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走進位於台北市大同區太平市場,早市攤商的叫賣聲、熙來攘往的採購人潮,好不熱鬧。
巷弄中的延平基督教會,被台北市文化局文資審議會通過指定為市定古蹟,保有日治時期哥德式教堂建築風貌,已是國家與城市重要文化歷史與宗教資產。門前古樸紅瓦屋頂牆面上「信耶穌,得永生」清楚述說著從1925年,日籍宣教士中田重治牧師從東京遠渡重洋在基隆登岸,來到大稻埕,跟這地居民搏感情、領人歸主的宣教佳美腳蹤。
數十載的歲月流轉,保有1937年建堂時建築特色的延平基督教會,已由「大稻埕囝仔」謝睿彬牧師接下宣教的棒子,繼續譜寫「傳福音給萬民聽」的故事。
保有初建堂時風貌 建築巧思訴說上帝榮美
走近延平基督教會駐足觀看,這座古蹟的歷史感與建築特色一目了然。外觀是紅磚造加上洗石子工法(以人工用噴水器將水泥洗去部分,使小石粒露出)裝修,教會大門是多層次厚實的尖拱門設計,尖拱門上方左右兩側皆有十字架圖騰,教會外觀上層有尖拱窗及女兒牆上的牛眼窗。三面尖拱窗,蘊含「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福音意涵。
牛眼窗上方的塔樓是哥德式建築的小尖頂,現在的台北市已經非常少見這樣保有最初起造原貌的基督教會;經官方公告且認證是「具有高度歷史、藝術價值,建築本體維持優美的量體與和諧比例」的市定古蹟教堂。
具有台北市古蹟管理維護人員合格認證的謝睿彬牧師說,小尖頂因被颱風損毀,昔日的教會傳道人便在塔頂立起了十字架,成為當地明顯的地標。在教會歷任傳道人的努力下,保留了教會最初興建的磚牆、扶壁,尖拱窗、磨石子教會講台、中柱式桁架屋頂,以及會堂兩側的菱形尖拱窗。在記者採訪這天,陽光照射在菱形尖拱窗,原本的透光玻璃,頓時化身彩繪玻璃,猶如置身歐洲的教堂,充滿藝術感。
謝睿彬牧師說,每次他為慕名而來的參觀者及團體導覽時,很多人看到尖拱窗竟然會從透明變彩色都嘖嘖稱奇。他會說明,其實早期的教會傳道人及建築師在起造會堂時,就清楚領受到「神就是光」(參約翰一書一章5節),所以特別選用可以讓自然光經透明窗折射後,成為彩色玻璃的工法;而這樣具有歷史感及藝術感的菱形尖拱窗,也見證了早期傳道人的用心以及上帝創造萬有的奇妙可畏。
教會建築就是台日合作宣教佳美腳蹤
謝睿彬牧師表示,正因為刻意保存了台籍傳道人石安美牧師(從中田重治牧師與美國籍考門牧師與妻子,在日本創設的東京聖經學院畢業後返台)及林天生牧師募資建堂的原貌,所以即便經過幾十年的光陰流轉,這間外觀非常具有歷史感的哥德式建築風教堂,依然可以跟在地居民以及慕名而來的遊客對話。
連大橋頭捷運站的出口,以及當地的太平國小的人行道上,都特別設立導航磚,告訴眾人位於大稻埕太平市場巷弄內的延平基督教會,由日本宣教士及台籍牧師共同攜手宣教、傳福音的佳美腳蹤。而台灣第一位女牧師李幫助牧師,也在1947年協助延平基督教會的整建。
謝睿彬牧師說,延平基督教會採哥德式建築起造,特色就是由檜木材質的主梁及旁邊的橫梁,構築成中柱式木桁架屋頂,即便是幾十年的時間過去,經歷無數的地震仍然非常牢固。教會的扶壁及尖拱窗非但是建築特色,扶壁更穩固教會建築主體不被震倒,教會的牆壁是以清水紅磚以層疊的工法砌造,比一般的教會建築物更為厚實,這都是起初建造時,經過建築師精密的力學測量,確保建築物的穩固性不會因為天災受到破壞。
教會外牆也蘊含設計巧思,菱形尖拱窗上方是紅磚,古樸風的外牆兼具藝術感及歷史感,謝睿彬牧師在為參觀者導覽時,都鼓勵大家:「具有歷史感及藝術感的特色教會建築固然吸睛,但希望更多人也能花時間去了解這個教會的宣教故事,以及教會的力量盾牌──耶穌基督。這樣這個教會建築才有特色及故事性。」謝牧師會提醒遊客,若是一間教會建築美輪美奐,但已經停止聚會,那就失去了神的同在,沒有上帝在其中的教堂,充其量只是建築物,不是神的聖殿。
謝睿彬牧師說,其實這座具有台日聯合宣教珍貴歷史意義的教會,曾一度面臨夷為平地的危機。謝牧師說,因為日本二戰戰敗時,把台灣還給國民政府,教會所在的土地被登記在當時日本政府的財產,變成國有土地。多年前,國有財產署發公文給延平基督教會,要求一個月內就得把教會建築物拆掉還地,他就禱告尋求神的帶領、求神掌權。
教會一度面臨夷為平地危機 神動工翻轉
消息傳出後,不但厝邊頭尾的鄰居都很關心,包括中央及地方的民代,以及很多歷史文資及建築專業的人,很多都不是基督徒,但識與不識的人都來提供教會協助,後來教會向台北市政府申請提報文化資產保存,上帝帶領保守、經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文資審議委員會評估後,通過指定為市定古蹟,而且教會可以繼續有使用權。謝牧師至今猶記,那是文化局的「第一百次文資審議會」,感謝上帝調動萬有協助,讓神的至聖所得以保存,一切都是上帝的動工、恩典。
謝睿彬牧師說,從早期孫越主演的《老莫的第二個春天》以及楊惠姍主演的《我就是這樣過了一生》,到近期的獲得金馬獎的《美國女孩》的劇組,都曾經借用會堂取景,謝睿彬牧師願這間哥德式建築風的古蹟教會,成為跨越時空跟當代人對話、認識信仰的空間,不但聆賞建築之美,更成為認識信仰的管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