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供圖╱邵聞思 整理╱王淑斐
上期文章中,從多元主義文化的挑戰思考基督徒當有的回應。本期文章將細看如何以神學詮釋文化。
神學層次
神學思維的探討需要有清楚的頭腦和清晰的洞察力。大部分的人讀聖經是為了解聖經記載的事件及內容;神學則是進一步的解釋,需要嚴格的訓練。對於聖經信息的了解與神學真理的學習,可分為五個層次。(圖一)
一、 聖經本文內容、結構、背景、時間系列
了解聖經信息的第一個層次,是認識聖經本文內容、全本結構、書卷的背景、成書時間如何與歷史接軌;不只為了得到客觀資料,還要明白作者當時的文化背景及主要命題。通讀聖經,掌握全盤內容和各卷銜接,才能了解神啟示信息的深意,也才能做進一步的釋經、應用。在此資訊氾濫的時代,人們的專注力和耐心變得很有限,教會和信徒都需要被鼓勵與提醒,回到讀經的根本,不單截取篇章。
二、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釋經學
釋經學即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透過歷世歷代和當代聖經學者,所忠於的共識準則,有系統、規律地解釋經文。
正規的訓練是以希臘文或希伯來文聖經為主要的釋意起點。華人慣用的和合本聖經,翻譯底本是英文的《欽定版聖經》(King James Version);最早的英文聖經是從德文翻譯過來的;最早的德文聖經是從拉丁文翻譯來的;拉丁文版本從希臘文聖經翻譯來的。希臘文又有古希臘文,古希臘文和聖經時代的希臘文又不太一樣。上帝在那麼久遠的年代,藉著衪所揀選的作者,用當時所使用的語言,寫下來的聖經文本非常寶貴。只以中文和今天的語言、文化背景來解釋聖經,有時會顯得粗淺。
一位專修聖經語言的年輕學者,學過亞蘭文、蒲草文、希臘文、希伯來文、拉丁文、德文、法文。當她鑑定拜占庭時代第10世紀的聖經文本,為了求證某一句話,某一論點,就要查考很多書籍,且與很多學者互動,才能正解原文。之後得以將研究結果留在全世界所有學者共用的希臘文版本聖經的注釋裡。可見釋經需要結合許多學者,聯絡研究資訊,才能讓後人在累積的基礎上,對神的話更深入認識。
從小小的窗,得以窺視真理的浩瀚,可見讀經、研經、釋經,需要投注時間與心力。在講求快速和便捷的今天,釋經學已邊緣化了,然而不操練釋經的基本功夫,查經、講道時容易有偏差。
信徒使用聖經注釋書(Commentary)時,需要了解作者的神學立場,才能知道這位學者如何解釋聖經。信徒也要有洞察力和分辨力,這就回到第一層次對本文的了解,否則怎能看出注釋書作者釋經的立場?解釋聖經最重要的是上下文,不能脫離經文或書卷當時的時代與文化的背景及處境。
三、聖經神學與系統神學
在20世紀系統神學成為顯學。許多的討論,譬如:是否一次得救永遠得救;耶穌基督是神?還是人?怎麼證明耶穌是神的兒子?三位一體的神,是三位?還是一位?這都是系統神學的辯論。
然而若沒有聖經神學的基礎,系統神學的辯論可能導致偏差的結論,違背聖經文本的原意。聖經神學是指從66卷書的信息,找出主題信息的連貫性,建構整全的聖經信息藍圖,並找出整本聖經的主題(thematics)。
要是將聖經的主題信息切割成片段,斷章取義,信仰就成了零碎片斷。若把這些片段照著人預設的想法拼湊成對神的認識,這其實是編織偶像。重回聖經,綜觀全本,橫覽各書卷,建立整全、正確的聖經神學藍圖,成為系統神學的基礎,再往上建構應用神學。
四、更新全人的應用神學
倫理學、宣教學、文化學、人類學、輔導學等等,都是應用神學的範疇。我們比較傾向於實用主義,也就是追求解決的方法,我們的興趣是有人告訴我們當如何行,所以上帝的恩典常被當作生活的拐杖。從聖經真理發展出來的原則,才能引導信徒在真理的基礎上,以合神心意的方式待人處世。然而神的話不僅提供實踐的方法,最根本的是更新全人。若非認清恩典、救贖的本意,只要求信徒饒恕、和睦,是限制了人對真理及對神的認識,也製造了做不到的挫敗感。
例如我們用偏差的福音信息帶領人進入教會,但是這人對福音的本質沒有整全的了解和認識,幾十年以後,他在真道的歷程可能會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另一個錯用應用神學的例子,是曾盛極一時的成功神學,提倡只要信了耶穌,就會一帆風順,大大蒙福;向上帝禱告,上帝一定聽你的。幾十年來許多信徒已經明白,成功神學是毒藥,痛苦時吃下,就會忘記痛苦。 成功神學帶領人離開了福音的本質,而傳達一個以人為中心的信息。
在人文主義影響下,基督教不知不覺落入個人主義,只在乎個人和神的關係,無視教會整體的見證,以及肢體間的連結。不喜歡或不同意教會的節目、做法,就換教會,不關心教會整體或其他肢體的需要。
傳講信仰應用時,或許需要省思:講的是自己的推理,還是神的真理?神的眼光和心意是否超越目前的處境或難題?
神學對文化的詮釋
研究神學必須細察文化本質。神學思維,是根據神話語的準則評估世界的表現;解釋神的話,也試圖解釋世界文化。從文化世界觀來審視所服事的族群,必須同時涉及聖經和文化的詮釋。
很多人以為神學是形而上,抽象虛無,與文化和現實生活無關。然而我們信的神,是又真又活的神;神學足以且應該詮釋文化。
當代西方文化認為,要能清楚解釋並有證據,才能接納基督教信仰所秉持的信念框架。神學思想史上最關鍵的問題是,不同民族達成人類生活意義和價值的所有信念框架,是否在本質上都是神話。這是19世紀懷疑主義進入基督教的結果。懷疑主義認為聖經所記載的事件和內容,多屬虛構的神話,是迷思。但在之後的神學探討裡,許多學者駁斥懷疑主義。
到了後現代,講求的是創新,認為特異獨行、標新立異是美德,從而產生前所未有的對聖經的解釋或論述。聖經的主題信息不變,因此聽到如此「新奇」的論點時反而要留意,更需明辨。
上帝在聖經文本已啟示我們現實與真理,就算從不同角度詮釋,也不能創出新的事實和理論。信徒需要以合乎上帝的思維來思考、詮釋文化。好比當基督教尚未成為羅馬國教時,信奉耶穌的人不被社會接納,且被希臘、羅馬人稱為異教徒(atheists),就是說信奉耶穌的這群人不信奉當時的任何宗教。蘇格拉底就是因為挑戰希臘人普遍信仰的神祇而死。了解初代教會當時的背景再讀使徒行傳,會有完全不同的看見。
再以18世紀英國歷史學家吉朋所著《羅馬帝國衰亡史》(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by Edward Gibbon)一書為例。作者不是基督徒,他對羅馬帝國衰亡的思考角度,就和早期教父奧古斯丁極為不同,說明對文化歷史的世俗詮釋和神學詮釋的對比。
Gibbon 認為羅馬帝國之所以崩潰衰亡,是基督徒滲透進羅馬帝國所產生的破壞力。奧古斯丁著作的《上帝之城》(The City of God),不僅是羅馬帝國的歷史,更是一本關於世界歷史的基督教哲學,對於人類的文化和宗教根源,做了透徹的神學分析。奧古斯丁認為人類歷史的進程是兩個城(或稱兩個群體)間的爭鬥:「地上之城」(人的城)與「天上之城」(神的城)。透過神屬天的啟示,可以知道上帝之城將獲勝。這是從聖經精髓得的結論。奧古斯丁以神的旨意為著作的基本框架,從上帝的角度、思維審視歷史,這也是當今信徒需要學習的。
下面是幾位20世紀知名學者對文化的詮釋:
◈凱柏(Abraham Kuyper, 1837-1920)
位荷蘭改革宗加爾文主義的神學家,主張「基督在人類生活各個領域具有主宰地位。文化不是一些中立的、非神學的活動,而是一種既有的宗教活動。」任何種族文化都有宗教性質的信念框架,否則不成文化。他又說:「神聖與世俗之間的二分法是錯誤的。兩種世界觀和人生觀正在進行殊死搏鬥。世俗世界觀和聖經世界觀,前者在自然主義原則的基礎上建構其世界觀,後者則從基督教原則建構其世界觀。」
自然主義是指眼見為憑的外在世界,人死了沒有靈魂,沒有另外一個世界。聖經教導全民皆祭司,聖俗不應區分;沒有甚麼工作絕對神聖,也沒有甚麼活動完全世俗。基督徒是屬神的人,生活的全部都屬神;信主之後委身於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做飯買菜、教會服事、職場人際互動……,柴米油鹽醬醋茶,都要降服於神的主權下,都是活在主的面前。傳福音時也要傳達這樣的信息,免得產生分隔化(compartment),上班時跟著不信主的人行動,在教會就表現得敬虔。
凱柏提出很重要的觀念:只要是屬主的人,生活的所有領域都屬神。詩篇1篇裡對義人的路和惡人的路分得很清楚。兩種世界觀和人生觀,一直在信徒內裡衝撞。天路歷程一定會有很多挑戰、試探、誘惑、陷阱、掙扎,認識真理,能幫助我們選擇堅持向著正確的標竿直跑。
◈杜義為(Herman Dooyeweerd, 1894- 1977)
這位荷蘭哲學家認為文化的根源是宗教性的,每一種文化都由宗教的根本動機所驅動。過去某群人或某種文化崇拜某一神祇,如日神、月神,由此宗教行動衍生相應文化。根本動機是指個人或社會生活的基本方向,動機帶來動力,動力帶來能量,驅動著往一個方向前進,其能量和方向的來源是人的心。行為的動機由心發出。杜義為清楚闡明每一種文化都是由肯定上帝或否定上帝的根本動機所驅動。
◈田立克(Paul Tillich, 1886-1965)
這位深具影響力的德裔美籍神學家,同意凱柏與杜義為的看法,認為文化在本質上是宗教的。作為人類基本上是一種宗教的試驗,但人類在三個主要方面受到威脅:死亡、罪疚,和無意義的焦慮。人人必有一死;罪疚感讓人覺得永遠達不到上帝的標準,不知道是否能蒙上帝接納,不知道夠不夠好,做的對不對。第三個威脅是覺得活著沒有意思,一天吃三餐然後睡覺,起來再吃三餐然後再睡覺,沒有目標,沒有意義。這三種的焦慮使人沒有安全感。田立克對人類狀況和人類文化的解釋,是本體論或存在論,認為宗教是文化的實質,文化是宗教的形式。
他常被引用的一句話是:「誰能讀懂一種文化的風格,誰就能發現他的終極關懷,他的宗教實質。」例如中華文化強調實用主義,所以華人的終極關懷多是此生蒙福,順順利利、平平安安、福福氣氣、兒孫滿堂,這些實際、有形、具體的福氣。
◈巴特(Karl Barth, 1886-1968)
這位瑞士籍神學家影響深遠。他認為世界是神救贖活動的領域,而不是源頭。儘管人類文化可以受神的命令和神的應許影響,但神的國度將永遠超越人類的成就。這句話否定了所謂的人定勝天。基督徒的思維不可以忽略神的國度;神的國度一定遠超過人和教會的成就。信徒需要知道上帝真正關懷的是甚麼,教會要成為神國度謙卑的見證者,而不單是管理者。
福音整全的框架
貫穿全本聖經的信息,就是福音整全的框架,包括創造、盟約、國度三要素。(圖二)
不少信徒傳講福音時,只聚焦耶穌基督做的工,但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真神,是同尊、同榮、同時間一起,一直翻轉改造(transformation )。我們所信奉的是創造的神,祂是創造宇宙天地萬物和人的主宰,並在創造裡啟示自己為三位一體的神。當面對不曾接觸基督教信仰的人時,可從傳講創造入手。
整全福音的第二個層面是盟約。基督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死,死後復活、升天,坐在父神寶座右邊,不斷為眾聖徒祈求,這是盟約的關係。耶穌把神與人所立的盟約,藉由基督的工作,透過聖靈降臨,帶到人心中成為實際。
第三是神的國度。信徒要有眼光看到上帝在整個國度裡一直進行的工作。神學是用來解釋福音整全的框架:以創造解釋盟約;以盟約解釋國度;以國度再解釋創造。經由解釋連結三要素,才是福音整全的框架。
認識了神學對文化的詮釋,以及整全福音的框架,下期文章中,將從新舊約來看神的子民如何跨越多文化處境。
思考問題:
• 你對神學有甚麼認識?在哪一個層次上遇到挑戰?可以如何突破?
• 你如何以神學眼光詮釋所處的文化?你看自己是受文化影響,或是影響文化?
• 你對整全福音框架的三要素有何了解?如何在傳福音時帶入這三要素?
參考書目與資料來源:
• Carson, D.A., and John D. Woodbridge, ed. God and Culture.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Publishing, 1993.
• Larkin, William, and David Cashin. Culture and Worldview Course Curriculum. CIU, 2006.
• Sire, James W. The Universe Next Door: A Basic Worldview Catalog. Downers Grove, IL: IVP Academic, 2004.
• Smart, Ninian. Worldviews: Crosscultural Explorations of Human Beliefs.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2000.
• Vanhoozer, Kevin J. “The World Well Staged? Theology, Culture, and Hermeneutics,” in God and Culture.
〔作者簡介〕邵聞思師母,現與丈夫牧養教會並進修神學研究哲學博士;曾任職專業企管、財稅和電腦通訊。在家教育兒女成長期間,完成道學碩士;曾致力於神學教育、在家教育、婚姻家庭事工、門徒訓練、聖經教導、歐亞宣教與植堂,以及傳道人訓練。育有成年三子一女,有四個孫兒女。
本文取自《神國雜誌》71期:神國知行-文化 KNOWLEDGE &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