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硯美
近來討論熱度一直不退的莫過於是「人工智能」(AI),而人工智能的運作,必然的要素就是「大數據」(big data)。「Data」是一種以數據方式儲存的資料,對應在人的身上,就叫做「記憶」(memory)。
當我們不斷憂心AI會如何取代人類現有的工作,自身的競爭力衰退、會被社會淘汰,有一件事情或許我們真的發現的「太晚」,就是大概近二十年來,我們的「記憶」逐漸被轉為「數據」,也就是我們不再是儲存記憶的「主體」,我們的電腦、手機等設備才是,近幾年,雲端的儲存空間才是。
再加上「演算法」的出現,每一個我們消費的經驗、在搜尋引擎輸入的關鍵字、瀏覽過的網站,都成為數據被傳送到各個常用的平台上,再按照我們的「喜好」無窮無盡地向我們推送內容。
我們不是現在才要被人工智能取代,而是當我們不再是自己經驗與記憶的主人,那麼記得比我們更多的,更懂我們的,是否才是最能夠掌控我們的呢?
造物者對你我全然了解
現代人難以離開科技設備、網路,可是,早在大衛的詩中,就已經提到造物者的無處不在,並且寫到祂對我們的全然了解。整個詩篇一三九篇,大衛提到我們的任何行為(坐下、起來、行路、躺臥)、任何意念、任何一句話上帝都完全掌握;我們無論去到何處,哪怕我們深深躲藏,在躲藏的深處,上帝也在那裡。
祂是我們早在母胎之中,形體尚未成形,在地的深處被聯絡時,所定的日子「尚未」度一日,祂就已經看見我們將會長成什麼樣子,有什麼樣的人生,祂早將我們的名字,寫在祂的冊上。
整個詩篇一三九篇,不僅是在說上帝對我們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不斷在告訴我們,是祂「主動」與我們建立關係,因為他說:「神啊,你的意念『向我』何等寶貴!其數何等眾多!」(17節)也就是祂不僅具有這樣的「全知全能」,祂也是有意願去全然理解祂所創造的我們。
祂與我們不像我們與人工智能,上帝與我們沒有相互取代的關係,沒有生存利益的衝突,而祂對我們的全然了解,也只有一個原因,讓祂的愛更無阻地流動在我們的生命之中。
一生守著理髮店的職人媽媽
《本日公休》是今年上映的一部雋永小品,由傅天余執導,吳念真與電影《孤味》的監製吳明憲二人聯合監製,並找來金馬影后陸小芬,在睽違大銀幕20年之後,飾演女主角阿蕊這個角色。
故事敘述阿蕊開設男士家庭理髮已經四十年,隨著社會的演進,這樣的店家在城市中越來越少,即使在小市鎮也越來越少見。顧客大多是上了年紀的人,在時間的推進下,有的搬離舊居去與兒女同住,有的患病不能再像從前定期來剪髮,有的就在某刻,生命戛然而止,在人生的列車上落站。
但是阿蕊始終日復一日,開店、打掃,一如既往地將店面掃得一塵不染,將客人要用的毛巾洗好、晾好,再放進加熱的蒸氣箱內備妥。
縱使店裡客人不多,阿蕊總是備著一個筆記本,記錄著每個老顧客的電話,白板也記錄著每個客人上次剪髮的時間,以便提醒對方該來剪頭髮了。
一個人,一間店,一台電話,一本記事本,一塊白板,就成為了阿蕊經營這間理髮店的全部。她不僅獨自用這間店,養大了三個兒女,更照顧了許多客人,甚至四十年間,從第一代剪到了第三代。
不同於城市裡那些大的髮廊、理容院有先進的設備、知名品牌的美髮產品、多樣化的剪染燙護技術,也沒有行銷、廣告、集點送、生日禮等會員服務,她有的,就是一顆「服務的心」,用她所能,做到最好,也用她所關心的,給予最溫暖的。
記得每個客人的需要
阿蕊的細心與用心,再加上她累積的經驗,她看人一眼後腦勺,就能知道這個人的頭是圓的還是扁的,頭髮是細軟的還是粗硬的,這人的性格也都寫在他的頭型與髮質之中。刀刃的接觸是親密的,也是危險的,這讓下刀之人的每個動作、每個細節不能馬虎,阿蕊自己都說,被她剪過頭髮的客人,都會上癮。
然而,真正讓顧客信服的,不只是阿蕊的技術,而是她慷慨付出的那顆心,電影就是從阿蕊的一次「遠行」作為故事主軸,而這次遠行,就是要為著她一直以來的客人,一位老牙醫剪髮。
她並不是第一次做這樣的事,以致三個兒女都輪流勸她,這種又花時間又不賺錢的事情就別再做了。兒子要她把店給收了,在頂樓裝設太陽能板,收租金過日子;同樣當髮型師的女兒阿玲,建議她外出一次就要收個兩、三千塊,這樣才划算。
但是,阿蕊只是將店門口的鐵門拉下,掛上「本日公休」的牌子,店裡是公休的,但是人卻無休,她一個人開著一台老車,顫顫巍巍地去到老牙醫的家中,途中經歷了幾次迷路,還把車子開到了田裡。
平凡是生命偉大的品質
看著《本日公休》中的阿蕊,我想起了也是開理髮店的外公與外婆,外公三年前逝世,外婆今年已經91歲,兩個人都是瘖啞人士。他們很年輕就去瘖啞學校學習剪髮理容,在台北松山五分埔開設一間名為「如光」的理髮廳,也是一開就是四十年,在兩千年初歇業。我自小到高中前的頭髮,全是外婆打理。如今91歲的她,仍會幫我們這些孫子的小孩、她的重孫剪頭髮。
平凡,聽起來是不特別、不突出,沒有什麼特別了不起的,可是,對我而言,一位理髮師,記得「每一位客人」,不只是他們的頭髮,而是他們的生活:生小孩、娶媳婦,家裡人的生老病死,誰考上了高中、大學,誰又出國深造回來。這種「記得」,是人與人、生命與生命之間最寶貴的聯結。
它不是教會裡回報小組人數「表單」上面的「Data」數據,不是節慶裡才在手機通訊錄想起來的「某位朋友」,它或許就是沒有辦法記得很多;就像阿蕊的那間店,在她的兒女看來,規模永遠都是那樣,可是,它卻有永遠無法取代的,就是有個人,永遠把你放在心上,即使你都忘記了,她卻記得。
這種平凡的惦記,這種把日常當作無比重要的記憶,是平凡的,卻也是偉大的,因為它就是一種慷慨、一種付出、一種犧牲,卻也是一個人一生的志願,她的心之所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