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4 影響力聯盟

如何與孩子對焦? 掌握這招,親子溝通不再氣呼呼

檢舉
果子傳媒 果子傳媒 追蹤
親子溝通最常見的狀況是,爸媽直接下達指令糾正…,結果大人抓狂,小孩暴走!到底親子溝通有什麼撇步,才容易達成共識?!

◎整理編輯 / 蕭乃樺

情緒對孩子的發展和學習至關重要,如何影響孩子的行為思想,可以從了解情緒開始。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常常是下達指令直接糾正,往往不能達到期待的成效,甚至一不小心就形成對立,大人抓狂,小孩暴走。到底親子要如何溝通,才能達成共識呢?

累了嗎? 你也是「十點鐘媽媽」嗎?

茜茜形容自己就像「十點鐘媽媽」,累積一天的壓力,回到家跟寶貝相處,頂多維持2小時親聲細語,晚餐結束到就寢前,就開始忍不住情緒地碎念:「功課做完了沒」、「還不去洗澡」、「玩具還沒收…」最後自己失控情緒爆炸:「到底有沒有把我的話聽進去?」茜茜不想因自己疲累一整天而莫名遷怒孩子,又不知如何讓孩子把話聽進去。

溝通不再氣呼呼! 請先確定「孩子的注意力」在自己身上

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非常需要父母的耐心和理解。與其扮演母老虎:「我說的話你到底有沒有在聽?」不如思想如何讓孩子願意聽我們說。「與孩子情緒對焦」這本書提到,溝通時首先要與孩子對焦連結,確保孩子把注意力放在我們身上,讓他知道,我們正在溝通一件事。清楚表達想法,也確保孩子理解我們所說的內容。

有時孩子注意力還停留在自己的憤怒情緒,或有興趣的事物(例如電視,三C,玩具…等),他不是沒聽進去,而是沒有專注。這時可以走到孩子的面前,跟他站在同樣的高度,眼睛對著眼睛,再說:「媽媽現在有件事要跟你溝通,可以請你先放下手邊的事嗎?」先引導孩子把注意力放到我們身上,再進入溝通模式,來傳達所要說的。

提出「滿足彼此需求」的共好方案 孩子更樂意配合

孩子專注力有限,與孩子對話時要精簡。多聆聽孩子的想法,確保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聲音被聽到,且受到尊重。有些孩子無法用言語表達情緒,可以觀察他們的身體語言,例如姿勢動作和面部表情,以了解孩子的狀態。溝通中,多鼓勵孩子提出問題,確認他們是否明白父母表達的,同時也幫助父母,透過他們的回答,更理解小孩的思維。

叫正在玩積木的孩子去洗澡,孩子是有壓力且失望的,此時,不妨事先表達,你希望他在幾點前完成洗澡這件事,好讓媽媽洗完衣服也可以早點休息,提出一個雙方都能共好的方案,讓彼此的需要都能得到滿足,孩子感受到被同理與被尊重,就會願意和父母共同完成任務。

再忙也要聊聊天 每日精心相處一刻鐘、情感聯繫一輩子

不論多麽忙碌,每天與孩子至少有15分鐘的互動:父母必須放下手邊的工作,給孩子百分之百的專注。聽聽孩子在學校發生什麼事?跟同學的互動?今天的心情?若是學齡前的幼童,可以講故事、陪他玩遊戲,即便只在旁看著他組合樂高,都讓孩子感受自己是被重視的。要讓孩子自由發揮,別下指導棋,建立他的安全感與自信,而不是做這也不行,做那也不行……。

建立情感聯繫,聆聽孩子的聲音,和給出時間陪伴,能有效增加彼此的信任和安全感。長期處於支持環境中的親子關係,即便擦槍走火,也能有方法引導並處理情緒。孩子當下被糾正或責罵,也能明確對焦問題,知道自己仍是父母的寶貝,不會有不被接受、被排斥的自我評價。這才能打造一個可以進入好好溝通模式的的優質情境。

本文由 古典音樂台《愛的記事本》節目授權重新編輯整理 ~ 收聽本集內容  (果子傳媒提供)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