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30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解開離婚的咒詛 使受傷的心得醫治】陪伴單親家庭面對傷口 最難的功課是饒恕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記者李容珍/採訪報導】「關懷是一種生活的態度。」隨著台灣單親家庭愈來愈多,甚至就在我們的四周,他們面對的情緒傷害、經濟問題,還有親子關係、法律問題等,教會應該如何陪伴關心他們?中華民國溪水旁關懷單親家庭協會秘書長王絲霞表示,關懷需要學習,否則容易變成「在傷口上撒鹽」,甚至傷害到人。

她說,該協會將從神而來的愛心、醫治及盼望帶給單親父母和他們的小孩,鼓勵單親父母建立完整的家庭,透過課程陪伴、關懷,希望他們走出來後,將來也能關心其他的單親家庭。但她強調,要走出來必須自己心靈先健康,先重建自尊自信,才能建立健康的家庭。

單親媽面對經濟問題的因應

王絲霞受訪時也舉很多的案例談到,有的單親媽可能馬上面對經濟問題,通常在陪伴過程中,會先釐清對方目前的問題和需要以及短中長期的計畫。像是有的單親媽媽過去是家庭主婦,沒有一技之長,孩子判給自己時,前夫也沒有支付任何扶養費,單親媽必須馬上出去工作,讓自己有收入來源。

王絲霞秘書長。(圖/受訪者提供)

這時協會會先盤點單親媽媽本身的能力,能夠做什麼工作?也許先從基層的打掃開始,也能照顧孩子。但若孩子比較大了,就會鼓勵對方先有一技之長,參加職訓班,取得相關證照,可以很快找到工作。若對方學經歷具備,也會鼓勵他們找相關工作或繼續往上提升。

不論單親爸或單親媽,是喪偶或離婚,都會有情緒上的壓力;有的人走不過,沒有能力去面對。因此,當對方一開始來求助時,她會先了解對方問題的根源在哪裡,憂傷到什麼程度,或正處哪個情緒裡?王絲霞提到,每個人在離婚時會面對5個時期、18種情緒:

面對5個時期、18種情緒

一、否認期:震驚、麻木、否認、孤立;二、憤怒期:憤怒、責怪、內疚、恐懼、沮喪;三、討價還價期:灰心;四、抑鬱期:悲觀、憂鬱、抑鬱;五、接受期:新的身分、建立自尊、建立自信、建立新生活、寬恕。

不過王絲霞也提到,有些人陪談幾次,經過鼓勵、給出清楚的方向,很快便能站起來;但是,有的人需要每天通話、互動,才能把心中的糾結娓娓道出。

單親家庭需要同理的陪伴。(圖/受訪者提供)

解開離婚的咒詛 對自己的失望控告

曾經有一位單親媽,離婚多年後因為經濟能力不足以供給孩子的學費,無奈地把孩子送回前夫那裡;心裡的孤獨,對自己的失望、控告,都需要旁人陪伴。她鼓勵對方上一些課程,讓單親媽認識自己的價值,使受傷的心能得到醫治。

「是否我的父母離婚,造成我也離婚?是否我離婚,下一代也會離婚?」有一位單親媽為此陷入憂鬱情緒,害怕離婚的咒詛臨到她的家庭,因此不斷控告自己。後來,她讓對方明白耶穌為了愛我們,為我們的罪被釘在十字架上。我們只要向祂認罪悔改,過去的罪便都赦免。她以此讓對方建立自尊和自信,甚至一度考量是否與前夫重修於好?但因前夫的行為仍然沒有改變,甚至涉案準備服刑,因而未復合。這位單親媽媽後來找到很好的工作,看到福音的寶貴,每次服務客戶的時候,都會向對方傳福音。

王絲霞也曾和同工陪伴一位單親爸,對方結婚二十多年,突然前妻說要離婚,對於過去生活重心都在妻子身上的他,覺得非常震驚,連自己都無法明白,因此用不斷工作來逃避傷痛。協會這時會幫助對方梳理情緒,釐清婚姻中真正的問題出在哪裡?經過多次引導,讓對方察覺和正視婚姻中的問題。

透過課程陪伴關懷單親父母。

事業女強人向孩子認錯彼此擁抱和好

令王絲霞印象深刻的是,她曾遇到一位單親媽媽,本身是事業女強人,離婚後為要挽救家族企業,疏於照顧孩子,只給孩子錢,讓孩子獨自一人到早餐店吃早餐。孩子也是睡到自然醒才到學校,因此常常遲到。後來這位單親媽媽結束企業,身心靈也都出了狀況,多年後輾轉來到協會,她先協助對方了解成為單親媽後的情緒和憂傷的狀態。

先前有牧者問她:「妳覺得離婚,自己是否也要負一點責任?」這位單親媽立刻反駁道:「我為這個家庭百分之百的付出,照顧先生、孩子,還有公司,一點責任都沒有,全部的錯都在我先生的身上!」但是當參加完課程後,經過學習探索,這位單親媽察覺到自己過去疏忽先生的需要,本身也有錯。

陪同這位單親媽一起上課的孩子卻分享,有一天家裡停電,他很害怕,打電話遠在大陸的母親,向母親求助,沒想到母親聽完了卻說:「哪裡有燈就往哪裡站!」接著就把電話掛斷,讓他覺得心裡很受傷。這位母親聽完後就嚎啕大哭,對孩子說:「我錯了!」母子當場彼此擁抱和好。

陪伴需要時間 饒恕功課最難

王絲霞坦言,關懷陪伴的過程需要長時間,尤其談到饒恕,很多人要經過十幾年才學會。尋求對方饒恕,並不是認同對方犯的錯誤;此外,也要為自己在婚姻中的錯誤行為,請求對方饒恕。

她也曾遇到一位單親爸尋求孩子監護權的協助,律師問他:「你要重新思索最終的目的是什麼?你到底是為孩子,還是為自己的益處?這是神所喜悅的嗎?」這句話讓這位單親爸恍然大悟,更能釐清問題,做出正確的選擇。

而在陪伴的過程中,有時對方的心情平靜下來,覺得找到目標可以往前進了,但過了一段時間,卻又陷入憂傷情緒,因此再度尋求幫助。但其實她也發現不少來求助的單親爸,思緒其實沒有那麼敏感,沒過幾年多半又再婚。

單親需要陪伴走過艱困時期。(圖/受訪者提供)

傾聽帶來醫治 但也要有界限

溪水旁關懷單親家庭協會創辦人蔣海瓊曾說:「關懷是一種生活的態度。」王絲霞表示,關懷需要學習,平常若會接觸到這些親友,甚至教會小組長會接觸到這些會友,都更要接受裝備。她認為,要有關懷技巧,知道該說什麼安慰、造就和勸勉的話,否則很容易用天然人的方式對應,或是下指導棋,甚至馬上要求對方認罪悔改,對於對方仍在原地打轉而感到不耐煩,「很容易在傷口上撒鹽」。

她說,我們先要傾聽,「傾聽就帶來醫治」,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同理和接納,然而傾聽也要有界限,不是任對方講三、四個小時;要讓對方了解「自己是否有憤怒的對象?有無化解的可能?如何幫助自己化解?」而不是去評斷誰對誰錯。

她遺憾地說,曾有一對高學歷夫妻經過教會的教牧諮商輔導,但到後來連律師都建議他們辦離婚。當這對夫妻前來尋求協會的幫助時,考量孩子還小,猶豫是否要離婚。經過她和同工一段時間的陪伴,夫妻也來上課,終於彼此和好。原本以為他們的家庭從此步入正軌。沒想到過了5年,兩人還是分居,令人感到人的幫助仍然有限!

她認為,回到婚姻中如果沒有認真對付自己的問題,仍會落入過去的光景。婚姻要不斷學習、耕耘,在家庭建立祭壇,知道彼此需要,不斷從神支取能力和帶領是非常重要的。

相關新聞:單親不單行 陪伴單親家庭走過幽谷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