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1 基督教論壇報 / 專欄文章

從巴黎奧運表演 談搶救下一代 教會要扮吹號者 教導孩子真善美成為文化鑑賞家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 梁敬彥 追蹤
巴黎聖火空中傳遞。(圖/翻攝自X@EmmanuelMacron)

【記者梁敬彥/採訪報導】本屆巴黎奧運開幕式一段跨性別變裝秀的演出,疑似戲仿文藝復興時代知名畫作《最後的晚餐》的場景,讓觀看過這段表演的天主教會及基督教會人士,深覺「嘲諷與譏笑了基督教」,雖然奧運主辦單位出面澄清並致歉,但事件仍餘波盪漾,引發熱議與省思。

7月29日早上,吹號者事工鄭立新牧師、馬來西亞浸信會神學院院長王美鍾與前印城華人教會西北堂秦恩光牧師,透過ZOOM舉行「議起談心:從法國奧林匹克開幕表演談搶救下一代」線上講座;各地參與者非常踴躍,達到ZOOM聚會最高千人的上限,足見華人教會界對於這個議題的重視,以及對奧運殿堂竟然出現這種演出,對下一代造成的影響與衝擊的憂心。

價值混亂教會須扮演吹號者

鄭立新牧師開場時指出,在這價值觀混亂的時代,在關鍵時刻扮演吹號者極其重要。

鄭牧師說,在現今價值觀混亂的世界,每個危害下一代的危機事件,他相信都是一種信號。就像在今年3月31日美國總統拜登承認每年3月31日是「跨性別可見日」,當時教會和信徒也深感沮喪,也有表達公開抗議,後來白宮也公開澄清並沒有冒犯基督信仰的意思,只是剛好今年的復活節也在同一天,社會上無論發生正面或負面的事情,都是上帝提醒教會必須敏於察覺時代的變化。歷代志上十二章32節也提醒教會和信徒,要「通達時務」及「知道所當行的」。

鄭牧師說,當代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在其著作中指出,現今的世界已是「世俗時代」,在西方社會,西元1500年時,人不信上帝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在今日不僅常見,而且不可避免。教會和信徒要先甦醒過來,知道我們正處於一個新的時代,要去面對與解決危機。

鄭立新牧師。(翻攝活動海報)

《集結風暴──世俗主義、文化與教會》(The Gathering Storm:Secularism, Culture, and the Church)作者小艾伯特.莫勒博士(R. Albert Mohler Jr.)也提醒,世俗主義的風暴已經進行了一個多世紀,但是在今天,奧運開幕式的這個週末,戲劇性的加強和加速;這是世俗主義的集結風暴,速度是愈來愈快,而且一波接一波。鄭牧師提醒,教會和信徒不要以為這個爭議之後,就不會有類似事件發生,很可能又會來一波,而且會更讓人驚訝。

鄭牧師說,他所在北美地區,已經進入後基督教時代,甚至教會也受到世俗的影響;在亞倫.雷恩所著的《福音派的三個世界》就提醒,在1994年之前,整個社會對基督教的看法大多是正面的,但2014年到現在,社會對基督教產生了負面的看法,稱基督徒是一種社會負面因素,尤其是在社會菁英領域。

他認為,這次奧運的爭議表演事件,正體現了西方國家社會對於基督教與基督徒看法的轉變。

世俗主義世界觀的爭戰

像這次爭議表演事件,是在奧運殿堂這樣具有世界代表性的舞台發生,教會界才會非常沮喪,猶如大夢初醒。鄭牧師提醒教會要通達時務,要覺察「世界對教會的觀感是負面的」,這就是一個世界觀的爭戰。

鄭牧師說,當教會看到巴黎奧運的表演覺得很不當的時候,其實更要去探究其背後的世界觀。其實它的根柢很早就發生在西方校園及社區裡面,但過去因為這些小地方教會都沒有擋下來,累積起來就在奧運大庭廣眾爆發。

至於官方的回應,反而是認為他們的演出是在幫助那些受壓迫者,這就是世俗主義世界觀厲害的地方,這些人認為他們是在做好事的時候,就得到自己良心的許可。

鄭牧師說,美國性別資訊教育委員會前執行長瑪麗.卡爾德蒙就曾說:「教育者的任務是預備孩子進入新世界,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們必須把孩童從舊觀念、舊價值中拉出來,特別是來自聖經和其他傳統的性道德形式」,而這早就在美國下一代的群體中進行了。

這次奧運的表演爭議,有天主教及基督教界的牧者和領袖出來發聲,他稱許教會是需要公開發出這樣的義怒的。聖經中的歌利亞當年出來對以色列人叫陣的時候,沒有人出來應戰,包括掃羅王,大家都害怕,沒有人敢出聲,只有來軍營送便當的青少年大衛挺身而出;這提醒教會,我們認為錯的事情,就一定要公開發聲反對,但心態若是負面的,就不能起領導作用。大衛起來對抗歌利亞,是靠萬軍之耶和華的名。

溫哥華秦恩光牧師分享,看到巴黎奧運開幕表演上,我們的信仰被嘲諷、被公開詆毀,他的心很痛。他看到整個事件所呈現出來的,不只是嘲諷,甚至是攻擊。他自己是4個孩子的父親及教會的牧師,他認為在這價值觀彎曲悖謬的世代,採取行動搶救下一代已是刻不容緩。

藝術表演背後是宗教的獻祭

秦恩光牧師說,他從真善美的角度來看這次巴黎奧運的爭議表演;他認為所有的文明、文化及藝術表達形式,背後都是一場屬靈的爭戰。西方話劇或舞台劇的歷史和起源,其實都跟「獻祭」有關。西方早期在舞台上的表演,無論是詩歌、語言還是肢體動作,都跟不同宗教的獻祭有關,不是單獨的行為。

很多人認為,巴黎奧運的表演只是一種呈現法國文化的藝術,秦恩光牧師則認為,每年奧運會開幕式的預算下至幾百萬,上至幾千萬歐元,每個細節一定是精心設計所要呈現的主張,不會只是沒有留意到表演會冒犯到基督教的信仰這麼簡單的事。

既然如此,要如何去對抗這個世俗的時代?特別是當前在北美和全世界都非常流行這樣一種墮落的文化。秦恩光牧師表示,這次之所以會引起很多公憤,不單是基督徒,非基督徒,甚至異教徒都強烈反感的原因,是因為這個表演把很多不管是在任何文化當中,都認為是很低俗、墮落的東西,帶到奧運這樣公開的國際舞台上,這是令人匪夷所思的。

那麼基督徒怎麼去回應,甚至去抵擋這樣的文化?秦牧師說,基督徒父母,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要來教育、引導他們去認識真善美。

秦恩光牧師。(直播截圖)

基督徒父母和教會,必須要教導孩子什麼才是基督教信仰?我們所認識的真善美是什麼?生活當中我們的言行,包括對文化及藝術的理解,也要讓孩子能分辨,一件以藝術之名創作的作品,其背後所要倡導的價值觀是什麼。而教會建立基督教世界觀,對下一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幫助孩子建立一套完整的基督教世界觀,才能夠幫助他們去理解認識基督教世界中的真善美。

秦牧師說,孩子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世界觀之後,他們看到這些抵擋、違背基督教信仰的藝術表達形式,才知道其嚴重性。不然的話,他們就認為只是一個表演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甚至很多基督徒認為,牧師是不是太大驚小怪、太小題大作,是不是玻璃心?隨隨便便就覺得被冒犯?

秦牧師說,基督徒父母可以問自己,「巴黎奧運會開幕式,你會希望你的孩子看嗎?你會希望你的孩子看到這樣的畫面嗎?你是不是希望你的孩子過這樣子的生活?你希望你的孩子活出這樣的倫理道德標準,不管怎麼樣愛都可以嗎?」他認為,表演背後所呈現的,需是基督信仰所彰顯的真善美價值觀,這才是基督徒可以教育孩子的。

看到全世界文化的危機

王美鍾院長說,他再過幾天會到巴黎進行10堂講道,但當他看到開幕式這個爭議表演,認為是為巴黎奧運添上不光彩的陰暗面,他反問,「這是不是當今法國,乃至全世界文化的一個危機?」

王院長說,歐美常以人權、自由、平等之名,在藝術、商業平台發表其主張,這次奧運的表演讓基督教界感覺受嘲弄;但要省思的是,對其他宗教及其他文化的人,到底有沒有體現尊重?是不是假藝術之名,就能夠為所欲為?

因為這個表演明顯違背了奧林匹克精神,甚至是奧林匹克的規則,因為奧林匹克不能夠碰觸政治、種族、宗教。很明顯的,開幕這幾個表演場景,牴觸了奧運規章。過去的奧運會曾否像這次嘲弄任何其他的宗教?這也值得教會反思,為什麼基督教就可以這樣被嘲笑?如果是保羅身在今時,會怎麼樣來回應這件事情?

王美鍾院長。(翻攝活動海報)

王院長說,針對信仰跟傳統的價值觀,我們要堅持,不只是為這一代,也是為了下一代,這是一種屬靈爭戰;作為一名基督徒,除了有福音的使命,不能夠沒有文化的使命。因為福音是在文化裡面,「文以載道」,在文化中把「道」給彰顯出來,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

我們有「道」在心中,教會和基督徒則是「道」在人間和這個世界。雖然當前有黑暗,但仍是會有光明,真理和美德出於上帝,最後一定會占上風。約翰福音一章5節說到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喜歡光,雖然不喜歡光,但是黑暗也不能夠戰勝光。

教會站在這個時代,也站在年輕人跟孩子的面前,是站在那裡來發光,即使前面是很大的黑暗,我們的光一定要發出來。而且只要光是從基督而來,就是真光,即使只是一根蠟燭的亮度,就算是聚集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吹滅。當我們勇敢為主做見證的時候,真光一定有它的效果,將照亮這個時代。

---------------------------------------------

《最後的晚餐》為何對基督徒意義重大?

《最後的晚餐》的背景是耶穌在被出賣和自願接受十字架酷刑之前,與門徒們共進的最後一餐。這一事件在《馬太福音》(26:17-30)、《馬可福音》(14:12-26)和《路加福音》(22:7-30)中都有詳細記載。《最後的晚餐》不僅是耶穌的最後一餐,也是逾越節的慶祝活動,具有深厚的宗教和象徵意義。

新約的設立在最後的晚餐中,耶穌通過餅和酒的象徵,設立了新的約。他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路加福音22:19)這句話強調了耶穌即將為人類的罪而犧牲,餅和酒成為信徒紀念耶穌犧牲的重要象徵。在此形象化的描述,擘餅預表耶穌的身體被刺透撕裂,葡萄酒預表耶穌的血可以洗淨人的罪。

最後的晚餐將舊約的逾越節與新約的救贖結合在一起。逾越節是神的百姓紀念上帝拯救他們脫離埃及奴役的節日,而耶穌的犧牲則是對這一拯救的最終實現。耶穌被稱為「我們的逾越節的羔羊」(哥林多前書五章7節),他的死亡象徵著對信徒的救贖。

耶穌最後的晚餐不僅是一個歷史事件,更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象徵著救贖、紀念和盼望的意義。它提醒信徒耶穌的犧牲和愛,以及耶穌必會再來賜給信徒完全的拯救和永恆福氣。(馬來西亞浸信會神學院院長王美鍾)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何竟、竟自、任憑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愛家真情
尋求公義卻不淪為自義─教導孩子如何面對霸凌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五月花號啟航之地─英國普利茅斯探巡