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7 基督教論壇報 / 社論言論

【社論】打造未來人才 專業與人文素養都要兼備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本報主筆】與往年相比,今年的畢業季特別讓人覺得五味雜陳,尤其是高教端的表現更是憂喜交加──喜的是許多畢業生帶著師長祝福投入職場,憂的是一些私校在今年舉辦最後一次畢業典禮,未來恐將關校走人。其中更大的隱憂是,還在慘澹經營的末段班大專院校,可能繼續走上關校或併校命運。

學校經營困難,影響學生受教權而關校或併校,固然是台灣教育的一項警訊。不過,從教育目標與價值角度思考,或許有另一個不大受到社會大眾注意的指標,更值得憂心。

獲取知識能力佳 理解情感未提升
每五年舉辦一次的國小四年級國際素養調查(PIRLS),於今年5月16日公布2021年的調查結果,在全球受測的57個國家中,台灣學生整體閱讀表現平均544分,是10年來得到的最低分,卻是台灣從2006年參與PIRLS以來,得到的最佳名次,與瑞典並列第七名。

經由調查結果分析,台灣學生在閱讀文學賞析的「故事體」平均得分為533分,全球排名第17名;不如獲取資訊的「說明文」平均分數為549分,全球排名第7名。這樣的傾向和2016、2011、2006年的歷屆結果類似。

如此結果顯示,小學生從閱讀文章獲取知識的能力增加,但從文章感受情緒和情感的能力卻未提升。

此種差異對台灣學生的素質培養隱約透出一些警訊。獲取知識的能力增加,表示台灣的學生可以藉由閱讀增加本身的知識,長久累積或可提升學生的工作能力;然而情感力未見提升則顯示,學生對於周遭生活環境的認知有所不足,特別是與他人的互動可能產生障礙。

教育強化了知識  缺乏EQ和同理心
台灣從2006年開始參與PIRLS調查,歷年的調查結果沒有太大的變化。也就是說,多年來,台灣小學生的閱讀訓練都強化了學生的知識力,但卻未能提升學生的賞析力。這樣的訓練模式與成果可能從小學延伸至高等教育,所以台灣學生長久接受的教育訓練,可能就是知識的累積,而欠缺賞析力。

當一名學生不斷累積知識卻沒有賞析力,可能產生的結果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以超越他人的知識力為學習核心。如此,可能造就諸多欠缺同理心、無法欣賞他人的知識強者,卻是情感弱者。

若上述的情形敘述台灣近20年來教育的部分剪影,我們或許就更能理解,為什麼在高中與大專院校中屢屢出現歧視性言論,甚至將這些歧視性言論視為娛樂,欠缺對他人的尊重與理解。這就是強化學生知識力,無法同步提升賞析力產生的結果。這樣的落差將會直接反應在就業市場上,亦即造就許多有專業能力卻EQ不足的社會新鮮人。

培養統一的人格  認識智慧的源頭
想要紓解這樣的憂慮,我們應該思想另一種的教育理念,就是博雅教育(Liberal Arts)的重要性。博雅教育在概念上與通識教育類似,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統一的人格」,這種理念已經成為職場中的重要元素。美國NBA達拉斯小牛隊的老闆,也是成功創業家Mark Cuban在2017年一次專訪中說,依據他的觀察,「在十年後,就業市場對博雅教育主修的需求量會高於程式設計、甚至理工科系。」

近年來,台灣有些公私立大學開始推動博雅教育,目標就是提升學生的視野與人文素養。而這種博雅教育的思維與聖經的教導有諸多相同之處,因此在台灣率先推動博雅教育的是一些具基督教背景的私立大學。

從聖經觀點來看,教育的目標從來不是以獲取知識為第一優先,而是經由教育讓人認識人的本質,進而認識真正智慧的源頭,正如聖經所說,「耶和華賜人智慧;知識和聰明都由他口而出。」這也可以讓我們思索,何以現今世界有名的古老大學內都有神學研究相關系所,因為這是教育的根本。

若以上的觀察是正確的,那麼我們回頭看台灣在PIRLS調查中的表現,我們或許應該謹慎思考,如何讓台灣的學生從小就培養賞析力,進而引領他們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建立統一的人格,更是認識受造之人的本質,成為專業與人文素養兼具的未來人才。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何竟、竟自、任憑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愛家真情
尋求公義卻不淪為自義─教導孩子如何面對霸凌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五月花號啟航之地─英國普利茅斯探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