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9 基督教論壇報 / 人物報導

【世界音樂家進部落 慢食節與國際接軌】陳怜燕談地方創生:五餅二魚 獻出所有 看見神蹟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特約記者 汪純怡 追蹤
利卡夢梅之宴音樂會均邀請知名音樂家。(圖/張中元提供)
「地方創生的精神就是五餅二魚的精神,不是看你缺乏的,而是看你所有的,獻出為神使用,就會看見神蹟」長期在台東推動地方創生的健康家庭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怜燕說。

【特約記者汪純怡/報導】「地方創生的精神就是五餅二魚的精神,不是看你缺乏的,而是看你所有的,獻出為神使用,就會看見神蹟。」

長期在台東推動地方創生的健康家庭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怜燕說,地方創生起步需要政府幫助,但最終目的是要讓「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參瑪拉基書四章6節),代代傳承,讓地方有能力生生不息。

前陣子青梅季節,台東利嘉國小知名的利卡夢「梅之宴」音樂會,千餘位愛樂者在日本小提琴天后諏訪內晶子的優美琴聲中,飽享了一場音樂與美景的盛宴。陳怜燕在群組中喜悅分享音樂會影片與青梅結實纍纍的照片,介紹這是台東的地方創生,結合了上帝創造的大自然,加上音樂、生態及農產品。

曾在2006年到2008年擔任台東縣文化暨觀光局局長的陳怜燕,是前台東縣長黃健庭的妻子;她在台東推動地方創生多年,接受訪問時分享了地方創生對於台東帶來的改變及她在靈裡的感動。

陳怜燕(左)與黃健庭(右)。(圖/陳怜燕提供)

社區營造時期 即開始地方創生
陳怜燕說,「地方創生」一詞廣為沿用前,整個台東就已經在進行地方創生內涵的工作,就是文化局重要的任務之一 - 社區總體營造。其中的一項重點計畫,就是地方文化館。實地調查哪一個社區最能將特色展現出來之後,就將地方文化館經費挹注於該社區。

例如,台東第一個地方文化館 - 池上稻米原鄉館,就是非常成功的案例;是政府力量整合稻農開始進行,重新連結生產者與消費者,既是居民的客廳,也是遊客認識當地的窗口。不只是做為社區產銷平台,還發展導覽解說、手作、農事體驗等活動,帶遊客用五感認識農村。像是插秧營,就讓不知道稻米耕作過程的都市小朋友,親身體驗插秧過程。

最後當白米飯上桌,眾人品嚐料理時,稻米原鄉館館長還會像現在無菜單料理餐館解說菜餚的方式,講述稻米的故事。主打稻米文化成功出擊之後,就更發展出在稻田中舉辦池上秋收音樂會,成為當地最大特色。

五餅二魚的精神 世代傳承的使命
又例如已經成為台東品牌之一的「慢食節」, 從2012年開始, 原是前台東縣長黃健庭為打造台東縣品牌,所開始推動的慢食(slow food)運動。先以「從產地到餐桌」名稱,強調「吃在地、品當季」的精神;到了2017年,正式定名為「慢食節」。當時的異象是將台東打造為慢活城市,縣政府還特意去韓國學習觀摩,國外專家也來台走訪,覺得台東縣多個鄉鎮,從生活型態,氛圍、產業類型都很適合發展慢活城市。

慢食節將台東在地及異國美食料理連結起來,不只有市集,還有慢食店家評鑑,認識產地的慢食之旅等活動。不僅在地店家響應,將特色料理端上桌,也讓台灣各地及外國的旅人認識台東豐富的飲食文化。除了原住民特色飲食,還有法國、菲律賓、越南料理等,如同一場高格調的國際美食饗宴。

慢食運動起源於義大利,並非字面上的慢慢吃,而是強調地產、地銷、吃當季品,台東慢食節近年每年舉辦兩場,今年已經是第16場,每一場都有不同主題,一開始是依照時令在地食材,後來加上文化主題,家族團圓時會吃什麼、強健體魄吃什麼;之後又介紹即將消失的作物;最近則是以在地特色早餐為主題。除了呈現在地特色的飲食風貌,還用在地的月桃葉、香蕉葉取代塑料包裹,將傳統包裝也變成招牌特色。

慢食是國際運動。

陳怜燕說,像慢食節這類活動,店家須放下生意前來參與,從賺錢的角度看來似不划算,也無法創造出如連鎖餐飲業般的收入,但店家受鼓勵發展特色,反而自成一格,獲得國內外消費者肯定。

她說,地方創生的精神就是五餅二魚的精神,是看自己手中有什麼,獻上為神使用,就會看到奇蹟。地方創生對於台東來說非常重要,因為當地沒有高度資金密集的產業,最大條件就是發展地方創生,藉此營造人際往來,使得社區精神可以一直傳承下去。

以前當地農民認為年輕人不會回來接棒,也許打拼一輩子的基業,日後就後繼無人。但當創生將各地特色發揮出來,以團體作戰打出台東品牌,再配合健康城市的推動,年輕人看到在家鄉有發展,就回家了。現在青農返鄉,還開發文創產業,很多年輕人學設計或觀光的,就將專業用於重新設計工廠、餐廳、民宿、伴手禮店。

生生不息 人口遷入 帶動活力 
陳怜燕說,地方創生最大的使命,就是傳承,讓兒女的心轉回向父親,除去世代的脫節。期望世世代代傳承,不只這一代的成果發光,下一代更可加入自己的創意。

陳怜燕說,因為整體品牌的營造,使得向來人口都是遷出大於遷入的台東,在2014年的人口統計上,出現黃金交叉,遷入大於遷出。而青年農民明顯增多,過去很多競賽獎項都是年長者出席領獎,後來轉變成領獎者年齡層愈來愈低,冠軍米領獎者都是年輕人。

不只是年輕人返鄉,還有外地人移居。在慢食節徵選評審時,就發現竟有一家民宿餐廳,請的是台籍法國三星米其林主廚。原來這家民宿是科技業老闆退休到台東所另起的事業。為了參與慢食節,聽當地媽媽們說,曾經有一位在長濱當過替代役的役男廚藝了得,還在法國學有所成,因此民宿老闆三顧茅廬,前往巴黎邀請他回來,推出台東第一個無菜單料理餐廳。推出至今一位難求,還限定住宿客優先;也因著這位廚師到長濱,帶出一群在地招募的年輕廚師。

台東慢食節。(圖/翻攝自臉書@慢食台東)

起步需要政府 長久靠能力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外國人定居在台東或成為台東女婿後經營餐酒館。陳怜燕說,因為地方創生所創造的誘因,曾有媒體調查台灣年輕人願意到哪個城市創業,是由台東獲得第一名。

陳怜燕提醒,地方創生最重要的根基還是在地人。在起步時,需要政府的幫助,終極目標則是讓地方有能力生生不息。政府資源可以幫助壯大規模,然而地方必須藉此做到在市場上有競爭力,最終不要依賴政府。

像是利嘉國小的利卡夢梅之宴音樂會,使用政府經費補助,因多年舉辦,已經變成地方上的傳統,因為常常請國際知名音樂家,也獲得更多企業贊助。每年,梅花開的季節,部落及各地遊客就期待利卡夢梅之宴。音樂會時逢梅子收成,老師就帶著小朋友做醃漬脆梅,充分利用地方特色進行食農教育,成為當地亮點。

台東縣藝術人文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張中元,是利嘉國小退休校長,也是利卡夢梅之宴音樂會發起人,他說這項已經辦了25年的地方盛事,最初單純是因著教育理念,想把殿堂藝術帶到部落,讓孩子輕鬆坐在草地、躺在樹下自在地欣賞古典音樂,希望看到孩子因藝術而感動。

張中元從1999年調任到利嘉國小時,先是商請音樂家好友陳冠宇演出,第一場就來了八百多人,使活動一炮而紅。第二年大提琴家張正傑演出,更是使利嘉部落大塞車。這些年陸續有美國鋼琴第一夫人史蘭倩斯卡(Ruth Slenczynska)、小提琴家胡乃元、國家交響樂團等國際知名音樂家,讓利嘉部落在愛樂者及到訪遊客心中名號響亮。

張中元說,因為辦音樂會的初衷是為了教育目的,因此不單辦活動,利嘉國小還舉辦固定的古典音樂及藝術導聆。音樂會中學生是重要的來賓,學生總是坐在前排;並且也總以原住民音樂開場。

在梅樹下享受利卡夢梅之宴音樂會。(圖/張中元提供)

必須加上生命力創生及精神層面
這項音樂會使部落群策群力,指揮交通、整理環境,學生協助收拾場地、維持會場秩序,部落意識因此更為凝聚,都以利嘉部落為榮。部落人士有時到市區辦事,都會介紹自己就是來自辦古典音樂會的部落學校。也把離鄉背井的村民連結回來。

雖然目前沒有明確統計對人口回流的影響,但從五、六年前利嘉國小學生只剩三十幾名,現在增加到五、六十名,加上幼稚園孩童更達七、八十人,相對於大環境的少子化導致諸多學校因而裁撤,是逆勢成長。足以說明家長在此地工作,且對於當地教育有信心,願意把孩子放在這邊。

而從往年跟縣府申請經費、向企業募資,今年更是有在台北事業有成的台東人,已經預約明年的贊助。張中元說,偏鄉的孩子競爭力或許比較弱,但透過音樂藝術教育,卻能讓孩子生命力會增強。談創生時必須加上生命力創生及精神層面,創出新生命,不只在經濟層面消弭貧富懸殊,在知識、精神層面更需要弭平差異。

津和堂城鄉創意顧問公司創辦人郭麗津,就因為承辦慢食節愛上台東,並在2013年移居台東,在此結婚生子。

郭麗津說,以前台東在飲食方面,僅有池上便當較為著名,但其實台東的飲食文化及日常生活是非常豐饒的;像是部落之間鄰居交換食物的習慣,移居而來的外地人帶來的特色小吃,原本就適合推動慢食。

台東飲食文化豐富。(圖/翻攝自臉書@慢食台東)

創生非只為觀光 更重在地扎根
郭麗津說,慢食節已發展出共學共創的群體,成立慢食協會,更為台東累積飲食文化知識。當地慢食業者因建立起品牌,更在疫情時挺過風暴,除了最嚴重警戒的那幾個月外,並未受到太大影響;像是知名的池上米出貨量成長為三倍,還因國人報復性旅遊,店家生意在疫情中也有春天。

郭麗津說,慢食節已成為國際旅人的一場約定,但更有意義的是,慢食社群有不少返鄉人或是移居者,許多回鄉年輕人在此找到方向。像是一位做山西麵食的婆婆,就透過慢食運動,發展為店面,如今兒孫都回來幫忙,三代同堂齊心經營。店家也由一開始以服務觀光客設計套餐為主,也轉為加強服務在地。創生並非只為帶來觀光,在地市場及當地能量是更重要的,像現在慢食節除了爭取政府經費,舉辦國際論壇,也辦理兒童雙語廚藝教室,讓慢食文化的能量深入家戶。

相關新聞:

創生.創新 生生不息的力量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