的預報指出,今年3到5月春季仍是少雨,梅雨季能否準時報到,替南部水庫解渴,將是解除這波旱象的關鍵。經濟部3月初已成立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8日起台南市亮起水情橙色燈號,首先實施減量供水;嘉義縣市、高雄市則為黃燈減壓供水。預計3月下旬舉行第2次會議,擴大檢討新竹以南水情,水情正常的藍燈縣市,將可能提早轉綠燈,藉此提醒民眾節約用水。
經濟部也開始推動「2023年穩定南部地區供水抗旱計畫」,重點包括強化區域調度、提升淨水場處理與出水能力、增鑿抗旱水井、啟動海淡水供給,希望在4月底前每天可增加約14萬噸的水源,以降低旱象對社會大眾的衝擊,是值得肯定的作為。
在洪澇與乾旱之間苦苦奮戰
然而,乾旱仍然會給國家各個層面帶來不同的影響,除了民眾日常生活造成不便、干擾工商業生產外,最不幸的就是農業。就以目前的旱象來說,去年12月9日,經濟部就已決議嘉南平原一期稻作全面休耕,並由農委會農田水利署辦理補償。不只是稻作受挫,農地荒蕪,乾旱還延伸到雜糧的玉米歉收,春茶減產,甚至因天氣冷暖不定,也影響到芒果的開花結果。農為國本,這是國家最沉重的損失。
聯合國氣象組織在3月1日發布了最新通報,這波反聖嬰現象即將結束,在短暫的過渡期後,今年夏季將會邁入新一輪的聖嬰階段。換句話說,過去3年來影響台灣的乾旱,不但將畫下句點,我們可能要面對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水文衝擊,也就是強烈颱風的侵襲,以及超大豪雨的洪澇,這是我們要特別加以提防的新風險。
展望未來,台灣的降雨受到氣候暖化的影響,南北差異擴大,上下震盪更強,旱澇衝擊更嚴峻。做好「儲水、節水、惜水」的工作,是我們政府、企業、每一個人都要致力實踐的生命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