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1 好牧人

【睿智雞精特別號】宣教師的憂傷

檢舉
林鴻信 林鴻信 追蹤
梅監務牧師經常走到廟口和大街,大聲用台語說:「上帝的兒子不見了!」等人群聚集過來,就開始宣講福音。(翻拍自彰基文史博物館)

◎林鴻信(基督教研究智庫理事長)

宣教師梅監務(Rev. Campbell Naismith Moody, 1865-1940)來台前後30年,由於健康情況,他曾數度出入台灣,總共在中部傳福音大約17年,他在人生最後的日子非常憂傷,深刻體認到本地人接受的福音往往不夠完整。他衷心感慨:「有時人們擔心,是否我們把西方形式的基督教帶給東方人,但我更擔心的是,唯恐我們根本沒能帶給他們基督教信仰的真正本質。」

他憂傷的是,想起許多本地人成為基督徒後雖一切順遂,享有優裕生活,具有社會地位,內心平安帶來健康與財富,但卻把錢財絕大部分花費在自己與兒女身上,未能讓人看見信仰價值觀。假如人生能夠重來一次的話,他一定會更加努力給他們做更好的榜樣,呈現更美好的人生道路,不過,他真心覺得自己失敗了!

本地人信主的障礙
為何梅監務如此憂傷呢?這要從他對信仰的認識說起,「信」有三個層次:其一,「信入耶穌」,就如同不只停留在外面看一棟房子,還要進入房子裡面,不只看見信仰的外觀,而且要進到信仰裡面。

其二,「信靠耶穌」,信主的人要放下「靠自己行善,乃是信靠耶穌」而後生命被改變,從新生命發出行善,亦即倚靠耶穌行善;其三,「信於耶穌」──藉由信,住在耶穌裡,把自己完全交託給耶穌。第一與第二層次的信,分別相當於稱義與成聖,二者不可分,人藉由信入耶穌領受基督的恩典被稱為義,就開始經歷信靠耶穌,生命被更新而發出好行為。

關於「稱義」,本地人的困難是,若要信到把自己投入信仰裡,違反人主導自己生命的習性;一般認為人有信仰固然不錯,但千萬不要太熱心投入。關於「成聖」,本地人的障礙在於,總覺得應當倚靠自己力量去做好事,難以接受靠自己不能做什麼而必須靠耶穌。

至於「信於耶穌」,就是住在基督裡,亦即枝子接在葡萄樹上,不只個人的性格習慣、人生方向、價值判斷必須更新,而且群體的文化特質、風俗習慣、人情世故、世界價值觀也必須改變,這對當時本地基督徒的情況仍相當遙遠。

因此,當梅監務看到基督徒在日常生活與在教會裡的表現不同時,非常驚訝,在教會外基督徒與世人一模一樣,表裡不一、自私自利、嚮往名利,甚至可能把這些習性與價值觀帶到教會裡面!

宣教士理想的信仰群體
這種落差的癥結究竟在哪裡?若期盼本地基督徒能更加信於耶穌──活在基督裡,則需要對罪的覺醒度更高。在本地文化裡,「罪」最多指向社會習俗所不容者,並未真正達到良心的深度,以致一般人缺少罪惡意識,多半覺得自己是好人。

梅監務指出,「罪」的特質就是「只顧自己而不顧上帝」,自己好就好、自己家好就好,並沒有在這世上榮耀上帝的名,無心參與上帝國的成長,沒有盡心盡力愛上帝,亦無愛人如己等等!

我們必定非常好奇,梅監務的對信仰群體的理想究竟是什麼?他說:「思想的高尚、情感的溫柔、愛恨的深度、領悟基督的寶貴」,這是基督徒個體與群體生命成長的藍圖──知、情、意、靈都邁向成熟,他深切期盼基督福音帶來整全生命的啟蒙。

請問今日的基督徒與教會在知、情、意、靈各方面表現如何?是否仍有只顧自己而不顧上帝之處?請舉實例觀察、默想、禱告。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