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1 天路客

絕對的完美並不完美──思想電影《芭比》

檢舉
徐硯美 徐硯美 追蹤
(劇照提供:華納兄弟)

◎徐硯美

人類從出生下來的那一刻,就進入到一個群體社會中;我們既是群體的一部分,卻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即使是最靠近的人,成長軌跡與環境幾乎百分之百相同,都會長成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於是,有一個重要的命題產生了,心理學家阿德勒稱之為「人我問題」或是「群我問題」,也就是我們終其一生絕大多數的問題,都是在處理自己與他人之間的「人際關係」。

一張臉不只是一張臉
聖經記載,上帝要先知撒母耳去到耶西家尋找一個「王」,耶西的兒子排排站出,有的外貌良好,有的身材高大,撒母耳看了就想,耶和華的受膏者必定在他面前。但是上帝卻提醒撒母耳:「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揀選他。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

「外貌」在英文翻譯是用「outward appearance」,「appearance」這個詞彙,更貼近的翻譯其實是「表面」,也就是表象的意思。

女主角「典型芭比」原本過著完美無瑕的快樂生活。(劇照提供:華納兄弟)

在中國有個習慣用詞叫做「刷臉」,意思是「認我這個人的臉」,這不僅是對相貌的認識,更多的是,這張臉背後代表的身分、地位、受歡迎程度,尤其重要的是──能帶來甚麼樣的龐大利益。

所以,一張臉在我們的人際關係當中,在整個社會的運作中,它代表的就不僅是容貌而已;好看只是它其中的優勢之一,它成為一個「表面」,也就是絕大多數人的對人的「判斷標準」。

可是,上帝卻說「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所以,觀察有的人不只須看臉,可能還須觀察這個人的言行舉止,然而,上帝永遠看到最深層的本質──心。這也是為什麼所羅門會在箴言中提到:「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當我們有這麼多的社交平台,許多人都在經營自己的「臉」(表面),花上許多時間、精力來讓它有「完美」的呈現時,會不會真正忽略的,是那顆決定我們一生果效的「心」呢?

芭比日復一日,每天起床覺得一切都很美好。(劇照提供:華納兄弟)

在芭比世界裡,有各具特色的總統芭比、律師芭比、物理學家還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芭比。(劇照提供:華納兄弟)

集所有完美於一身的芭比
《芭比》是今年暑假引起全球風潮的一部堪稱是現象級的電影,無論是電影票房或者是其延伸的討論效應(例如跟另一部電影《奧本海默》放在一起變成「芭本海默」的迷因)。它是由導演葛莉塔‧潔薇執導,由女星瑪格‧羅比飾演女主角芭比。

電影的背景就是用二十世紀銷售最好的玩具人偶,由美國玩具公司美泰兒製造的時尚娃娃「芭比」,以及所延伸的「芭比世界」與「現實世界」的穿越交織而成。

故事敘述女主角「典型芭比」在她的夢幻世界中,所有女性角色(她們也都是芭比)都是各種成功女性,無論是醫生、律師或是政治家,她們不僅自信、美麗又能夠經濟富足。至於她們身邊所有的男性角色,都是具有好身材的「海灘男孩」(絕大部分名叫肯尼),並且他們更像是這些成功女性身邊的「配角」,其中也包括了男主角肯尼(萊恩‧葛斯林 飾)。

典型芭比向好友們展示自己的扁平足。

典型芭比在這個世界中,日復一日,過著毫無瑕疵、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是有一天,這個世界因為她開始有了改變,而隨之變得大大不同。

她發現自己脫下高跟鞋後變成了扁平足;早上不再是翩然地從二樓「降落」在她的跑車上,而是「跌落」;她發現原來自己睡醒是會有口臭的──也就是說,所有的完美開始動搖了。為了找到這個改變的原因,她受到指引,要去到現實世界去找到那個曾經「和她一起玩的孩子」。

芭比和肯尼來到現實人類世界,尋找謎團的答案。(劇照提供:華納兄弟)

不甘淪為配角的肯尼
就在典型芭比踏上這個穿越的旅程時,那位男主角肯尼也不甘寂寞跟著她一同前往。

當他們一同來到了現實世界,肯尼如獲至寶的發現,原來現實世界裡的「男性」有這麼多種不同的樣態,恰恰跟芭比的世界相反;這對長期以來當「配角」,甚至在職業欄上只有莫名其妙的「海灘」兩字的肯尼,無疑是一種「充權」(Empowerment)。

同一時間,芭比跟肯尼從夢幻世界來到現實世界的舉動也被FBI盯上,於是他們向研發芭比的美泰兒公司舉報,此時令人訝異執掌美泰兒的是一群最刻板的「男性」,於是,這就成為了一個雙重辯證,也就是所謂的「完美」是誰眼中的完美?為什麼在這些男性的世界裡設計的男性角色是用來襯托女性的?

芭比試圖尋找曾和她一起玩的小女孩。(劇照提供:華納兄弟)

更重要的是,所有「形象」都要完美的時候,它到底符合誰的要求?如果每一個形象都必須是完美的,那麼人還會是自由的嗎?那人對自我、對他人的思辨從哪裡來?

電影讓我們看見,經營完美形象以獲得社群青睞的芭比和肯尼,雖然引領了時尚與風潮,卻也為此所苦而不自知;而整部電影,似乎就是對於這種社會期待所形塑的「表面」、「形象」進行一次深刻的思辨,來讓我們自問,我們是否也身陷這樣的迷思之中,不可自拔?

每一天,我們是照著鏡子,看著無數待消費的物質,無數待追求的成功清單來告訴自己是誰?因為擁有什麼而定義自己的價值?還是,我們深刻地向自己的心提出這個千古大哉問──我是誰?

肯尼回到芭比世界,引發了一連串風波。(劇照提供:華納兄弟)

(劇照提供:華納兄弟)

沒有一個標籤可以貼在心上
《芭比》用非常娛樂、類型、誇張的手法去諷刺或者說是警示現代人,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我們都受到許多的「標籤」限制,標籤在社會當中已經取代了我們的「臉」。

這個標籤就是各種的「type」(類型),正如年輕人常說:「這個不是我的type」,甚至是「這個不是我的菜」,這代表的是,從聖經撒母耳記到現在,那句「人是看外貌」的習慣依舊沒有改變。更深層的是「人只在乎外貌」,最大的問題是,我們還用「表面來定義自己」。

「那我們的心呢?」肯尼在電影後段,回到芭比世界,徹底翻轉了那個世界的性別政治,他與所有的男性都以「統治者之姿」成了那個世界的焦點。可是,當他遇見從現實世界中回來的芭比,他才發現,他所擁有的「完美」世界,並沒有辦法讓他真正快樂。正如電影開頭芭比的「夢幻生活」,不過是日復一日,無限循環的「已知」。

而決定回到現實世界,迎向各種「未知」的典型芭比,她的心,在抖掉所有標籤之後,她接受成為真實的人的不完美,也走上了一條每天都有所不同的探索旅程。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何竟、竟自、任憑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愛家真情
尋求公義卻不淪為自義─教導孩子如何面對霸凌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五月花號啟航之地─英國普利茅斯探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