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曉薇採訪報導】這是源自於尼西亞大公會議,當時正預備要在耶穌復活節洗禮的基督徒將會“禁食”長達40天,預表自己將脫離以前的生活,進入光明。後續,也衍生至平信徒在復活節前期借著守大齋期來“反省”與“更新”自己,至今也有一些傳統教會仍持守來紀念耶穌舍己的愛。
西馬聖公會牧師孫俊哲指出,西馬聖公會旗下的淡米爾文部、華文部、英文部、馬來文部(原住民)以及伊班文部,每年都會守大齋期,主要是讓基督徒能在繁忙中,有一段時間再次檢視生命,把不討神喜悅的事接著禱告借此認罪悔改,自我反省及學習謙卑,重新與上帝建立親密的關係。
大齋期:禁食、禱告及施捨
西馬聖公會在大齋期期間強調禁食、禱告及施捨。孫俊哲牧師說,西馬聖公會本身擁有靈修手冊,是由聖公會牧師撰寫的靈修反思文章,教會小組根據手冊內容在大齋期期間進行每日線上靈修。
“其實西馬聖公會只是塑造一個環境,讓弟兄姊妹能借此抽離生活中的忙亂,透過一起讀經禱告花時間親近上帝。”他解釋,如同一個人去跑步,沒兩下就會覺得累,若是一群人一起跑步會感覺特別有動力,禁食禱告也一樣,若一班人同時禁食禱告,彼此勉勵,達到的效果將會更大。
他強調,聖公會非常注重“屬靈紀律”,透過有系統性的材料,協助信徒過有紀律的靈修禱告生活。也許這會被人誤以為他們過於形式化,但實際上確實可以幫助信徒與神建立更親密的關係。除了禁食禱告,西馬聖公會也鼓勵弟兄姊妹施捨,即把禁食期間省下的飯錢奉獻作為社會關懷事工的經費。
禁食及戒掉成癮行為
孫俊哲牧師指出,大齋期是為期40天的禁食禱告,「40」數字在聖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以色列人從埃及到應許之地,在曠野漂流了40年;耶穌在曠野禁食也以40天勝過魔鬼的試探。“我覺得大齋期等同給信徒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信徒在這段時期不吃喝玩樂,反之抽離自己安靜下心自我反省,認罪悔改,花更多時間親近神。”他如是說。
聖公會也鼓勵信徒透過這段時間戒掉一些“上癮”的行為包括工作成癮,重新與上帝建立真實地關係。他也提到,有的弟兄姊妹上網成癮可在這段期間學習自我克制。他指出,西馬聖公會本身有“禁食”指南讓信徒遵循,不過不會強制性要求信徒必須嚴謹遵守,因為守齋不在於“形式”,而是“動機”是否正確,即是否真心尋求生命更新。
原為期46天 因主日減至40天
大齋期的首日是聖灰日(聖灰禮拜三,AshWednesday),從聖灰日開始至復活節前夕,一共是46天。在這46天內共有六個主日,由於一般教會看主日為紀念和歡慶主復活的日子,因此信徒不會在主日守齋節(禁食),這46天扣除6個主日後,大齋期為期40天。
在聖灰日當天,教會舉行“在額頭塗灰”儀式,把前一年在棕枝主日用的棕枝十字架燒成灰,在信徒的額上畫上十字記號,並提醒我們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他指出,大齋期期間一共有六個主日,每個主日都會談到耶穌在世3年半如何教導門徒以及受苦的信息,這些信息包括耶穌如何在荒野勝過試探、耶穌潔淨聖殿、耶穌預備門徒、彼得不認耶穌、耶穌如何為我們舍己、麥子死了結出許多子粒來的比喻等。
他說,大齋期的第四個主日也稱為省親主日(Mothering Sunday),紀念耶穌的母親馬利亞舍己的服侍。
大齋期的最後一周為聖周
“聖周“指的是大齋期的最後一周,西馬聖公會教會將在大齋期的最後一周,每日舉辦聚會主題圍繞在“耶穌最後的旅途”,聖周的聚會包括棕枝主日、濯足日和耶穌受難節等,但不包括復活節。
他說,他們也會在受難節的前一天舉辦濯足日(Maundy Thursday),教會將在該日舉行濯足禮(洗腳儀式),有十二個人扮演門徒,一個扮演耶穌為十二個門徒洗腳,借此引發信徒更深入地去思考為何耶穌要替門徒洗腳。
受難日當天,西馬聖公會的部分教會也會舉辦《十字架苦路》的靈修與反思,這段路程一共有14站,每一站都向會眾展示耶穌背十字架的過程,例如耶穌如何被鞭打、耶穌的第一次跌倒及如何被釘在十字架,讓信徒更深入地去思考及感受耶穌被釘十字架的過程。
守大齋期非“形式”乃是靈命更新
守大齋期並不是一個“形式”,主要目的是借此再次洗滌對信仰的“麻木”,以自我反省,檢視生命,丟棄罪惡與神重建親密關係,成為一個跟隨主的門徒。
“我覺得守大齋期和聖周一定會對信徒有所幫助,不過若我們只是盲目地去做,卻沒有動機和目的那是非常可惜的。” 最後,孫俊哲牧師再次強調若只是為了履行大齋期期間的義務,生命卻沒有得著更新和改變,那“禁食”就沒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