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布魯諾(Chris Bruno)
大多數人可能都不太了解立約的關係。即便我們沒有直接了當地說明,但我們往往會從立約的角度看待彼此的關係:「你提供我這些服務,那麼我就會提供你哪些貨物。」這種關係的基礎就是:「你最近給了我什麼好處?」但是在聖經裡,我們看到的是另一種關係:一種盟約。
雖然聖經裡的盟約有點難以理解,不過它有點像是「以關係為基礎的應許並彰顯出忠實的愛」。它是以人際關係為出發點。這表示,它不只是一紙冰冷的商業契約,立約雙方都互相認識並出自真誠的關懷對方。
這也是一個應許。盟約不只是一種溫暖、朦朧的感覺,不只是一個人或者群體確實允諾某件事情,而另一個人或者群體則允諾另一件事情。至終,它的標記就是忠實的愛。雙方都允諾忠於盟約的條件,因為雙方之間存有真摯與永恆信實的愛。儘管這種說法可能會讓人想起婚約,不過每一種約定都應該包括這種守信重然諾的態度。
有條件還是無條件的盟約?
歷年以來,對於我們在古代世界發現的是何種盟約以及它們的運作方式,許多學者一直爭論不休。他們通常從有條件或無條件、餽贈式或義務式的角度來談論盟約;或其他許多角度,例如「宗主─藩屬式盟約」(suzerain-vassal covenant。這是相當有趣的一種)。
我們可以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爭論古代近東盟約之間的種種差異,這些對話也相當具有價值。但我認為不要把聖經裡面所有盟約全都一股腦地歸類為完全有條件或者完全無條件盟約,因為這不是了解聖經盟約的最好方式。
舉例來說,許多學者都主張上帝與以色列在西奈山上所立的盟約是必須嚴格遵守的有條件盟約。如果以色列人不遵守盟約的條件,那麼他們就要接受審判;如果他們確實遵守,那麼他們就會得到祝福。
比如申命記二十七到二十八章這類經文,你讀到的時候就會難以駁斥他們這種觀點。比較申命記二十七章15到26節和二十八章1-5節,如果你不遵守盟約,就會遭到咒詛;如果遵守,就會蒙福。這看來似乎相當容易理解,不是嗎?
如果你繼續閱讀申命記三十章,就會讀到上帝表示,在祝福與咒詛臨到以色列後,他們就會回到上帝面前,而且祂將會把祂的祝福澆灌在他們身上,又「要潔淨你們和你們子孫的心,好讓你們全心全意地愛祂,並且存活」(三十章6節,當代譯本)。
換句話說,上帝將會使祂的百姓有能力愛祂。你繼續往下讀這一章,就會越來越明顯看到此舉的結果就是豐盛的祝福。上帝在這裡是要允諾一個無條件的應許,好讓這盟約的條件必然會得到滿足。雖然這盟約確實充滿各種條件,但這些條件必然會被無條件的滿足。
許多人都主張亞伯拉罕之約是無條件的。也就是說,創世記十五章1到6節應許賜給亞伯拉罕的所有祝福都必然會賜給他及他的後代,不論他們是否始終恪守盟約都無礙。不過,如果你仔細閱讀亞伯拉罕的故事就會發現並非如此簡單。
上帝在創世記十七章中重申祂盟約的應許時,祂也要求亞伯拉罕及男性家屬接受割禮。換句話說,如果他們要領受這個無條件盟約所帶來的諸般應許,他們就需要以遵行割禮為條件。
當閱讀到聖經裡的盟約時,我認為重點是要牢記條件與無條件之間的張力。上帝賜給祂的百姓盟約應許,但伴隨著這一切而來的條件必須得到滿足。當我們了解這些條件如何能夠得到滿足之後,我們就會更清楚地了解福音與聖經故事。(本篇未完。書中尚會進一步介紹上帝與人類的第一個盟約,和亞伯拉罕之約、以色列之約、大衛之約,以及新約。)
貫穿整本聖經的好消息
上文為本書篇章〈盟約〉的部分內容,作者布魯諾(Chris Bruno)多年來教授聖經神學,總結出16個關鍵主題,他以建築物的三種結構――地基、框架(鋼筋或梁柱)、上層結構(樓層)――作類比。
首先,地基是〈結局〉和〈上帝〉,以逆向思考的方式,探索上帝在人類歷史中的救贖計畫。再往地基上建構的框架,是〈創造〉、〈盟約〉、〈國度〉,闡述聖經大故事當中的主幹信息。而其餘的11個主題為建築的上層結構,涵蓋整個聖經信息的血肉,如〈聖殿〉、〈彌賽亞〉、〈以色列〉、〈土地〉……最後,以〈使命〉作為本書結尾。
作者認為,「貫穿整本聖經的信息,就是上帝自己的使命的好消息,也就是祂要藉著彌賽亞耶穌,實現其盟約的諸般應許。而聖經的核心使命就是要傳講這個信息。但追根究柢,這使命不是以我們為中心,它甚至也不是以我們努力傳福音的對象為中心。這使命的中心就是上帝的榮耀。」全書文風簡潔明快,輔以清晰的舉例,有助於基督徒更深入了解與應用整個聖經信息。
如果你想要閱讀這本書,意味著你對聖經神學頗感興趣。當你開始去了解,那麼你就已踏在成為聖經神學家的道路上了!
閱讀更多:https://www.cclm.com.tw/product/12620
作 者:克里斯.布魯諾(Chris Bruno)
(惠頓神學院神學博士PhD, Wheaton College,現服務於美國夏威夷的三一基督教學校。)
譯 者:顧華德
出版社:橄欖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