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0 基督教論壇報 / 特會活動

不論膚色種族 他們都愛台灣! TMF年會連結在台灣鄉間默默耕耘宣教士 一起敬拜重新得力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第72屆「台灣基督教傳教士協會年會」理事長韓仁偉牧師(左)、大會主席鄧彼得(中)和講員Sam Rima博士(右)。(圖/李容珍攝影)

【記者李容珍台中報導】由台灣基督教傳教士協會Taiwan Missionary Fellowship, TMF)舉行第72屆年會,7月15-19日在台中馬禮遜學校舉行,全台各地宣教士100多人及眷屬共約200多人參加。

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宣教士不論膚色,遠渡重洋來到台灣為台灣宣教努力打拼,透過一年一度5天4夜的年會,放下手上的工作,一起來敬拜,一起安靜休息,彼此扶持、鼓勵,也從神那裡重新得力。

台灣基督教傳教士協會是台灣最大的跨宗派、差會、機構之宣教士聯合組織,目前有400位會員,都是在台灣長期宣教的外籍宣教士;TMF在台灣已有超過70年的歷史。

「台灣基督教傳教士協會年會」場外布置。(圖/李容珍攝影)

在沒有壓力下 一起敬拜充電

「宣教士也像很多牧師一樣,會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難,他們要突破語言和文化的障礙,如果一直付出,困難仍然存在,他們會思考如何繼續往前?」協會理事長,也是基督教協同會董事長韓仁偉(Ron Heinsman)表示,1949年後,許多宣教士從中國大陸撤退來台,他們離開原來熟悉的環境、朋友和工作,感到非常挫折和難過,因此希望藉由成立協會,聯誼彼此、相互扶持、鼓勵。

他說,協會希望每一次年會透過不同的主題,能讓眾宣教士放下手上的工作,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一起來敬拜主,一起安息,從神那裡重新得力。大會還特別邀請美國的老師來台,提供兒童主日學和青少年活動,孩子們也玩得很開心。

講員Sam Rima博士。(圖/李容珍攝影)

勝過領導力陰暗面 找到真正自我

今年年會邀請的講員Sam Rima博士,過去35年擔任過主任牧師、宗派執行牧師、神學院教授和非營利計畫總監,專長在領袖關顧和靈命塑造,曾著有《克服領導力的陰暗面:如何透過潛在的失敗成為有效的領導》(Overcoming the Dark Side of Leadership: How to Become an Effective Leader by Confronting Potential Failures)一書,也訓練過一些教會牧者。Sam Rima在會中分享主題「成為得勝者:勝過領導力的陰暗面,找到真正的自我」,內容包括:「踏上認識自我、認識上帝的旅程」、「黑暗面與虛假自我的危險」、「了解黑暗面和虛假自我是如何發展」、「了解我們獨特的黑暗面/虛假自我的樣貌」、「克服黑暗面,在基督裡找到真正的自我」幫助宣教士們在年會中一同團契、彼此激勵,見證上帝在台灣宣教禾場的作為。

韓仁偉牧師表示,去年的主題是「網絡」(Network),討論事工連結的可能性,譬如同樣從事外勞事工的宣教士,分散在不同地區,是否有連結或彼此幫助的可能。今年參加的成員有兩成是陌生的臉孔,也有不少人是他30多年的老朋友。協會每年會出一本宣教士手冊,從中可以了解宣教士所在地區或事工,方便彼此聯絡。

大會主席鄧彼得(Peter Denham)。(圖/李容珍攝影)

大會主席、內地會台灣工場財務經理兼北部主任鄧彼得(Peter Denham)表示,雖然每位宣教士身處不同地區,有不同服事,但在年會中,眾人最大的感動是可以透過一起交流,看見別人的服事,也聽聽他們的故事,彼此激勵,一起往前。Sam Rima博士也強調,因著我們的軟弱,可以更多倚靠上帝,更深認識自己和認識神,也提供眾人一些服事的技巧。

事工再成功都會遇到屬靈瓶頸

台灣基督教傳教士協會常務理事王彼得表示,這次講員的分享,不僅是針對宣教士,也是針對基督徒和牧師靈命成長的過程。主題講員Sam Rima博士分享一些屬靈指引。他說,台灣的教會多半事工導向,看重數字、成效,或是向國外一些大教會學習怎麼做?他提醒,不論個人事工多麼成功,服事神的人,都會遇到屬靈瓶頸,要思想如何超越?

「我們都同屬神的國度,同樣為耶穌而做!」三重祝福教會宣教士史耀陽表示,他喜歡參與年會的原因,是可以與各地宣教士和牧師連結,而且透過年會網絡,讓他們的服事不會感到孤單。如果聽到有些宣教士的事工非常有趣,也會想試試看;若是聽到某些人面對的挑戰,則會反思個人有無機會可以幫忙?透過彼此分享、鼓勵,不論是對牧師、宣教士、師母、子女、兒童,對大家都有幫助。

台灣曾需要宣教士和教會配搭

今年是第二次受邀參加的湖口泰友教會溫巨凡傳道表示,去年第一次與這麼多在台灣服事多年的外籍宣教士交流,讓他覺得很震撼!平常他們在台灣要學中文和台語,適應台灣的文化非常辛苦;但是來到年會聚會,可以自在地講自己的母語,吃著家鄉熟悉的食物,而且活動並沒有排得很滿,大家有很多時間彼此認識、分享;工作坊也邀請協會內部的宣教士分享他們在台工作,讓大家可以充電、退修、彼此鼓勵。

雖然台灣的教會已經自立、成長,也差派宣教士出去,「在你身旁還有多少人沒有聽見過福音?」韓仁偉牧師表示,即使如基督徒人口比例高的美國和近年成長的韓國,有很多機會可以在當地聽見福音,但還是有許多「看不見的未得之民」,上帝也在各地呼召宣教士,到那些需要傳福音的地區,就如同許多外籍宣教士到台灣的鄉間一樣。

埔心基督教會宣教士譚健生(左),韓仁偉牧師(右),中間二位為TMF同工。(圖/李容珍攝影)

幫助信主的人成為耶穌的門徒

除了傳福音,他在台灣最大的負擔,是如何幫助信主的人成為耶穌的門徒,甚至可以帶領他人成為耶穌的門徒。他曾經在一場所有志工都是教會高中、大學生的營會開始前,問這群志工:「如果有一天,你們的好友突然問你:『我知道你是基督徒,我也想要成為一個基督徒,我可以做什麼?』你們可以怎麼做?」許多人舉手回答,其中有一個人說,會把他們的好友帶到教會,讓好友和牧師談。因為所有舉手的人幾乎都是同樣的答案,這意味著,他們不覺得自己可以帶人信主。

因此,從那時候開始,每次營會志工的訓練,是寫下自己5到10分鐘的見證分享;並在最後一天的營火晚會上,邀請這些志工在小組聚集的時候,用自己的見證,帶領小朋友信主。隔天上午,就聽到這些志工高興地說,有的小朋友說要信主。這些年輕志工都不是牧師,也不是講員,他們也可以領人信主。韓仁偉牧師說,他相信,不僅是台灣,美國教會也有相同的問題,很多人信主多年,仍不知道如何帶領人信主。

他認為,不論在哪裡的教會,都不能忽略門徒訓練,應將其作為主要事工。雖然每間教會的牧師都很忙,要探訪、牧會和預備講道,想要花時間做門徒訓練,可能都沒有時間,但若可以邀請宣教士協助,與教會一起配搭,也是很好的事。

台灣很多鄉下地方需要福音

「台灣還有很多地方需要福音,宣教禾場還很大,我們可以和台灣的教會一起做!」鄧彼得表示,內地會在台北有專門服事服務業的教會,另在桃園、新竹、高雄也有服務業小家的聚會,這群人都是週日不容易進入一般教會的族群。台北還有專門服事在茶室等特殊環境婦女的「珍珠家園」,還有服事街友的活水泉教會,這些都可以和其他教會一起同工。

此外,台灣民間信仰盛行的鄉下,非常需要福音,現在內地會差派的宣教士,多半進入中南部的鄉間,服事基層民眾。他很喜歡台灣教會的基督徒朋友,待人非常友善,「我們可以一起發現台灣的需要」,他們也需要和台灣的教會一起配搭。

會場。(圖/李容珍攝影)

雙語模式植堂 人口流動區吸引慕道友

在台灣出生,14歲出國的王彼得,在矽谷有二十多年牧會、植堂的經驗,後來受邀擔任美國宣教機構Chinese Bible Mission總幹事;7年前,他在台灣開設新辦公室,也被差派到台灣,不僅在北美,也在普世華人教會當中協助植堂、青少年兒童工作、信徒造就和領袖培訓。

王彼得表示,台灣的基督教已經成熟,有各種大小教會、出版社、電視台及各樣的差傳機構。但仍然有很多以新的方式來傳福音的機會。近年來他們在台灣協助開拓國際信友堂、林口國際信友堂和三重祝福教會,基本上都選在有宣教機會、人口流動大的地方植堂,用「中英」雙語優勢,來吸引不信主的人。

近兩年半,Chinese Bible Mission在台北林口馬禮遜學校,開設英語夏令營,每年都有一百多人參加;今年暑假,他們也和永和禮拜堂在萬華的「加蚋客棧」合作,舉辦英語夏令營,邀請他以前服事過的美國教會短宣隊前來,期望這些課程成為台灣當地教會的祝福。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