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4 基督教論壇報 / 藝文影視

一趟荒謬卻不凡的救贖之旅─電影《一個人的朝聖》觀後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哈洛總覺得光是寄信給昆妮還不夠。( 劇照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

◎胡慧馨

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聖地,朝聖的動機也各有不同。有的人為了尋找宗教對心靈的意義,有的認為可以獲得特殊的祝福,有些人認為可以重獲信仰的力量,有些則相信朝聖是以皈依和悔改之心與神交會。

在電影《一個人的朝聖》中,哈洛(吉姆布洛班特 飾)踏上朝聖之旅,並沒有宗教上的動機。只因收到罹癌友人的道別信,受到加油站店員分享奇蹟故事的啟發,在寄問候信的路上臨時起意,從英格蘭西南部的得文郡住處,徒步500英里到東北的特威德河畔貝里克區,探望病入膏肓的友人。

這趟歷時兩個多月的徒步之旅,相信透過堅定信念有助友人起死回生的哈洛,必須在電話裡說服不斷責怪抱怨的妻子莫琳,克服自己不耐折騰的體力和沿途潛伏的危險,還要不斷調整自己侷限的眼光與長期以來糾結不去的傷痛。這趟打破習以為常的生活慣性與舊有框架的旅程,過程勞頓辛苦,充滿意外,卻也使哈洛體驗到沿路城鎮鄉村人情和絕妙的自然美景,還有以下的領悟:

前同事昆妮來信表示自己不久於人世;哈洛斟酌半天不知該寫什麼好。( 劇照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

1. 「改變」讓人有自我覺察的機會
退休後與妻子莫琳(潘妮洛普威爾頓 飾)過著平凡生活的哈洛,若沒收到昔日酒廠同事昆妮(琳達貝賽 飾)的告別信,或許晚年就會如此單調、沉悶的直到無聲無息。

這封意外來函挑起他過去職場的記憶,為了略盡同事情誼,在寄信過程中,因為有人與他分享「信念最重要」、「要相信你能帶來改變」,激發哈洛決定抱著「妳不會死,不可能,也絕對不會……」的信念,一步接一步往前行,希望能拯救癌末瀕死的昆妮。

這個即興之舉,讓積怨已久、相敬如冰的妻子莫琳,從不解、批評、憤怒,漸漸轉為自我覺察、自我反省,甚至成為鼓勵哈洛的背後功臣。夫妻長久的互動習慣會鈍化人心,讓人視所有的「難能可貴」為理所當然。當莫琳發現沒人幫她處理家中繁重的工作,沒人陪她說話、吃飯時,「彷彿被人拋棄的感覺」才驚覺內心對先生的依賴。

同樣的,離家兩個多月的哈洛,脫離熟悉的生活軌道後,獨處讓他有更多的時間整頓內心,回顧過往沉澱的點點滴滴。加上出門在外不免遇到刮風下雨、餐風露宿的時刻,讓他感受到家的重要。

哈洛因為一個想改變的念頭,踏上橫越英格蘭的徒步旅程。

沒帶地圖的哈洛,許多時候沿著公路行走。途經泰恩和威爾郡著名地標「北方天使」(Angel of the North)。

2.即使最平常的事,做好都不容易
徒步旅行過程中,哈洛遇到許多人,他們的生活經歷讓他不斷觀照內心,調整觀念。如拿水給他喝的鄉間婦人說:「日常看起來最自然不過的事,如吃、喝、睡覺……要做得好都不容易」,使他發現平常信手捻來的水是如此可貴,睡好覺是多麼棒的福氣。

中途追隨他一起朝聖,宣稱有看到上帝賜下徵兆,內心卻孤單恐懼的年輕人,讓哈洛看到人心的兩極與脆弱,也開始想起自己的兒子大衛。而到英國只能當清潔工,對人熱情卻對感情絕望的斯洛伐克女醫生,讓哈洛了解底層移民的悲歌。

「朝聖」過程中,每個陌生人吐露的生命故事,每處不同的風土民情,都啟發哈洛正視內心那個一直逃避也說不出的傷口。當他最後忍不住大聲哭喊,坦誠內心的遺憾後,終能和心中的愧疚和解,體會時間終會讓痛苦和遺憾多出額外的意義。

哈洛的朝聖之旅被報導,一度吸引許多人加入。(劇照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

3.堅持初心,不隨眾人起舞
哈洛單純的朝聖之旅,故事卻被上傳社群、登上報紙,頓時如同樂齡版的阿甘正傳,走到哪都有人送他食物、向他問候,甚至吸引各路人馬成為「朝聖隊伍」,跟隨在後喊口號。

只是人多嘴雜,意見分歧。有人開始質疑選擇路線,有人動作太慢延誤時間。這樣下去,殷殷期盼的昆妮還要多久才能看到前來打氣和問候的哈洛呢?發現朝聖之旅越走越慢,越搞越複雜,哈洛斷然脫離隊伍,隻身前往,讓想要出名的人自行其是吧!

資深女星潘妮洛普威爾頓,生動詮釋與丈夫關係疏離的莫琳。( 劇照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

4.說不出口、僵化的愛破壞關係
釀成哈洛最大遺憾的,就是不知如何表達愛。成長過程缺乏父母關愛的哈洛,雖然疼愛獨子大衛,但是面對天資聰穎又叛逆的大衛,木訥的哈洛不知該如何表達他的關心,在孩子就讀劍橋大學遭遇挫折和瓶頸時,該說和該做什麼好呢?

任勞任怨的莫琳,對先生也有諸多不滿,但為了面子也不敢向別人提及。這股長期累積壓抑的情緒,讓莫琳一直活在自怨自艾、一成不變的框架裡,甚至有人關心丈夫時,她還心存嫉妒。直到鄰居向她分享生命中最遺憾後悔的事,莫琳才漸漸扭轉封閉的想法,願意坦誠溝通,說出內在真實的聲音。

旅途後半段,哈洛嘗試在森林野地露宿。(劇照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5.人生只拿需要的東西
人總覺得擁有愈多東西愈好。然而,從哈洛「朝聖」旅程得到的心得卻是,最好的人生是擁有剛好足夠的東西,否則就是累贅和負擔。例如,看到農家擺出來給過路旅人吃的農作物,哈洛只取需要的分,這樣既不增加身體負擔,也不會加重包袱。

聖經說,人生都是寄居,也是客旅,真正用得到的物質有限。也如同古言,「廣廈萬間,夜眠七尺。良田千頃,日僅三餐。」擁有超出己需太多的物質,不但消耗精力管理,還易惹人覬覦,帶來爭端。

哈洛在旅途中經過大教堂,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劇照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6.利他的朝聖,成就的卻是自己
哈洛邊走邊寄明信片鼓勵在安寧療養院的昆妮,希望她不要輕易放棄。途中與療養院聯繫,才獲悉自己來訪的消息讓昆妮心懷期待。院中的修女告訴他,孤單的病人一旦罹病,生命消逝得很快,而昆妮因為知道哈洛來訪,便有機會向人分享。可見人如果能多一點信念,生活會因希望更為快樂。

雖然哈洛會說「我不信教」,卻很看重信念。聖經提到,「信就是對所盼望的事的把握,是還看不見之事的明證」(希伯來書十一章1節,新譯本)和「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哥林多後書四章18節)。人生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挑戰,唯有懷抱信心才能讓人有勇氣、有毅力、有耐心面對各種困境;也令人不禁思想,若是哈洛能邀請信心的源頭一起踏上旅程,又會有什麼不同的收穫呢?

莫琳與哈洛終於能正視彼此臉龐。(劇照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最後,哈洛的朝聖之旅是否有讓昆妮起死回生?哈洛對昆妮為何懷有如此強烈的責任感?為了避免爆雷,仍要觀眾自尋答案。

不過,從哈洛為友人出發的朝聖之旅看到,讓人生有所意義的關鍵是,他帶給所有認識或萍水相逢者一種「源於善良的勇敢實踐,產生出來的信心和希望」,而這股信念不僅讓他與最愛的妻子和解,也是一場自我追尋、自我完成,認清心中真正的聲音、並勇敢說出來的成長之旅。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